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

上官真雪 秋风不知春阁 2022-01-12 11:00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1)

我们生活中不断地与物发生关系。无论是山泉清溪,有人行旅;无论是草木花卉,有人清供。茶是喝的,书是看的,诗是诵的,画是游的,器是造的,物是观的,所有的这些,构成了中国人的审美和哲学,也正是所有的这些,不断的丰富着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2)

“有所钟者,必有所似。”我们爱什么样的东西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前四个字是前半生,后四个字,便是余下的岁月了。”旧岁将辞,年关又至,万物寂伏蛰藏。当此之际,更宜安养。喫茶听香,岂不闲适。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3)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酿好了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新酿的米酒未过滤时,酒面泛渣,微现绿色,细小如蚁,故称“绿蚁”。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4)

象我等不胜酒力的,煮上一壶普洱抑或老白茶,让茶叶大大方方舒展,滋味层层叠叠漾开,几上一隅,或供数枚玲珑瓜果,清香天然,或炷一炉沉香,花香、蜜韵齐发,顿感心宽身闲。一炉香烬一瓯茶,三两知己闲话,满室如春,足慰尘俗。冬日之乐,莫过于此。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5)

中国是一个特别爱闻香的民族,干净、怡人的气息无论是从生活品质还是风水,都是宜居的好习惯。历史中,古人焚香或是以花品四季,而摆果闻香被称为生活中最低调奢华的气息,后宫中最喜爱佛手香的当属慈禧太后。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镇定。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6)

冬日闻香,绕不开清供——把致郁的天气秒变治愈,各式柑橘属果实,着实拥有这样的魔力。那一股活泼泼明亮亮的冷香,有着迷死人的气味。比如香橼,形同柑橙,江浙一带较多,香气经数月犹存。因此自明清开始,香橼清供,便风行于文人间。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7)

香橼上市时,被奉为要事乐事,用大盘承托十数枚,置于案上席间,明黄悦目,又清气怡人,不争不抢,澹然相与,哪还需熏什么香。香橼中另有一变种,状如指者,谓之佛手。大如菊筋大果,一两枚便可得满室清香,气韵生动;玲珑小巧者,半闭合或闭合之憨态,更堪赏玩。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8)

《红楼梦》第四十回,写探春的闺房,三间大屋打通,案上笔砚林立,一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是显她独具风骨处,继而细写道:“……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字里行间,无限自然清旷。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9)

《浮生六记》中极力称赞它:“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实在赞同。小小佛手除了清供雅赏,亦可阴干、收藏。偶尔取一两枚,入普洱同泡,独特的柑橘清香,使得茶味别开生面。两个字:解气!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10)

如果说秋天是桂花的香味,那冬天肯定就是佛手的香味了。但桂花的香是热香,感觉是一大片一大片,佛手的香是冷香,是一股一股的,佛手之香清冷,犹如严冬之寒梅,暗香浮动。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11)

佛手的冷香,与桂花、玫瑰、玉兰、桅子之类扑鼻而来的热香是不同的,佛手的香是要你用鼻子去细细寻找。最重要的是,桂花、玫瑰的之属的花香是转即逝的,佛手的香却是能充满整整一个冬天。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12)

若是熏香,阴冷干燥的冬日,更宜藏气安神,来一个温润清雅的香品,寒意都熨熨帖帖了。前年去九华山,慧居寺的大慈法师送的沉香弥足珍贵,来了贵客才舍得点上一、两根,在明净的冬日更显清雅别致。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13)

倒流香是一种十分奇妙的香,一般的香引燃以后烟全是往上飘,而倒流香的浓烟则会往下飘,放到家中引燃的情况下看上去尤其的灵气飘舞,倒流香的香味比一般熏香要浓厚很多,因此在点倒流香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放到卧房内,多以观赏为主。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14)

泡一壶茶,点上一粒倒流香,烟雾萦绕;如细水般长流;雪白轻盈如薄纱的烟雾,缓缓往下落,如流水,如烟,如雾,如尘!将一切浮躁,随烟飘散。如此意境,甚是享受。凛冽的寒,何足为惧?心境的冬,亦可一一融会。于一炉香一瓯茶中,见天地,见自性,快然自足。每一个冬天,都来得珍重,亦值得珍重。

念念深秋(闻香识冬日)(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