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心动的六款旗袍(旗袍是100年前的国潮)
王家卫曾说过一句话:“想到此时距旗袍盛行的三、四十年代,百载未过,大街上却再也找到不到一个衣裳如此花枝招展的人,不禁感叹时代善忘。”
但与其说无旗袍,不如说无旗袍美人。因为没有哪一件衣服能改换一个人的容颜、性情、品格,旗袍如玉,人当如玉。
东方女人的神韵也藏在旗袍中。它如此服帖,限制着穿着者的放纵,却又留着足够的空间,让人挥杆自如。
张爱玲在《更衣记》里写:“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长袍。”彼时的上海街头,处处摇曳着旗袍的风景。
沪上香伶拎着手袋袅袅婷婷地走在斑驳的石板路上,她如此袅娜娉婷,他这般灼灼切切,于是,黯淡的空气就变得妩媚起来。
旗袍的诞生:
没有人能够说出旗袍具体的诞生时间,也没有人能够指明谁是它的发明者。张爱玲在《更衣记》里提到:“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长袍。”
在旗袍成为社交场、欢愉场和电影明星的衣橱逸品之前,女学生们是最早一批穿上它的人。
旗袍诞生在民国上海的女校之中,穿着简单、行动自由、展示身体曲线、大胆裸露的特点让它成为女性反传统、迎接自由的象征,也正因为这样,知识分子们比电影明星还更早地接触到这股时装力量。
怀念旗袍,其实是怀念那个时代的人对美,对自我的追求。
旗袍有四大派别,海派,京派,苏派,粤派。
这些派别并不是以地域划分,而是以美的不同风格为界,如文人的文风,既有婉约,也有豪放。
海派旗袍
海派旗袍,始于上世纪30年代上海。那时旗袍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中国女性最时髦的服饰。
海派旗袍,不像清末旗袍那样宽大平直、不显现形体,而是吸收西式裁剪方法,开省、收腰,使袍身更能表现女性体态曲线。还把西式外套、大衣、绒线衫穿在旗袍外,十分时髦。
那时的旗袍,代表着她经历变故后,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民国时的上海,绚烂繁华,那时的美人,也无惧时代的眼光,不断做出改变自己的勇气。
海派旗袍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女性,让她们有着敢于突破自己的胆量。
京派旗袍
京派旗袍(又称京式旗袍)是清朝后期汉族女子中流行的旗装。
明末清初,满族入关后,在“男从女不从”的服制规定下,汉族妇女暂时得以沿袭使用明式立领袄和褙子等所谓“汉装”。
京派旗袍坚持传统,并非是人们无法接受改变,而是更注重内在的品格。它沿袭了北方人的厚重、端庄、大气与优雅,又不失曲线之美。
相对于“海派”的开放创新与不羁自由,“京派”显得更为厚重传统一些,风格端庄,古典高贵,彰显皇亲贵胄、大家闺秀风范,其中宽包边就是一个重要的特色。
相应地,在包滚的工艺手法上也会比较大气,使用较宽的包滚边,清朝时期的皇室女性身穿的旗装便是如此。
苏派旗袍
苏派旗袍在样式上与海派旗袍相差不大,但用料很讲究,用上苏州的丝绸、软缎。
民国夏梦就曾在苏州定制了一袭,后来被人收藏,乍一看普普通通还有点旧,却才发现是丝绸,在灯光下照起来,有美玉一样的光泽。
有人坦言,苏派旗袍是“吴门画派”,将中国最传统的戏曲和旗袍合而为一。
苏派旗袍,就像是温润的流水。乍见之下平平无奇,一旦凝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像不断涌现的水花与惊喜,让人联想到雨巷的姑娘,游园的杜丽娘......
只是遗憾,苏派旗袍已经渐渐隐没在了岁月中,不再有太多的回忆。
粤派旗袍
说到港派旗袍,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电影《花样年华》,张曼玉身着港派旗袍那婀娜的身段,修长的体态,漫步在潮湿的小巷....
粤派旗袍中,既有“刺目玫瑰红印着粉红花朵”的华丽式样,也有单色无图案、无绲边盘扣的式样,在婚宴等重要场合,还会出现花样繁复的被称为“饮衫”的定制款旗袍。
这种流连于厨房、市井里,自带烟火气的旗袍,更具一种俗世的美意。
只是不管如何,旗袍走过百年岁月,在它身上,有一些女子独立坚强,不断改变自己;有一些女子始终坚守理想;有一些则为此而明亮,哪怕是市井间的走动,也有如春光的明媚。无论变化如何快,审美如何变,我们都要明白美之于袍,更美之于骨,之于魂,之于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