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已上市企业(3家青企登陆北交所)

青岛将充分借助北交所平台,形成资本市场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强大合力。

北交所已上市企业(3家青企登陆北交所)(1)

文 | 《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特约研究院 姜喆

编辑 | 门国锋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正式开市,如今已满一年。截至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超八成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作为山东经济的龙头,青岛的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稳居全省第一。一年内共有丰光精密(430510.BJ)、泰德股份(83278.BJ)以及建邦科技(837242.BJ)三家青岛企业登陆北交所。随着雷神科技北交所成功过会,三祥科技和青岛积成已通过问询,北交所上市的青企数量有望达到6家,将进一步扩充青岛资本市场的阵容。

青企“掘金”北交所

2021年11月15日,建邦科技与丰光精密作为精选层挂牌企业平移至北交所上市;2022年6月20日,泰德股份成功在北交所上市,成为青岛市今年首家新增的A股上市企业,也是登陆北交所的第3家青岛企业。

这三家登陆北交所的青企都是“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建邦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售后市场中非易损零部件领域的供应服务商,主要产品包括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电子电气系统等;丰光精密专注于精密机械加工件、压铸件的生产和金属零部件的加工,产品在行业内具备竞争优势;泰德股份主要致力于汽车行业单元化、自动化、智能化精密轴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服务,填补了青岛市汽车轴承类企业上市的空白。

北交所已上市企业(3家青企登陆北交所)(2)

三家企业都为制造业类型,均拥有核心技术,是各自细分领域的龙头。轴承产品、汽车制造、精密器械是青岛的传统优势产业,可以说这三家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是带有青岛本土特色的创新型公司。

三家企业业绩如何?根据2022前三季度财报,建邦科技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17亿元,同比减少6.0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6.58万元,同比增加23.68%;丰光精密实现营收1.89亿元,同比下滑2.65%,归母净利润为2753.09万元,同比下滑30.74%;泰德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下滑7.31%;归母净利润1330.42万元,同比下滑35.35%。

“专精特新”成色足

开市一年以来,北交所已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

截至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其中山东共有12家,约占据总数的10%,展现出鲁企强劲的发展活力与韧性。从这12家鲁企分布来看,青岛市3家、济南市2家、潍坊市2家、威海市2家、烟台市、淄博市和日照市各1家。

北交所最大的特点是专注于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在遵循证券市场一般规律基础上,各项制度安排充分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和成长规律,突出错位、包容、灵活和普惠的市场特色。在一年来在北交所上市的123家企业中,49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5.4%,创新特征鲜明。

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多,后备资源充足。截至目前,山东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56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在工信部公示的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青岛拥有97家,青岛“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居全国第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八,这些企业与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十分契合。

当前,青岛企业登陆北交所的后备军充足。10月28日,雷神科技北交所IPO申请成功过会,此前,三祥科技和青岛积成已通过上市问询,登陆北交所的青企数量在短期内有望达到6家,进一步扩充青岛的“上市军团”。

作为“制造大市”,青岛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具有较雄厚的基础,与北交所的定位相匹配。根据《青岛市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青岛力争到2025年,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0家左右,新培育争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左右;在推动上市方面,计划到2024年底,推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辅导30家,上市冲刺5家以上。在北交所平台的赋能下,这些企业上市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未来,青岛将充分借助北交所平台,形成资本市场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强大合力,激发实体创新创业的强大动能,或将有更多中小规模的创新性青企“掘金”北交所,开启资本之路。

内容来源:财经齐鲁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