战国策秦孝公怎么死的(春秋战国秦景公在位四十年)

战国策秦孝公怎么死的(春秋战国秦景公在位四十年)(1)

陕西凤翔县境内,考古发现这里是秦国雍城的原址所在地。除此之外,秦国十几个国君的陵墓也都埋葬在这里,其中“秦公一号大墓”的挖掘,更是让春秋战国秦国的历史又多了许多研究资料。既然考古证实此墓为秦国第十九任国君秦景公的陵墓,那他在位四十年都有哪些功绩,为什么要建造这个秦国第一大墓呢?

秦国在秦穆公称霸春秋以后,他的几位继任都没太大作为,在将近40多年的时间里历任了三位统治者,第一位秦康公跟晋国大搞甥舅外交,结果关系生变,秦晋之好变成秦晋交恶,河西战略要地丢失殆尽。第二位秦共公无为而治,五年就刷了一次存在感,闭关不出。第三位秦恒公刚愎自用,自不量力不说,还非要跟晋国证明一下自己比他人强,结果在麻隧之战中,遭到晋国联军大败而逃。

等到秦景公继位以后,他一人就坐位四十年,赶上前三任之和。他上任后比较滑头一些,看到晋国实力实在是太强了,就采取了迂回战略,联合强楚两头夹击晋国,这样的好处就是迫使晋国彼于应付,晋国的小弟也纷纷投靠秦楚两国。

战国策秦孝公怎么死的(春秋战国秦景公在位四十年)(2)

秦景公一生可以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不断地挑起跟晋国的争斗。一件是修建“秦公一号大墓”。

我们先看第一件事,秦景公如何跟晋国争斗的。在秦景公继位之前,秦国基本上都处于长期被晋国欺负的地位,力量处于下风。但他上任后,不仅自己跟晋国打,还要挑起其它诸侯国联合起来一起打。所以,在他任上对晋国进行的栎之战和迁延之役最终都以秦国胜利而告终。当然,在迁延之役中,秦军使用了让人不齿的往水里下药,但却大大削弱了晋军的有生力量。

虽然秦景公在位四十年打了两次大仗,而且都胜利了,但人们并不买他的账,相反,对于他的强势性格,他的弟弟只用了“秦君无道”四个字来形容,说明秦景公在有些方面还是不得人心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从他做的第二件大事上就能看出来。

战国策秦孝公怎么死的(春秋战国秦景公在位四十年)(3)

第二件事,秦景公如何修建“秦公一号大墓”。实际上,秦景公还没死之前,就已经给自己的墓地找好了地方,也就是说风翔县挖掘出的“秦公一号大墓”就是在秦景公自己手上设计并建造的。至于随他殉葬的186人规模更是史无前例,说明也是他死前点名陪伴的。从这一点上看,秦景公是有意把自己跟祖辈秦穆公比较,秦穆公死时殉葬的人也才177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秦公一号大墓”到底有多大规模,为什么会引起世人那么关注?

民间有传说,“秦公一号大墓”发现之前,陕西一带的百姓见面,相互之间要是说自家房屋和田地下面没有点破铜烂铁,那简直都会让人笑话,因为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陕西就是古战场。所以,当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一户村民到自家地里干活,发现这块玉米地年年怎么施肥也不长,他一生气想更换点新土,没想到挖出来的土跟周边完全是两个样,土里不仅夹杂着瓦烁,还有黄有青的,不像是天然的黄土。

战国策秦孝公怎么死的(春秋战国秦景公在位四十年)(4)

消息传到一支考古队那里后,专家们马上意识到这里可能是一处古墓,因为在这之前,凤翔境内就发现了多处春秋战国的遗址,经过发掘,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这是一个诺大无比的帝王陵墓,而且早就被盗墓者光临了几百次。经过进一步勘察,专家们还是从墓中提起了三千多件珍贵文物。尤其让大家惊奇的是,墓里居然还发现了显示墓主人的文字记载。

2019年4月18日,多家媒体直播“秦公一号大墓”挖掘现场,把它总结为五个之最:秦国最大的王室墓葬,陪殉人最多的墓葬,春秋战国最高等级“黄肠题凑”椁具,保存完好的最早墓碑实物,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战国策秦孝公怎么死的(春秋战国秦景公在位四十年)(5)

我们从秦景公在位和死后所作的表现得知,他是一个喜欢张扬的人,也是一个非常强势并自私跋扈的人,虽然他大败晋军,削弱了晋国实力,加快了秦国东进中原的步伐,但修建“秦公一号大墓”劳民伤财不说,还致殉葬百姓的生命而不顾,功过相抵,后者失分更多一些。(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春秋战国历史解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