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村人事公示(留言东莞图书馆的湖北农民工爱读春秋)

昨日至今,“湖北农民工东莞图书馆留言”火了全网络!南都记者刚刚了解到的最新消息,这位留言的农民工吴桂春今年54岁,独自在东莞打工17年,一直在南城鸿福、新基社区附近的鞋厂做流水线工人,去年的月薪约在3500元到7000元之间。来自东莞人社局的最新消息,明天将带吴桂春去见工,提供几个岗位供他选择。

25日晚,东莞市委宣传部介绍,吴桂春2003年来莞工作至今。17年来,他工作之余最喜欢来的地方,就是东莞图书馆。吴桂春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刚开始来东莞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经常要借助《新华字典》,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已经能够阅读较为艰深的大部头。

广东农村人事公示(留言东莞图书馆的湖北农民工爱读春秋)(1)

由于疫情的影响,吴桂春原本工作的鞋厂停工,无奈之下他打算返乡。离开之前,他来到东莞图书馆退读者卡。他说,退卡时心里特别难受,把卡拿在手里放下又拿起,拿起又放下,原本不想销掉这张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读者卡,又想着万一不回东莞,卡拿在手里也没用,最终忍不住在留言簿上写下了对东莞图书馆的眷恋与不舍。

广东农村人事公示(留言东莞图书馆的湖北农民工爱读春秋)(2)

他说,舍不得的不止是一张读者卡,也不止是一座东莞图书馆,更是对东莞这座城市的万般眷恋。因为年纪大,不太好找工作,他曾经辗转过多个城市,最终在东莞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努力,用微薄的工资养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用在东莞挣到的钱培养孩子研究生毕业,实现了自己年幼时因家贫无法继续的学业梦想。

吴桂春说,东莞城市环境好,对外来务工人员非常包容,每一个在这里的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各种免费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点亮了自己的知识人生。

小学文化 爱读《春秋》、《资治通鉴》

今晚,东莞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媒体上留言称:在(图书馆的)读者留言本上,好看的字还真不少,但这位叔叔(吴桂春)的淳朴和真挚及对阅读的坚持,真把人给看哭了。他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开始只懂看报纸、小说,后来开始读名人文章,觉得都说的不一样,就开始看历史书籍,春秋、资治通鉴等,发现历史不见得就是完全真实的,就开始对照二十四史和野史来读,他还特别研究了岳飞的生平和诗词。打工17年,后来十二年,只要不上班,都来图书馆。大家感动之余又觉得这个读者是一个很上进的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广东农村人事公示(留言东莞图书馆的湖北农民工爱读春秋)(3)

“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

吴桂春的留言填写在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表的“意见及建议”栏,具体内容为:“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落款为“湖北农民工吴XX,2020.6.24”。

广东农村人事公示(留言东莞图书馆的湖北农民工爱读春秋)(4)

6月25日下午,东莞图书馆官方微博也转发了这张留言的照片,表示“感谢,我们一直在,等您再来!”诸多网友被这则离别留言感动。很多网友留言表示:“看哭了……”、“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心志”……

还有部分网友自愧不如:“说实话,这位老哥字虽然不好看,但是全篇看下来条理清晰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就是这里很多学生都怕是无法叙述这么流畅”“哎,大学生自愧不如”“其实他的文采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甚至有网友不知道这位农民工留言最后两句的意思,并称“我特意去查了下微博,有人解释‘识惠东莞’是有出处的,已故哲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曾在2004年给东莞图书馆题字‘知识惠东莞’”。

据了解,东莞图书馆在建设新馆过程中,2004年专门请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为东莞图书馆题词,先生题写了“知识惠东莞”。这位湖北农民工的离别留言引用了该句题词,并做了延展。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