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号门剧情详解(旧影寻踪六号门)

六号门剧情详解(旧影寻踪六号门)(1)

六号门旧影。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一起回忆了从前郭庄子老地道和东站邮局的一些过往。当年,从郭庄子穿过地道就是天津站的东货场,从一号门到八号门沿海河左岸依次排开。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一台以六号门搬运工人同把头斗争为题材的舞台剧在天津上演,本人是不曾看过的,相信看过的人也不是很多。1952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将这个故事改编拍成了电影《六号门》。该影片由郭振清、李紫平、谢添等出演,于1953年上映。影片的上映使东货场六号门名声大噪,广为人知。

六号门剧情详解(旧影寻踪六号门)(2)

电影《六号门》海报。

故事讲述的是天津解放前夕,火车站搬运工人饱受把头欺压之苦。六号门把头马八辈及其子马金龙乘国民党统治者将大批物资外运之机,残酷压榨工人,扣发搬运工人的工钱。酷暑烈日之下,工人们强忍饥饿扛包运货。胡二饿得晕倒在地,他的儿子因捡拾撒在地上的粮食,被打手活活摔死。 工人们抑制不住胸中怒火,自发聚集一起,推选胡二、丁占元等人为代表 ,在马八辈七十寿辰时,率数百工人大闹宴席,迫使马八辈发还扣发的工资。但把头不答应工人增加工资的要求,继续强逼工人卖苦力。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六号门工人率先发起罢工,其它货场、码头工人纷纷响应。在罢工斗争的强大威力下,马金龙不得不同意增加工资 。但随后却派特务将胡二逮捕入狱。 直至解放后,胡二才获得自由。不久,人民政府接收马家帐房,成立了搬运工人服务站。恶霸马八辈不甘心灭亡,欲与工人服务站拼命,最终以失败告终。血债累累的马家父子终被逮捕法办。

六号门剧情详解(旧影寻踪六号门)(3)

现代京剧《六号门》剧照。

再后来,陈嘉章、张文轩、李向军将该剧又改编为现代京剧,天津京剧团于1964年首演并大获成功。据说李荣威为成功塑造主人公胡二的形象还多次到东货场工人们中去体验生活。六号门原址在当年季家楼附近。1982年,六号门货场兴建新仓库,从废石中发现了一块有字迹的石碑,经考证,这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十七日清政府的北宁铁路局给当时火神庙和季家楼二村村民的告示。原放在老龙头火车站货场,后移到六号门货场仓库。《告示》内写道:“查老龙头货场,地界季家楼、火神庙两村之间,向准两村居民同充脚夫,……将老龙头……货场准季家楼、火神庙两村,永充脚夫,轮班值日。····”《告示》明确了季家楼、火神庙两村之地,为修建货场而被占。同时也说明了当年车站的脚夫就是这两个村庄的村民,而且是可以子承父业的。

六号门剧情详解(旧影寻踪六号门)(4)

1899年冯启鷬所绘《天津城厢保甲全图》中季家楼所处位置。

1888年,老龙头车站建成通车时,在距离海河码头仅百步之地建成东货场。实现了铁路与海河航运的对接。东货场最初被称为老龙头货场,直到西货场建成,老龙头货场才更名为东货场。东货场有八个进出货物的大门,其中六号门为主要大门。当年,所有铁路的尾端都在东货场设门,以便卸货、提货。最初,装卸工们的搬运方式完全靠人力,俗称“扛大个儿”的。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脚行才开始使用人力拉两轮大车,生活异常辛苦。解放后,装卸工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叉车、吊车等开始普遍使用,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六号门剧情详解(旧影寻踪六号门)(5)

1987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站客流量大增,已经不堪重负。因此,经天津市政府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决定,并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天津铁路枢纽改造工程被列为中国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同年4月15日,天津站改扩建正式开工。1988年10月1日,天津站竣工。改造后的天津站站房,分为主站房、子站房和高架候车厅三部分,采取高架进站、地下出站、南北进出的布局模式,车站运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车站环境也明显改善。原海河岸边的东货场被拆除,代之以宽阔的马路和海河带状公园。

六号门剧情详解(旧影寻踪六号门)(6)

昔日东货场旧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