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觅真知(大学实践出真知)

最大的财富,孕育自最小的销售。——凯文·劳斯

这话是西方的一个风险投资家对“长尾理论”的解释。笔者在十几年前,刚离开学堂时,为了生活和梦想,选择了当时难度最大,但也是最有机会实现个人财富自由的一个职业——销售。而为了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学习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这个长尾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勤学觅真知(大学实践出真知)(1)

所谓长尾,就是头大身小,但身子虽小,却很长,像蛇一样,故名“长尾”。当时我在推销一款“迷你电风扇”的产品,按照长尾理论,许多看似微弱的利益,只要有足够的积累,也会成为可观的利益。当时我的理解就是“薄利多销”,赚小钱,靠产品的量来提升收益。

但最后因我“薄利多销”的决策失误,不仅赔了钱,还扰乱了那个小地方的一些市场规则,可以说名利皆失。自以为自己学了一星半点的知识,就可纵横江湖,经历过之后才发现,理论归理论,终究是书本上的知识,想要检验你对某个理论的理解和认知是否偏颇、狭隘、深刻,就必须亲身经历。

值得庆幸的是,自己当时还位卑权轻,造不成太的影响,否则因自己的狭隘和狂妄,一个错误的决策,带来的可能就不止是赔几万的问题了。

经历得多了,笔者后来也就明白了什么是“长尾理论”,这只是在说芸芸众生,多数都是随大流的,而大众所关注的,就是“头”,大众容易忽略的,则是“尾”,大众所忽略的,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大众还没有觉察到这其中的价值和利益,这并不意味着其中的价值微小或是不存在。

勤学觅真知(大学实践出真知)(2)

以现在人们做的自媒体行业为例,娱乐、历史、社会、游戏,其实是大众比较关注的,但相应的国学和文化则受关注较少。而国学和文化当中,诗词和“道术”又是受大众所关注的,哲学行列则关注较少。在这看似受关注稀少的行业,却蕴藏着难以觉察的价值,这就是长尾理论。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就算不知道这个“长尾理论”,但经过巨大的实践之后,也会对这样的事有着深刻的认识,只是没有提出罢了。在这件事情之后,笔者深刻的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知的最有效方式,所读的书,也不过是在印证着自己庞大的人生经历而已。

勤学觅真知(大学实践出真知)(3)

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提出了“格物致知”,但其实这个概念,最早春秋时期就已提出。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学》是儒家的一本著作,认为一个人想要真正的学有所得,就必须去思考和考虑;想要思考和考虑,就必须让自己的心神安宁;想要心神安宁,就必须让自己情绪冷静、沉静;想要让自己情绪冷静、沉静,就必须明白自己是谁,要干什么事;想要明白自己是谁,又要干什么事,就必须亲自尝试,知道事物规律的限度。能够这样做到的,便算得其中一道!

就像我做推销的时候,自己只是去思考和考虑了,但却并没有做到心神安宁,反而被将来可能获得的利益冲刷得喜不自胜,当时的自己连《大学》中所讲的第三个层次都没有达到。

勤学觅真知(大学实践出真知)(4)

想要学有所得,实践才是根本,所以《大学》中将“知止”放到了第一位,而将“有所得”放在了最后一位。和笔者有相同看法的人,在宋朝时也有一位,他叫“朱熹”,这个人可不简单,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很高,清康熙还曾赞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是很崇拜孔子的,所以对这本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也深有研究,在他所写的《大学章句集注》中对“实践出真知”是这样解释的: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在以前“实践出真知”这个说法,其实被叫做“格物致知”,即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但真知想要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

勤学觅真知(大学实践出真知)(5)

长尾理论也好,二八原则也罢,许多的理论和销售方式,其实都是在实践中得出的,这些只是前人的经验,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心有所得,切忌不可在没有亲身经历之前,就将这些理论和知识,当做是自己所拥有的见识。

纸上谈兵,是最忌讳的事情,在笔者做销售的那些年,有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都因为对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认识不深刻,读了几本书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最终一次次的落败,有的人,甚至将自己的信心都要磨灭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孕育真知的方法,同样也是检验真知的手段,在没有亲自经历、尝试之前,切不可将前人经验,真的当做是自己的见识!

勤学觅真知(大学实践出真知)(6)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