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吕碧城简介(才女吕碧城快意人生)

女作家吕碧城简介(才女吕碧城快意人生)(1)


01 家庭突变:不害怕失去

1883年初夏,吕碧城在安徽出生,母亲能诗能文,父亲任山西学政,家境殷实。

有一天,吕父在家,看着满园春色,诗性大发,随吟一句:“春风吹杨柳!”

在一旁攀花枝的小碧城刚好听见,随口就接上一句:“秋雨打梧桐!”

吕父一听惊喜不已,认为小碧城才5岁,就能跟他对诗,认定她是个可造之材,开始请各种先生回家,全力栽培她。

因为从小学习诗文等,在吕碧城年仅10岁时,她就已经是人人称赞的小才女了。

之后的岁月,尽管吕碧城是家中老三,却受尽宠爱。

父母疼爱,姐妹陪伴,可谓是吕碧城最幸福的时光,却在她12岁这年彻底消失。

那是1895年秋天,吕父突然一病不起,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此时的吕家,只剩下吕碧城母亲,以及她与几个姐妹,没有男丁(男孩早夭),所以,家族的其他人便以此为由,对她家的万贯家财虎视眈眈。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这句话,用来形容吕碧城面对的状况,十分贴切,吕父一走,那些所谓的亲人露出了人性最丑恶的那一面。

当时,吕父的丧事还没举办完,很多人以亲人的名义,竟强行撞开吕府大门。

年仅12岁的吕碧城,被他们挤到一个角落,她看着这些人,无比震惊!这才明白:即便是曾经亲如一家,在利益面前,也会瞬间变成陌生人。

这些人一改平时的慈眉善目,用最凶恶的口吻逼迫道:“家中无男丁,为避免吕家财产落入外姓人手里,请现在全部交出来!”

吕母当然不从,毕竟还有几个女儿需要养活呢!而在一旁的小碧城也毫不畏惧,紧紧握着自己的小拳头,站在母亲身边。

可她这么小,根本就无力阻挡他人的任意欺凌。

这些族亲见说话没用,竟然直接叫人押着吕碧城的母亲就往外走。

吕碧城和姐妹们怎么拦都拦不住,一直哭着追到了吕府大门口,无助又崩溃道:“你们要干什么,快放开我的母亲!”

可她们根本不被放在眼里,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被人带走,很快就幽禁起来。

吕碧城悲从中来,但是,她知道自己此刻绝对不可以一直哭泣,必须想办法,尽快将母亲救出来,因为她母亲本就身体不好,根本就禁不起这样的折腾。

于是,吕碧城开始拿起笔写信,将信寄给父亲生前的学生和朋友求助。

当时两江总督的樊增祥是吕父生前好友,他收到信后,立即打开阅读:

“樊伯父亲启,自先父去世,族人以无后为名强占吕门田宅家产,今竟幽禁家母,吕氏一门,徒留四名孤女,望伯父念及与先父同门之情意,救家母于水火,碧城泣血百拜。”

他当即明白吕家有难,在被吕碧城文笔打动的同时,立刻就前往驰援,很快,就把囚禁多日的吕母救了出来。

可惜的是,吕家的家宅和财产,最后还是被族亲侵占了,她们母女失去落脚之地,走投无路。

当很多人得知吕碧城写信救母,纷纷夸赞她聪慧机敏时,也传到了她10岁时定亲的汪家人耳朵里。

那对未来的公婆慌了,心里开始排斥吕碧城与儿子的婚事。她们说:

“这么小就这么有主意,长大了怎么管得住?!”

“这样的媳妇,肯定很难调教吧!”

“以后嫁过来了,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啊”

很快,她们就以上诸多言论为理由,给吕碧城送来了退婚的信件。

在那个时代,女孩被退婚是很丢人的事情,无论长得有多出众,以后都不会有好人家上门提亲,吕碧城想要嫁个不错的人也就难了。

吕母因此特别难过,她觉得自己拖累了女儿,总是不断抹泪。

吕碧城却安慰母亲说:“我已经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家,再失去一桩不合适的婚事也没关系的。那样的人家,即便嫁过去了,又有什么好日子过呢?”

是啊,只要亲人的身边,其他的一切失去了又能怎样呢?

当一个人不再害怕失去时,之后再大的困难也伤害不了她。

此刻的吕碧城何尝不是如此呢,她从一个千宠万爱的大小姐,一下子变成了无家可归的灰姑娘,却没有沉溺于悲伤,反而变得坚强起来。

跌落低谷时,她才明白,人是善变的,关键时刻,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抵御一切未知的风险,守护自己在意的一切。

很多时候,也只有失去一切,我们才能真正明白未来需要好好把握的是什么。

女作家吕碧城简介(才女吕碧城快意人生)(2)

02 寄人篱下:不放弃成长

没有了落脚之地,吕碧城的母亲不得不带着她们,一起投奔塘沽舅舅家,一住就是六七年。

期间,吕碧城一如既往热爱学习,抓住每个学习机会,把学到的东西,用心记在脑子里,一心想着学有所成之后,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那时,天津女学开始不断涌现,吕碧城也有了去外地的心思。

当她知道舅舅秘书方夫人将去天津时,她兴奋地跑过去跟舅舅说道:“舅舅,我想跟着方夫人一起去天津看看!”

她舅舅一听,立起就板起了脸,不仅没有同意她出去,反而开始数落她道:“一个女孩子,学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当初若不是你写信这件事情被汪家知道,也不会被人给退了婚。”

吕碧城一听,知道舅舅肯定是不会让她出门的,选择了沉默。

舅舅却接着说道:“作为一个女孩子,找个好人家嫁了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不要老是想着抛头露面!”

吕碧城知道舅舅这么说,是为了她未来好,那一代的人思想都是那样,在他们心里,认定了女子无才便是德。

可是她心里却在呐喊:“不!这不是我未来想要的生活!”

吕碧城内心去天津的想法越发强烈,第二天偷偷溜出舅舅家,独自跑到火车站,靠逃票坐上了去往天津的火车。

火车启动后,吕碧城才想起来自己一分钱也没有,如此一来,不仅去到天津找不到落脚之处,连吃饭都是问题,想到下车之后自己无路可走,她顿时慌了,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幸运的是,佛教楼旅馆的老板娘发现了她,见她小小年纪独自坐火车,便对她格外关照,一路上,老板娘都将吃的喝的分了她一些,在下车之后,知道她没有地方落脚,就让她住在自己的旅馆里。

吕碧城在旅馆住了段时间之后,她知道不能老是住在这里白吃白喝,就想到要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

这时,她发现方夫人在《大公报》的报馆,就决定写一封信给她,求她帮忙在报社为自己谋个职位。

她这封信写了好几页,不仅讲述了自己一路过来的艰辛,还讲述了自己要在天津发展,靠自己博一个好未来的决心。

巧合的是,这封信寄出去以后,竟然被当时大公报的总经理英敛之看见,他在读完信之后,顿时就被吕碧城大气磅礴的文风吸引。

于是,他去问方夫人,得知了这封信是吕碧城写的,便跟着方夫人一起去旅馆找吕碧城。

他们到了吕碧城的住处之后,就开始畅谈起来,

期间,吕碧城用一首浪淘沙表达了自己当时的艰难困苦,同时还做了一曲满江红,把自己的远大抱负全部融汇于文字里面。

英敛之见吕碧城有如此好的文采,惊讶的同时无比激动,认为她是报社最渴求的人才,立刻就决定聘请她为大公报的见习编辑,当时吕碧城才20岁,成了史上的第1位女编辑。

也是从此刻起,吕碧城通过这一份工作,真正走上了女性独立之路。

吕碧城在《大公报》上班以后,没有辜负英敛之的赏识,不到三天,她就写出了几篇有见解的文章。

她的文章登上《大公报》之后,瞬间就被许多人盛赞,一时间就让她名声大噪了起来。

很多社会上的名流,竟然都排着队来找吕碧城,只是因为仰慕她的才华,想跟她谈诗作曲交友。

几个月之后,吕碧城的才华广为人知,成了当时文坛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你一定和很多人一样,以为吕碧城会很在意这份工作,并在《大公报》一直待着吧!毕竟,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说,有这样一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吕碧城却没有。

当时,吕碧城很喜欢穿那种奇装异服,在报社中显得特别另类,总经理英敛之觉得这会给其他职员带来不好的影响,就反复跟吕碧城说,不要穿那些衣服上班。

吕碧城根本就不想改,听英敛之说了数次后,她心生反感,一气之下直接离开《大公报》。

在大家都为吕碧城惋惜的时候,她却成功踏上了更大的舞台,到了北洋女子学校任职。

她带着帮助女性觉醒的想法,每天耐心讲解关于女性成长的知识,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这些女性提高自己的地位。

而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不到2年时间 ,她就被这所学校推选成了校长。

之后,她的才华竟然得到了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青睐,他向她抛出了橄榄枝,请她做自己的机要秘书。

但是,吕碧城做了没多久,发现官场上过于黑暗险恶,认为自己招架不住,索性就递交辞呈离开了。

有句话说的好:“任何时候,一个人只要不放弃成长,就永远拥有面对未知的底气!”

吕碧城便是如此,正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她抓住所有机会成长,才成功把握了之后人生中每一次机遇。

如果她听从舅舅所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恐怕就不会有如此恣意的人生了。

所以,当机会没来临前,我们要做的是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停止自己向前的脚步。

女作家吕碧城简介(才女吕碧城快意人生)(3)

03 大龄未婚:不将就婚姻

离职之后,吕碧城有了一定的积蓄,她带着母亲离开了舅舅家,到上海定居。

而她开始弃文从商,经常出入十里洋场,利用自己之前积攒的人脉资源,在股票和茶叶领域大显身手,只花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财富跨越式的增长。

当时,她没有因为在文学领待过而不好意思谈钱,反而对财富的爱非常坦诚,毫不掩饰自己对那些美丽的宫殿,璀璨的珍宝,锦绣华服的喜欢。

在谈及对金钱的定义时,吕碧城说:“金钱本身无属性,但要看谁去使用它。”

她去纽约求学,被人称“第二个上帝”的女富豪席帕尔德夫人得知后,特地设宴邀请她参加晚宴。

在赴会前,吕碧城身边的朋友还提醒道:“要注意迎合!”

但她听罢,却根本不放在心上,还摆摆手说道:“你知道吗?我现在可是比席帕尔德夫人还要富裕呢!”

尽管吕碧城如此富有,她的身边却一直没有出现可心的爱人。

其实,当时追求她的人可多了,其中就有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他长得特别俊秀,才华也不错。

袁克文在看了吕碧城的文章之后,就对她心生爱慕了。

当时,吕碧城和秋瑾因为共同的笔名成了好友,但是,秋瑾在浙江联络会党的时候,准备起义,因为消息被泄露了出去,被清军逮捕。

而吕碧城因为和秋瑾有频繁的书信往来,竟然被定为是同党。

袁克文知道吕碧城的事情后,立刻就去找到了袁世凯,他跟父亲说:“如果有书信往来,就是同党,那我和吕碧城也有书信往来,岂不也是同党?!”

之后,吕碧城就因为这番话脱了罪。从此以后,她和袁克文变得熟络了起来。

袁克文经常为吕碧城填词写诗,他眼里的情意根本就藏不住,旁人早就看出来了,吕碧城心里也是知道的,但是,她却始终不愿意向前一步。

很多人问起缘由时,吕碧城却格外清醒地说:“公子哥儿,只适合在红尘中偎红倚翠罢了!”

在吕碧城的眼里,袁克文是皇子,是恩人,是才子,是十里洋场的星辰,却不是她理想的如意郎君。

吕碧城本身如此优秀,择偶标准也是不低的,她说:”首先是他的资产和门第,其次文学上的造诣要高于我。“

像这样的要求,需要一定的机缘,很多时候,这方面满足了吧,那方面又不够。

因此,吕碧城本人也觉得非常无奈,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才华横溢,又相当富有,能与她相配的人没有几个。

吕碧城选来选去,年纪也越来越大,却始终没有选到自己满意的丈夫。

可她却一点也不慌,旁人问起,她还洒脱说道:“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还不如独自一个人舒服!”

确实如此,与其跟一个不爱的人将就一生,不如自己一个人过。

当下很多女性,就是没有吕碧城这份魄力,到了年纪,生怕自己没人要,随便找了个人就嫁了,最后把人生过得一塌糊涂。

所以,作为女性,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年纪大,就将就婚姻。很多时候,你想找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人,却发现,人生的大风大浪都是他带来的。

作为女人,没有遇见那个携手一生的人,就好好去学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照样可以拥有精彩人生。

女作家吕碧城简介(才女吕碧城快意人生)(4)

04 看遍人间:不眷念繁华

吕碧城就是这么做的,她把取悦自己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

在生活方面挥金如土,花钱的时候,根本不看金额,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过得自由又精彩。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她有钱。

但是你要明白,钱是她半生努力的结果,只要你愿意努力,当下这个社会,不说像她这般暴富,用半生攒下过好人生的钱并不难。

一个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提前10年就得规划,吕碧城就是这样做的。

20年代初,吕碧城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要攻读文学和美术师,当时所住的旅馆,就是美国最豪华的,一住就长达半年时间。

1923年,吕碧城从国外学成回来之后,一个人住在上海的洋房别墅里面,还请了两名印度籍仆役,专门服侍自己的生活起居。

平时,她社交生活非常频繁,经常在歌舞场所里面出入,着装依然按自己的想法来,十分大胆,而且她每一件着装都造价昂贵,无论去到哪里,她都是汽车代步,在旁人眼里,她过得是极尽奢华的日子。

1926年,吕碧城更是做出了一个非常勇敢的决定,她决定一个人游历欧美国家,当时说走就走,这一旅游就是长达的7年时间。

在这期间,她一边旅游,一边在各国演讲,随心所欲的生活,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事业,这一行动也让吕碧成在欧美享有盛誉。

本以为,她会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可是在47岁时,她却做出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决定。

她竟然选择在瑞士日内瓦皈依佛门,法号宝莲,之后的很多年,她远离人世繁华,一个人静静生活,再也没有考虑过婚恋之事。

1943年, 吕碧城已经61岁了,在香港九龙与世长辞。

临终前,她留下遗嘱:

将生前20万港币全部都捐出去,交代亲人将她的遗体火化,不必留全尸,将骨灰和面粉作为小团,丢入海里,让鱼吞食。

毫不夸张地说,吕碧城这一生,活出了普通人几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也过上了很多人向往的人生,虽然孤独一生,却无比充实。

她的一生,让我想起作家刘同说过这样一段话:

曾经我认为,孤独是世界上只剩自己一个人。但现在我认为,孤独是自己居然就能成就一个世界。

其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生命中会有很多人来,也会有很多人走,最终剩下的只有自己一个人。

而一个人如何独处,就决定了这个人生命的质感。正所谓,弱者惧怕孤独,强者享受孤独。

人生下半场,我们可能不会像吕碧城那样富有,却可以学学她的态度。

结婚或不结婚,都要是自己发自内心的选择,未来不要活在在别人眼里,多为自己而活,别被世俗的条条框框束缚,余生怎么舒服怎么来。

人生短短几十年,追求活着的时候酣畅淋漓就好,不必在意死后是否冷冷清清,反正最后都会化作一粒尘土。

-全文完-


感谢您阅读慢情感

记得关注+点赞+评论

以便阅读更多旧时光的精彩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