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英国(全球史-英国)

罗马帝国时期由西到东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约公元前700年,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成为不列颠的主人三次布匿战争之后,整个地中海地区已无国与罗马为敌,公元前58年凯撒征服高卢后,他又越过英吉利海峡,进入不列颠岛领了它的南部,这也许是不列颠第一次正式出现在西方历史舞台过了一百多年,罗马另一个皇帝克劳狄乌斯一世对不列颠进行了全面的征服,把不列颠大部分纳入了全盛时期的罗马版图,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当年的英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当年的英国(全球史-英国)

当年的英国

罗马帝国时期由西到东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约公元前700年,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成为不列颠的主人。三次布匿战争之后,整个地中海地区已无国与罗马为敌,公元前58年凯撒征服高卢后,他又越过英吉利海峡,进入不列颠岛领了它的南部,这也许是不列颠第一次正式出现在西方历史舞台。过了一百多年,罗马另一个皇帝克劳狄乌斯一世对不列颠进行了全面的征服,把不列颠大部分纳入了全盛时期的罗马版图。

罗马人统治了几百年后,到公元5世纪初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日耳曼人蜂拥进入罗马帝国,不列颠被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入侵,到现在的英国人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建立了三个小国家,分别叫东、西、南萨克森。到公元7世纪增加到了七个国家,各个王先后争霸,形成了英国的“战国时代”。

公元8世纪后期,丹麦人入侵不列颠,阿尔弗雷特大帝带领英国人奋勇抵抗并于878年打败了丹麦人,阿尔弗雷德大帝死后,丹麦人再次取得了优势,到1016年英国先后八次给丹麦缴纳高额“贡金”,此时继位者是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后人爱德华,他一直寄住在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家,1066年12月,诺曼底公爵威廉在伦敦戴上了英国的王冠,史称“征服者威廉”,他建立的王朝称“诺曼底王朝”,这是英国历史一个崭新的开始。威廉上位后昔日征服凯尔特人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被人征服,把大量土地给了教会,解除了各个城市的武装,使英国以后不再四分五裂。

1135年亨利一世死后,诺曼底王朝就完了,继之而起的是“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它的建立者是法国的安茹伯爵,他是征服者威廉孙女的儿子,史称亨利二世,1154年即位。亨利二世继续加强王权,在英国、甚至法国拥有广大领地。亨利三世在1265年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国会,后来发展成了英国国会的上院和下院。英国分为几个独立的部分,有很长一段时期威尔士、苏格兰与英格兰平起平坐。到亨利三世的儿子爱德华一世时,英格兰人对苏格兰人的征服取得了胜利,威尔士成了英国的一部分,并迅速被英格兰化了。

接下来英法因为土地之争爆发了百年战争,1360年,英国基本取得英法战争第一阶段(1337─1360)胜利。第二阶段(1369-1380)以英国失败、法国复兴而告结束。1396年,英法签订二十年停战协定,英法百年战争暂时告一段落。1399年,亨利四世即位标志着金雀花王朝的两大分支之一的兰开斯特王朝开始。从1337年到1453年延续了116年之久的百年战争以英国战败结束,这段历史可以参考全球史-法国,1461年金雀花的另一分支约克王朝首位国王爱德华四世即位,1483年英格兰约克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三世即位,1485年8月22日,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思战役中,战死沙场。从1154年到1485年统治了英格兰331年的金雀花王朝灭亡。

百年战争失败后英国开始反思,想把亨利六世时执掌国政的萨默塞特公爵当做替罪羊。反对者中为首的是约克公爵,他的支持者们便佩戴白色玫瑰以表对约克的支持,而国王,他属于兰开斯特家族,他的支持者们则佩戴红色玫瑰。他们之间的纷争就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红白玫瑰战争。红白玫瑰战争是这样结束的:亨利·都铎娶了伊丽莎白,将兰克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合二为一,他于1485年登上王位,称亨利七世,开创了英国历史上的都铎(duo)王朝。至此英国在政治上已经统一,并且英语在贵族中流行和出现了英语文学作品象征着英国民族文化的形成。

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剪除了贵族们的私人军队,从平民百姓中选拔人才,委以重任,专心致志发展经济,大大增强了国力,公元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随后的爱德华六世和玛丽女王即位期间英国暂时倒退,玛丽女王死后,公元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她堪称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创伊丽莎白时代。

于此同时英国殖民帝国开始形成,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大约始于1588年,这年英国人成立了几内亚公司,干起了买卖黑奴这种罪恶勾当,将黑奴送到西非的塞拉利昂,英国人采用了强买强卖的方式,花600万英镑从荷兰人手中买到了其在南非和美洲的殖民地,随后加纳、尼日尔、尼日利亚、埃及等相继变成英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600年英国人在亚洲成立了东印度公司,通过一系列的争斗,英国占领了印度。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除印度外,还有缅甸、泰国、香港等都是它的殖民地。伊朗、阿富汗等则是它的半殖民地。澳洲位于茫茫大洋中1770年库克船长带领一个船队到了澳大利亚东海岸,宣布这里是英国领土,从此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名单上又添了面积达800余万平方公里的一块。同时把法国的大片殖民地夺到了手中。

北美洲,这些殖民地包括加拿大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全部地区。在南美洲和靠近美洲大陆的西印度群岛也占了不少地方,在南美洲有圭亚那、在西印度群岛有牙买加、巴巴多斯等。到1914年,英国在各大洲的海外殖民地计有55大块,面积大大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亿,就面积而论它不亚于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帝国,也许只有极盛时期的蒙古帝国能与之相比。

伊丽莎白一世执政45年之后,于1603年逝世。她把王位传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使英格兰与苏格兰从此统一。随着她的死都铎王朝也就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随之建立。这时英国也成为世界的领头羊。詹姆士一世满脑子是过时了的君权神授观念,这时英国国教内分成了两派:一派想将国教内的天主教成分彻底清除,另一派则相反,是亲天主教的。这样英国就出现了所谓的“清教徒”,詹姆士一世对这些清教徒加紧迫害,到他的儿子查理一世即位,国内形势到了一触即发的状态。当查理一世任命劳德要将国教徒和新教徒都恨的天主教引进来,内战终于爆发了。

1642年8月,查理一世代表的保王军向国会正式宣战。1645年新模范军取得了辉煌胜利,将查理一世劫了过来关进了军营。1647年克伦威尔率领大军直入伦敦,把国会掌握在了自己手中,1648年苏格兰人这时候与保王派联合起来,发动了第二次内战,伦威尔亲率大军迎击苏格兰人,苏格兰大败。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公开斩首,克伦威尔撤销了上院,废除了君主制,这样英国就成了所谓一院制共和国了。进入共和时代的英国实际上是军人专制的寡头政府,统治者名为国会,实际上是将军们,为首的当然是克伦威尔。1652年5月苏格兰被彻底征服,领土被并入英国。

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查理一世、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相继即位,他们的统治使英国怨声载道,英国的议员们悄悄向詹姆士二世的大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发出了邀请,请他们来英国做王:玛丽做女王、威廉做国王。荷兰是世界第一的海上强国,威廉迅速统领荷兰海军直奔英国,登陆后直指伦敦,一路兵不血刃,詹姆士二世逃往法国,1689年2月国会正式邀请威廉和玛丽登基为王,称威廉三世,这次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1649年查理一世被砍头后,英国的政治局面就基本上安定下来了。克伦威尔做护国主、查理二世的复辟以及“光荣革命”都是不流血的革命。英国建立的殖民帝国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对殖民地的剥削压榨给英国带来了巨额收入,在国际国内贸易中,英国几乎把整个世界都变作了它的商品市场,伦敦17世纪时建立了正式的证券交易所,为资本家们筹资提供了最佳场所。英国的毛纺业一向发达,“圈地运动”使农民都去城里做工。稳定的政府、足够大的市场、足够的劳动力和充足的资本使英国爆发了一种新的革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分成两个时期:第一期大约始于1767年,终于1870年;第二期始于1870年,终于1914年。第二期的工业革命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首先是纺织革命的爆发,约翰·凯发明了飞梭,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尼纺纱机,纺纱与织布之间总算达到了平衡,织出的布物美价廉,占领了巨大的市场,赚得了巨额的利润,带来的不是一个领域内的革命。其次就是动力革命, 工业革命第二项革命性的成果是蒸汽机的发明。它带来的不是一个领域内的革命,而是整个工业领域的革命。被蒸汽机改变的第一个行业也许是钢铁业和煤炭业,到1861年,英国的铁产量达到380万吨,煤产量达到惊人的5700万吨。

纺织业、煤炭业、钢铁业等都得到巨大发展后带来了运输问题。英国的煤矿里早就出现了铁轨,它由人或者马来拉,史蒂文冒出了用蒸汽机车替代他们的念头。1825年史蒂文建成了一条由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运行铁路,迎来了运输革命。接着在蒸汽机的带动下轮船、汽车与飞机相继发明。1844年,在美国的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之间架起了电报线,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正式经营的商业电报线。

英国在繁荣昌盛的外表之下,内部也历经着剧烈的变革,英国宪章运动爆发了 。从1832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工人阶级第一次隆重登上历史和政治舞台。英国工业革命得到好处的只是资本家们,而工人们的生活甚至比以前更苦,他们住的房子像狗窝一样又脏又小,吃的东西也是资本家们的狗都不吃的,而且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危险。1836年第一个城市工人领袖伦敦的木匠洛维特组织了“伦敦工人协会”,要求凡年满21岁的男子都被给予选举权,这个要求被称为“人民宪章”。虽然宪章运动失败了,但它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为普通工人农民争取普选权已深深融入了英国人民的心中,1867年,英国通过了改革法案,几乎所有城市工人都获得了选举权。到1884年,贫苦农民们也获得了选举权。

英国的内阁制直到光荣革命之后才产生,此前是君主专制,但没有足够的权力。这关键的一步是在乔治一世时完成的。与内阁的改革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文官制度的改革,1868年自由党出身格拉斯哥当上了首相。上台伊始,他立即大力推行他的改革措施,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法令,通过公开的考试择优录用各级官员,官员考试制度的实行为英国带来了高效率的政府机构。在改革进行的这段时间正是英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时期,到1870年,英国及其殖民地的对外贸易占了全世界对外贸易的差不多40%,超过了美、法、德三国的总和。可到了1910年,它已经落后于德国,不到美国的一半了。英国的大部分工厂是工业革命之初建立的,大量机器设备老旧,社会出现了大量“食利阶层”。全靠投资带来的利润过日子,加上欧洲诸国又纷纷用高关税来限制进口。

这就给了美国、德国这些后起之秀赶超的机会。到1914年,德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英法两国的总和。德国已成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1914年和1939年分别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战的爆发则是大英帝国走向夕阳的导火索。英国越来越依赖美国等其他欧洲强国的支持,英国的殖民地开始寻求更多的自治权利并争取主权的独立以脱离英国的控制,在巴黎和会上一些决议问题上是以独立主权的形式单独进行签字表决。两次世界大战英国虽然始终维持着胜利者形象,但是由于二战的严重消耗和一战留下的疾患,损失惨重,国家经济实力急剧下滑。英国失去了老牌帝国的地位

丘吉尔虽然领导英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强大的德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并取得了辉煌胜利,然而英国人民并不领他的情。1945年7月,英国国会改选,结果工党大胜,保守党失利,丘吉尔只得按照惯例立即辞职,由工党领袖艾德礼继任首相。工党的主要政策是推行国有化和社会福利,这就是著名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政策。外交上,艾德礼政府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工党下台后,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又一次当起了首相,丘吉尔任期内另一件大事是英国新王——伊丽莎白女王继位,伊丽莎白女王是约克公爵的长女,称为伊丽莎白二世。紧接着首相由艾登、麦克米伦、威尔逊接任。1970年1月工党被击败,保守党又上台了,由爱德华·希思担任首相。任期内英国加入了欧共体。

1975年2月撒切尔夫人击败希思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她成了保守党、也是英国甚至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个主要政党的女性领袖。从1979到1990年是连任三届首相。撒切尔夫人上任后不久就爆发了一次经济危机,她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提高银行利率、大力削减政府开支以减少财政赤字等使国民经济开始回升,她的这些思想与政策被称为“撒切尔主义”。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经历了74天的英阿马岛之战并取得全面胜利,在对外政策上,她主张强烈地亲美反苏,获得了“铁娘子”的称号。同时与中国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在经济改革的“人头税”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1990年11月宣布辞去首相一职,把保守党领袖和首相的职位都传给了梅杰。英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代——撒切尔时代就此结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