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毕业实习计划日记(律所日子之实习日志)

烈日炎炎,夏蝉长鸣。

我接到了通知,正式成为实习律师的一员,开启了我的实习之旅。当我收到实习证之时起,我似乎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澎湃和对未来的憧憬。

实话说,我是误打误撞进的律所。在我原有的计划里,我希望自己能够考上博士研究生,在浩如烟海的书中寻找一个隐秘的角落,坐下来,慢慢体会一个学科的魅力。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继续我的学术之旅。可惜的是,也许是我的能力尚未能达到一个博士生的标准,最终我在这一年修正了职业道路。

如今,我也入职律所近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我成为了律师助理,开始一点一滴地接触到法律实务,对律师开始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

也许,跟律师聊天的开头而应当是“等你有空了回复我”

相比于其他法律相关职业,律师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职业。在我原有的印象中,早已成为执业律师的师兄似乎总是有很多的空闲时间,每天总是能够自信地面对生活,直到我进入这个行业之后,才体会到律师的辛苦。律师不仅要在实务上有所收获,也应当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才能了解行业的前沿,从而在面对新型法律问题时才能做出前瞻性的解答;律师作为一个习惯于承受压力的行业,需要有一个自我调节、自我宣泄的机会,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律师是一个没有996的职业,但它是一个每天处于随时随地上班状态的职业。

也许,律师正在了解行业动态路上

相比于其他职业来说,律师是一个需要对各行各业的知识有所了解甚至深入探索的职业。尽管律师不是万能,但是律师也并非全然无能。对于律师来说,每一个案件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也无法全然照抄。每个接入一个案件,其背后所展现的行业特点律师都要基本掌握,才能在案件分析、文书撰写、法条引用上有的放矢,将抽象的法律规定与具体的案情相结合,给当事人、法官提供合法、合理、合情的解读。

也许,律师考虑所有人除了他自己

律师是一个总能为他人考虑的职业。当事人的委托是对律师的信任——当律师在接受委托、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时,并不是要求当事人总是无条件配合律师的工作,而是常常需要考虑自己的要求能否让当事人更加便利地执行,提高当事人接受服务时的体验感。准备材料、立案开庭是律师的基本职责——当律师开始与法院接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依照法院指令行事的阶段,还应当高于法院的标准,给予法官良好的感受,比如制作清晰的图表让法官对案件有清晰的把握、按照方便法官阅读和理解的方式准备好证据材料、提交的文书要言简意赅、直指要害,拒绝长篇大论等等。

的确,在外人看来,律师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给人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但那只是律师希望当事人对我们的法律保有信心的举动,只有从事律师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辛酸和苦楚、汗滴和泪水,时常在理解与误会中直面当事人和法官。

律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

律所毕业实习计划日记(律所日子之实习日志)(1)

律师不能停下研究的脚步,研究专业,也研究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