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何没进化出攻击器官(人类有哪些攻击器官)

人类有四个攻击器官,只是你从来不需要用他们,也就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人类为何没进化出攻击器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人类为何没进化出攻击器官(人类有哪些攻击器官)

人类为何没进化出攻击器官

人类有四个攻击器官,只是你从来不需要用他们,也就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存在。

一个是肘子,肘骨尖端没有任何软组织而且是人体最坚硬的部分之一,与牙齿一样是7(开始写的7.5,后经过回复提醒查证,为6—7,特此更正)硬度,而且及其厚实,弯曲手臂后整个又呈现最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人体其他部分的骨骼才4—5硬度,7硬度已经超越了大部分金属,这也是很多武师可以用肘击碎石头的原因 。

而且肘的摆动力臂很短,同时很容易加入腰腹结构,形成非常可怕的肘击力道。肘击在绝大部分格斗赛事里禁止,其中最可怕的十二点肘击(由上向下砸)是合法赛事永久禁止招式,一招可以直接砸碎正面额头的头盖骨,那是人类头骨最硬的部分,可以拿来当头锤用的地方,也会被十二点肘击直接砸碎。这一招出手可以直接要人命。

一个是足根,也就是脚后跟,这个部位极端坚固,犹如一把肉质大锤,配合本来就非常有力的大腿肌肉,形成的抡击能够造成严重的内伤。

而且足跟与手肘还没有什么痛觉,就是为了用来打击的

第三是前臂,前臂让人类可以勒毙同体型野生动物,这是四足行走的生物永远无法掌握和防御的战斗手段。一旦被人类锁喉或者勒紧后背,四足动物除了靠蛮力强行挣脱外毫无办法,牙齿和爪子都无法触碰到人类。可惜的是,体重差不多情况下,能靠腰腹力量就挣开人类上肢的四足生物目前还不存在于世界上。所以绝大部分时候这些动物只能被活活勒死,或者被人类拥有的,同体重量级里最恐怖的上肢力量勒断肋骨甚至折断脊椎(很多人不知道,医生在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的时候经常在按压胸部时候压断病人肋骨,这已经频繁到不算做医疗事故了。人类用手臂压力挤断同体型动物肋骨并非难事)。

第四个是直立,直立让人类比同体型野生动物要更高大,换言之换来了重力势能,直立让人类可以十二点肘击,踩踏,足球踢四肢着地的野生动物脆弱的背部脊椎,而动物却必须不自然的半直立,或者跃起才能袭击人类的胸腹脖子,然而这种行为会让它更容易被人类锁住或者空中无法变轨被肘击打落。同时人类还能利用前臂把前肢离地的动物整个拖拽身体离地面后摔在地上或者甩在硬物比如树木上,用这些东西作为钝器。对于四足动物身体结构来说,一旦他们前肢离地就无法阻止被人类整个拖离地面这个过程,而不离地不但无法攻击相对高点的人类要害,还等于把最脆弱的脊椎整个暴露在人类的肘下。可以说直立形态在同体型下是远远压了四足一头的,因为开始就已经占据了高位。

而且还要注意的是,人类平时的力量其实并不是这身体的极限,实际上人类平时只能发挥出身体极限1/3左右的力量(那些职业运动员很容易超频,但也因此,运动员往往很容易受伤),这是大脑在身体上的限制机关,因为再往上就会损伤肌肉组织。如果有超越了这个限值的需求,大脑就会继续长肌肉获得更高极限值,而不是解放力量。这也就是健身能把肌肉块练大的原因。

这也是很多精神病患者力气很大的主要原因,一个瘦弱的女性甚至要两个成年男性医师才能按的住。疯子往往已经失去了这种保护机制。

但是如果到了生死搏杀的阶段,大脑就不会再顾及这些了,人类的身体机能会接近全开,整体力量相较于平时会暴增,而且很多人说人类怕痛,其实人类根本不怕痛,痛觉是一种保护机制,是让人知道自己受损了,不要去继续扩大损伤,是一种为了生存进化的机制。这种机制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是不可能的。

到了需要搏杀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天然的兴奋剂屏蔽痛觉,减少恐惧,增加亢奋感,还会增加人的反应速度,配合暴增的力量,人类会快速的完成从一个文明人回归野兽的过程,因为这是刻在基因里的保护机制。

(其实这两点很多人应该体验过,有两种最直观的。第一点是运动,慢跑或者健身过的人应该知道,跑步往往是刚开始很累,但是越跑越轻松,似乎进入了状态。但是热身进入的这个“状态”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大脑在调节身体进入“战争模式”,开始分泌激素抑制你的肌肉的疲劳感。很多人甚至不小心扭伤了什么位置,也要到深夜或者第二天才能感知到疼痛,而且运动结束后会有亢奋感和轻微的眩晕感,这些都是“药物”摄取后的反应。话说回来博尔特真的很变态的地方在于他的奔跑速度已经让双腿达到了人类肌肉能够承受的极限值左右。如果跑的再比博尔特快一点,人类就会自己拉伤自己的肌肉了

至于反应速度,最直观的就是电子游戏,尤其是竞技性质的电子游戏,我们经常能够在电子游戏中一秒时间内做出决策判断,射击游戏的瞬狙,MOBA游戏中0.75秒的反击当身技能,格斗游戏里高玩们甚至能以1/6秒为单位卡点反击对手,这些想必很多人都做过,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日常时间里你似乎缺乏这种以秒为单位的反射呢?在人类迟钝的反应速度的错觉下,电子游戏世界里却天天都在发生以0.几秒为单位的对弈。实际上是因为电子游戏的拟真性质,玩家的反应速度被大脑强制增加了,所以认真打游戏真的很累 )

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其实平时都是处在“省电模式”,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超频运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