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

2022.8.25.

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1)

乌鲁木齐 ,简称乌,旧称迪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乌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新疆中部、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毗邻中亚各国,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被称“亚心之都”。

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2)

乌市地区地势起伏悬殊,山地面积广大。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北部低。最高点天山博格达峰顶,海拔5445米;最低处在猛进水库的大渠南侧,海拔490.6米。两地水平距离75千米,高差4954.4米。乌市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辖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乌市是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它春天的脚步很缓慢:北郊一带3月末步入春天,市区还要晚两个星期,南郊再推迟十几天,到4月下旬左右才有春的气息----冰雪融化,草木发芽。每年大约从6月上旬起,乌市的春天自北而南相继结束。

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3)

夏季的乌市,市区、郊区到处林带茂盛、野花烂漫。北郊的夏季,就两个月;而南山牧场却没有真正的夏天,春秋相连。乌鲁木齐的夏天热而不闷,昼夜温差大。 乌市的秋天从每年8月下旬开始 ,北部平原推迟到9月初。入秋后,气温环境比较稳定,不冷不热,温和宜人,可惜这样的好天气不到一个月!9月下旬以后,冷空气频频袭来,气温下降迅速。10月份昼夜温差增大。当地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4)

乌市的冬天,有半年之久!每年从11月初到次年4月初,美丽的乌市都置身在寒冬之中!乌市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由于天山屏障,冷空气往往滞留在盆地内,造成严寒。但事情总有例外,南郊山前丘陵却有一条“暖带”,一月份气温要比市区高4、5度。这种独特的冬季气候条件,适应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在内地的关中平原 ,冬日雪花已经成为稀客!同一片天空下,乌市南郊的积雪长达半年之久才能融化!

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5)

乌市水源极其丰富,有46条河流,周围还有固体水库---冰川!乌市河流均系内陆河,河道短而分散,都发源于山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最终都消散于绿洲或平原水库中。众多的水资源,给乌市带来无限的可能:动植物种类繁多 ,物品出产丰富,森林覆盖率面广 ,气候宜人,是真正的“西部明珠”!

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6)

乌市的标志性建筑非中天广场莫属!它最能代表乌市的城市风貌 !但凡乌鲁木齐的形象宣传片总少不了这栋乌市最高大楼的身影,它挺拔、尖角的造型几乎就是乌鲁木齐城市形象的代表。该楼群位于乌鲁木齐最繁华的小西门一带,中天广场连同其周边的时代广场三子楼、车水马龙的河滩路、一桥连三区的西大桥共同构成了乌鲁木齐最美、最时尚、最繁华的城市景象!

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7)

在乌市的中心地区,赫然挺立着一座高山,山体呈褐红色,山岩突兀嶙峋,呈东西走向,海拔高度910米。每当晨昏来临,岩壁映日,红光熠熠,蔚为壮观。如巨龙般的红山是乌市的自然标识!

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8)

乌市最热闹繁华的地方当属位于二道桥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国际大巴扎表现出浓郁的伊斯兰风情,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集中体现了新疆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大巴扎占地面积398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新疆商业与旅游业繁荣的象征,也是乌市作为少数民族集中城市的景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是新疆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9)

乌市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很多,听听这些名字,都让人心神荡漾: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水磨沟、南山西白杨沟 、一号冰川、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陕西大寺、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人民公园、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大佛寺等。

乌鲁木齐冰雪之旅(亚心之都乌鲁木齐)(10)

乌鲁木齐,在维吾尔语中意为优美的牧场的,它一直都是“亚心之都”,如今更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图片和参考资料来自网络)

写在后面的话:疫情的肆虐 ,使计划中的新疆之游,两三年来一直落空。无奈之下,只能来一番“文字游览”。根据有关资料,写了一些新疆风貌,是不像样子的自娱自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祈愿疫情早日绝迹,实现渴盼已久的新疆游。前几天,新闻报道阿尔泰已经下雪了 ,看来去新疆只能寄希望于明年的七八月份了!老天保佑,愿一切顺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