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世与君长相守(根在破岩来日昭华)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果有来世与君长相守(根在破岩来日昭华)(1)

何鸿的长篇小说《大西迁》,是一部聚焦“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呕心之作。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年代,以张连科为代表的“钢迁会”成员,将庞大的重工业设备拆装,从上海辗转到南京、武汉、长沙、宜昌,最后落户山城重庆的故事。在一程接一程的生死传递中,他们将昔日钢铁工业的根基屹立在破岩之中,纵使千磨万击也不惧,默默静待昭华来。

作为“新高地军旅文学丛书”中的一本,《大西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军旅文学,而更接近一部立于时代高度、以全新视角回望与审视抗战历史的长篇力作。在选题和叙事手法上,作家何鸿别具匠心——以抗战初期上海某大型冶金军工企业西迁的艰难历程反映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史,同时让埋藏于历史表层下的沧桑以小说这种体式“浮出历史的地表”。

从叙事上看,《大西迁》的双线交叉式结构是其最大特征,借此“还原”了人们对“钢迁会”历史的认知与想象。一条叙事线以张连科为主,讲述了他在上海抗战爆发之际与“钢迁会”成员共进退、共抗争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沪上紧张战事下争分夺秒的钢铁设备拆迁过程,其次是“钢迁会”于武汉汉阳从最初成立到紧锣密鼓运作的经过,之后是迫在眉睫的局势下,克服重重困难艰难转运钢铁设备的过程。当时,身为上海炼钢厂厂长的张连科不顾生命危险,坚守在抗战前沿,一边听从上级安排组织生产,为前线生产并输送军工物资,一边心系钢铁工业的根基,准备拆迁、转移钢厂设施。从上海到武汉,再到宜昌,为了心中“钢铁强则国强”的信念,以张连科为代表的“钢迁会”为民族钢铁产业的未来留下了希望的火种。另一条叙事线,以张辅枢为主。作家从孩童视角出发,侧面展开对抗日战争的刻画。张辅枢从小懂事、敢于担当,与父亲张连科同样富有炽热的爱国之情。在大迁移的队伍中,他一方面悉心照顾家人,与母亲分担家事,一路辗转最终在重庆与父亲张连科重逢;另一方面,处于恐慌与流离失所中的他,在经历战争苦痛后更坚定了心中的报国之志。小说的这两条叙事线并非平行发展,而是通过张连科、张辅枢这对父子之间的几次相逢交织起来,共同推进了故事发展,让这段跌宕起伏的抗战史更加立体丰富。

《大西迁》的另一特点是,在宏大历史叙事中凸显个体精神的伟大,通过细节呈现来补全对历史的整体性认知,更加符合当今读者对主旋律作品的审美。作家何鸿在确保作品真实性的前提下,将“个人化”想象充分融入“历史化”叙事中,探寻叙事的方向与尺度。评论家傅逸尘认为,这种“个人化”想象,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的“私人化”叙事,强调的是以往英雄与传奇话语的背面,即更多地还原和展现“历史化”大叙事下个体生命的生活与命运。《大西迁》在“个人化”想象与“历史化”叙事中找到了平衡点,打开了当前军旅文学作品主题叙事的某种可能。小说着力塑造了张连科这样有血有肉、富有爱国热情且极具灵魂深刻性的人物,一方面体现在正面叙写这个关键人物作为抗战英雄的英勇与顽强——不论是为拆迁钢铁设备前赴后继,还是为“钢迁会”日常工作日理万机;同时,在涉及张连科家庭的这条叙事线中,作家同样倾注了大量笔墨。小说对张连科与家庭短暂重逢后又分别的场景刻画细致,借以展现张连科在“家”与“国”之间选择的纠结与矛盾,与他之后为“国”而义不容辞的使命感形成对比,显露出张连科情感的丰富性,使其人格更加立体。

《大西迁》以别具一格的方式补足历史记忆与表达空间,情感饱满而真诚地再现了以张连科为代表的一群抗战中默默奉献的普通人,彰显了即使根在破岩,仍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顽强姿态等待来日昭华的精神信念。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