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神画(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神画(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1)

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神画(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2)

全文2250字

阅读时长越7分钟

本文由吴天跃老师、张如倩老师供稿

清人劳大与《瓯江逸志》云:“温郡之俗,好巫而近鬼。大举佛事道场,靡不尽心竭力以为之。”

温州人的“迷信”自清以来就远近闻名。

“迷信”之下的一道景观,便是温州的城市乡野分布无数宫庙祠观。每每路过这些星罗棋布的宫庙祠观,人们频频惊叹于它们的精心装点、整饰一新。尤其是宫庙祠堂门口的色彩鲜艳夺目的门神画,成了温州街头巷尾的独特风景。

但是温州的门神画究竟始于何时,尚无文献可考。它属于“漆画”的一种,绘制于宫庙祠观的门板之上。在北方地区,这类门神画难觅踪影。

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神画(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3)

-中国民俗门神-

然而温州的门神画中,还有一类更为特殊,那就是女门神画。以女性门神守卫宫庙祠观。仔细探寻这些身边极易忽略却非同寻常的景观,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女门神传说与母性尊崇:女神陈靖姑和妈祖林默娘

话说温州的女门神,只守卫太阴宫、临水宫、天后宫和娘娘宫。温州人信女神,与温州地区深受闽地宗教风俗泽被,广泛信奉女神陈靖姑和妈祖林默娘有关。

陈靖姑是太阴宫、临水宫的主祭神,祖籍福州仓山下度,民间习称为临水夫人、顺天圣母和陈十四娘娘,她被视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妇女儿童保护神”,也是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影响最大的陆上女神。温州乡民接受陈靖姑的传说故事,是通过温州鼓词“唱南游”或“唱龙船”,过去大都由盲人承习传唱,主要内容是关于陈靖姑庐山学法斩蛇妖的故事。

而妈祖林默娘,是天后宫、娘娘宫的主祀,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岛,声名远播海内外。她与陆上女神陈靖姑相呼应,是护佑渔民平安的海上女神,早在宋代就从普通的地方神被朝廷赐封为“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之后又晋封天妃、天后,广受温州渔民祭祀。

不管是陈靖姑还是林默娘,在温州供奉两位女神的宫庙都不计其数。她们并非温州本土神灵,都来自与温州毗邻的福建,这背后其实有一段历史渊源,那就是这些信仰最初都是宋以后辗转移民到温州的闽人群体带来的,而温州文化的这一支脉深受闽地文化的润泽,在本土生根发芽。

温州人信奉女神,并大造太阴宫、娘娘宫,恐怕并非单向接受福建信俗影响,而是与温州文化河床的底层对母性的尊崇、对女性神秘力量的崇拜,有莫大关系。

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神画(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4)

-瑞安塘口太阴宫女门神-

温州宗教复兴与门神画“新创造”

无须讳言,如今温州永嘉、瑞安、苍南、瓯海、平阳等地所见的门神画,其实都非常“新”,至多不超过40年光景。女门神画也同样如此。根据瑞安籍门神画师董志远所述,温州地区第一扇门神画出自他之手,即改革开放之后。

门神画的出现,与温州地区“好巫而近鬼”的地方风俗有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举国上下政治空气的松动,在温州掀起了宗族、民间宗教的复兴,那些文革中荒芜的宫庙祠观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得到重建,绘制门神画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温州门神画也许有悠久的传统,但就我们田野考察所得,并非如以往记者急切报道的那样有着成百上千年历史,而是这些朴实温州艺人的“新创造”。

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神画(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5)

-董志远师傅和他的门神画-

门神画艺人与漆画、油画技艺

至此,我们对温州文化传统的理解,也应走出“信古、泥古时代”了,更要珍视的是像董志远师傅这样的以自身的理解重塑“传统”的老艺人。

其实他们的影响力超乎我们的想象。董志远及其弟子和同行廖宝兵、何北中、虞冠东们,这四十年来,陆陆续续为温州城市乡野画了无数扇门神画。其中,关于女门神画,他这样用瑞安话解释:

“太阴宫、娘娘宫,供的是女神,用秦琼、尉迟恭这些男武将来守总有类弗落实(瑞安话:意为“不合适”)诶。所以要用女将来守。”

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神画(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6)

-董志远师傅示范作画-

董志远师傅对这些地方民俗“讲究”真是一丝不苟,很多地方画师不懂,都会来请教他。他说女门神都来自唐朝,选用的是历史演义小说中大唐名将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家的诸位女将。

若是三开门的宫殿、庙宇,面对宫殿,中门的一对是樊梨花、薛金莲,左门的一对是窦仙童、刁月娥,右门的一对是黄金铃、陈金定。若是四开门,则会另外再加一对女门神。她们手持的武器,是区分人物的关键。

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神画(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7)

-瑞安塘下沙渎村天后宫女门神画-

董志远师傅的这些“理论”和信条,并非来自书本,也没有福建、广东籍外来画师的影响,主要受到地方戏曲、鼓词的感化,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的一种创造性设计。而我们放宽视野,绘制女门神的还有泉州、潮州、台南等地,他们内部显示了一种惊人的相似性。尽管画师之间未必有直接交流。

我们若仔细观察这些散落在温州城镇乡村各个角落的门神画,便会发现他们并非源自中国传统国画的白描技法,而更多受漆画、油画影响。

很多门神画师(通常也为宫庙绘制历史神话题材壁画),他们职业的最初起步,便是从家具漆画开始。将家具漆画的技艺,转移到门神画中,逐渐形成了注重阴影明暗对比、立体高光的类油画特色,深受民众喜爱。董师傅甚至还发明了一种“皱粉技艺”,以石灰粉调制,装入裱花袋,在门神服饰的关键部位挤出线条,待干透之后皱粉会变硬,增强了门神画的立体效果和层次感。

女门神画:美术启蒙与乡土情愫

这些门神画,不止装点了一座庙宇、一座祠堂、一座宫观,也装点了一代又一代普通温州人的“童年记忆”。最易接触的美术启蒙?或许是吧。

2018年的某个夏日黄昏,我又一次站在温州塘下沙渎村天后宫前,那一刻,夕阳西下,车马喧嚣。

装饰着女门神画的天后宫,和周围新盖的、千楼一面的民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恋恋不舍地从殿内轻轻关上每一扇门,鲜亮的油彩反光瞬间闪过,在心头猛地一击,早已分不清那是油彩笔触,还是复杂的乡土情愫。

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神画(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8)

-瑞安塘下沙渎村天后宫 -

(本文写作得到门神画师董志远师傅及其徒弟吴礼东先生的帮助,特致谢忱!) 作者简介: 吴天跃: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南京大学人类学硕士,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外来研究员(2015-2016年)。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温州瑞安人。 张如倩: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生,温州瓯海人。

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神画(温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