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皇上说苏培盛看东西太毒 职场人精苏培盛的察言观色能力到底有多绝

昨天写完苏培盛的“老板思维”,有小伙伴留言说“不知如何揣摩出老板的意图”,那么,这篇我就结合苏培盛的察言观色等技能,给“如何揣摩别人(包括老板等人在内)的意图”这个问题提供一些方法论吧。

在进入主题之前,需要达成一种共识: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人就有人的特征,有好恶、有在乎、介意的人和事。所谓察言观色,就是基于这种认知,然后结合对方的利益需求。

举个苏培盛的例子。

甄嬛刚得宠的时候,皇帝喜欢得不得了,巴不得向所有人展示嬛嬛的好,于是巴巴地跟自己的老娘说:“什么时候皇额娘得空,儿子让菀贵人过来,您多调教调教她。”

甄嬛传皇上说苏培盛看东西太毒 职场人精苏培盛的察言观色能力到底有多绝(1)

结果呢?被太后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太后说:“……等她有了出息熬到嫔位,哀家再见吧。”之前就说过,太后很不喜欢甄嬛,不愿意见她自然是情理之中,而且这里太后故意拒绝皇帝还有另一层意图:那就是打压华妃团队。

甄嬛传皇上说苏培盛看东西太毒 职场人精苏培盛的察言观色能力到底有多绝(2)

热恋中的皇帝被太后猛然拒绝,肯定就不高兴了,所以他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有人在太后跟前说嬛嬛的坏话了?

皇帝第一个怀疑的对象是华妃,因为华妃向来喜欢嫉妒争宠,所以他问孙姑姑:“孙姑姑,这两日皇额娘身子不好,华妃来探望过吗?”

甄嬛传皇上说苏培盛看东西太毒 职场人精苏培盛的察言观色能力到底有多绝(3)

作为太后的心腹,孙姑姑深知太后的诉求,所以回复皇帝的话,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孙姑姑说:“华妃娘娘协理六宫不得空”,这是参了一本华妃,算是告黑状,暗示华妃只知道争权夺利,对太后没有孝心,欠缺妃嫔之德;

第二步,孙姑姑说:“起早皇后娘娘来看了太后,侍奉了汤药就走了”,“起早”就来了, 这是强调皇后的贤惠,“侍奉了汤药就走了”暗示皇后不乱嚼舌根,这是突出皇后的淑德。

第三步,孙姑姑说:“倒是昨丽嫔娘娘来过了,陪太后唠了好一会磕呢”,这就是明摆着告状了,就是直接告诉皇帝:就是丽嫔来说你嬛嬛的坏话了,才导致太后不想见你的嬛嬛喔。

甄嬛传皇上说苏培盛看东西太毒 职场人精苏培盛的察言观色能力到底有多绝(4)

皇帝听完,眯着眼睛念叨了一句:“丽嫔~”小眼神里全是不满和不高兴……潜台词就是:是丽嫔这个小蹄子说了嬛嬛的坏话啊!

甄嬛传皇上说苏培盛看东西太毒 职场人精苏培盛的察言观色能力到底有多绝(5)

这时,注意观察苏培盛和小夏子的表情,很有意思。小夏子是一副恭恭敬敬地听皇帝说话的表情,而苏培盛小眼珠一转,把皇帝对丽嫔的讨厌记在了心里。

紧接着到了晚上,敬事房太监拿着绿头牌来到皇帝跟前,让皇帝翻牌子。

甄嬛传皇上说苏培盛看东西太毒 职场人精苏培盛的察言观色能力到底有多绝(6)

当镜头扫到“丽嫔”的绿头牌时,皇帝的表情是这样的:一动不动,没有表情地盯着绿头牌。

甄嬛传皇上说苏培盛看东西太毒 职场人精苏培盛的察言观色能力到底有多绝(7)

丽嫔在太后那里说了甄嬛的坏话,热恋中的皇帝怎么能容得下丽嫔呢?但是,他是一国之君,是有偶像包袱在的;况且,皇帝位高权重,喜怒不能形于色,因此,他的身份不允许他直接表现出对丽嫔的厌恶。

然而,苏培盛一看皇帝这反应,立刻“闻弦音而知雅意”,明白皇帝想给丽嫔点教训。

甄嬛传皇上说苏培盛看东西太毒 职场人精苏培盛的察言观色能力到底有多绝(8)

于是,苏培盛伸手拿走了丽嫔的绿头牌,说:“这丽嫔娘娘的牌子,这怎么都沾上灰了,拿回去重做一块,这两日啊,就别随着送来让皇上翻牌子了。”

甄嬛传皇上说苏培盛看东西太毒 职场人精苏培盛的察言观色能力到底有多绝(9)

嫔妃的绿头牌本来就有年久翻新的惯例,所以这个理由找得得体合宜,让人找不出错漏。更重要的是,皇帝心里的膈应被捋顺了。

这就是老板或者领导的惯常风格:他们希望有人能揣摩明白他的心思,并把他的诉求付诸行动,执行到位。

其实,这跟恋爱中女人对男友的期待如出一辙。

谈恋爱的时候,女人们都期待着自己什么都不用说,男友就已经领会到我们的意思,懂得我们心中所望,并把事情主动做好。

而很多人在职场也好,在生活中也好,时常会忽略别人的感受,觉察不到别人情绪的变化,也无法洞悉对方的言外之意……其实,这些概括起来就是“心大”。

职场中的察言观色,是一种静水流深,是处处留心、事事留意,做个有心人,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做到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那些心里全是草、脸上嘻嘻笑的曲意逢迎,不仅领导老板不待见,是个人都能看破,很难收到正向积极的结果。

所以,我说苏培盛的察言观色没有油腻之感,反而有一种难得的真诚,因为他客观地尊重皇帝作为一个人的好恶和需求,明白并懂得人的是非之心要如何恰当地满足,从而心平气和地恰到好处的应对。

而生活中的察言观色,无非就是一种让对方感到舒适的方式,通过一言一行了解身边人的优缺点,建立起自己对一个人的认知和判断,结合你们的关系亲疏远近的诉求,从而给予相应的反馈。

因为,不管是职场,还是生活,让别人舒服,也就是让自己舒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