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铁路榜样肖永红事迹(新时代铁路人)

新时代铁路榜样肖永红事迹(新时代铁路人)(1)

这些年的风吹日晒,苗韦亭颧骨的地方红红的,还有一些粗粝感。入冬后,人在风中行走、站立变得艰难。寒风呼啸时,苗韦亭和工友们身处平原之上,四周也没有什么阻挡,穿着厚厚工装和防滑靴的他们,行动起来更加迟缓。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室外作业,不一会儿每个人的帽子、脖套上就泛起一层霜。

新时代铁路榜样肖永红事迹(新时代铁路人)(2)

苗韦亭(左)和工友用最快时间,解决早已冻得冰凉的午餐,快速投入到新一轮作业中

苗韦亭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务段前进镇线路车间抚远工区的工长,他和11名工友负责维护前抚铁路109公里的线路,约占总线路的三分之二。前抚铁路,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条国铁Ⅱ级单线内燃客货共线铁路,西连同江市,东至抚远市,也是全国铁路网上最东端的铁路。这条铁路地处三江平原,是运粮的主要线路之一,每年运出粮食约27万吨;沿线居民约10万人,尤其在春运期间,沿线居民多靠着这条铁路,出行访友、归家探亲。

近年来,抚远市莽吉塔港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抚远及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前抚线沿线货运量不断增多,这也让苗韦亭等人的检修作业更加繁忙。自2015年入路以来,这个略有些腼腆的“90后”,在日复一日的故障检修中,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逐步成长为工区的“主心骨”。在无数次保障客车、货车行车稳定中,他找到了乐趣与笃定。

一次次确保铁路畅通

今年除夕,苗韦亭是在抚远站的工区值班室度过的。在安排值班人员时,家就在抚远的苗韦亭主动提出,自己留下来。这天晚上,他和电务部门值班的同事一起包了饺子,和家人视频了一小会儿后,这个除夕也临近尾声。大年初一至初六,他都住在宿舍里,每天依然和往常一样,在列车进站前,提前去线路上进行检查。“过年这几天,基本没有什么货车,每天是两趟客车,车进站前、发车前,都去查看一下,确保没有什么问题。”

在春运刚刚拉开大幕时,苗韦亭等人的工作节奏也随之紧张起来,大家伙很快进入“春运状态”。苗韦亭给大家加油打气:“今年春运人比较多,测试也会增多,大家把铁路检修好,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也要保证铁路的安全畅通。”

而在这之前的元旦,抚远下了一场大雪,厚厚的雪将铁轨埋住,各个线路的调车作业都受到影响,东二道河站、抚远站、抚远东站都有行车,除雪是当务之急。苗韦亭紧急组建应急除雪队伍,开始扫雪、铲雪。他们一直从早上7点多,清扫到下午三四点,那时抚远已经天黑了。“好在货车的装载时间一般是三天,也正赶上装车工人放假,我们这三四天就把困难都解决了。”苗韦亭回忆,虽然忙得“晕头转向”,但最重要的就是能及时处理问题,至于辛苦,“都习惯了”。

在苗韦亭的春运记忆中,常常有“雪”。“2022年大年初一,就下了一场雪”,原本正在家里休息的他,早上7点左右接到值班同事电话后,就赶忙从家里赶往抚远东站。到了之后,站台的雪“堆得老高了,都跟站台一样平”。在中午客车进站前,他和应急队伍的另外三名同事,迅速进行积雪清扫工作。

除了完成类似除雪这样的应急任务之外,站里还会遇到其他的突发情况,苗韦亭无论正在休息,还是在岗,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线路上。尤其在冬天,他时刻关注气温变化,如果气温下降5摄氏度及以上,就要及时进行防断巡查,检查钢轨之间是否有裂纹、螺栓是否有松动等等,尤其加大对薄弱地段的检查力度。如果遇到下雪天气,在值班时,苗韦亭担心得无法入睡,常常爬起来观察雪情。

除了“雪”,更多的记忆里,是关于“风”。工作的时候,苗韦亭等人就在空旷之处,任凭风吹,许多时候,感觉到很难站立,“有时候,风太大,眼睛睁不开,实在冷得不行,就去工程车上休息一会儿”。这样的辛苦日复一日,苗韦亭并不太在意,他觉得都可以克服。

家乡的引力

苗韦亭的家乡就在抚远,这里被誉为“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也是黑龙江五大对俄口岸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游客或乘坐前抚铁路线,或自驾,或飞往抚远东极机场,来到这座边境小城,领略华夏东极的“第一缕阳光”。

2012年12月18日,前抚铁路正式开行客运列车。这年,苗韦亭正在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专业读大一,因为小时候“坐火车,总能瞅着路边两旁有检修的人,感觉挺有意思”。苗韦亭的家人并不从事铁路工作,而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未来与这条铁路线紧密相连。

新时代铁路榜样肖永红事迹(新时代铁路人)(3)

作业人员操纵内燃螺栓扳手拧紧螺帽

2015年大学毕业,苗韦亭顺利入职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务段前进镇线路车间。能够在家乡工作、成为一名铁路线路工,苗韦亭很高兴。远方的城市,无论有怎样的繁华,似乎都不能够对他有太多的吸引力。

带着最初的好奇,苗韦亭投入到他所期待的工作。真正工作起来,他很快就体会到个中辛苦。刚开始跟着老师傅一起检修铁路线,在不同高度、坡度下如何调整道床,如何使用工具将轨道的位置量准、调好,如何更换失效的零部件,如何在相关部件之间保持合适的间距……三个月左右,苗韦亭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流程。工作第一年,寒冬来临,苗韦亭没有太多经验,不小心把脸冻伤了。

就这样,苗韦亭每天和工友们一起,沿线检修,有的线路路基高,最高能有10多米,他们就靠安全绳爬上爬下,一天工作下来,感觉“腰都不是自己的”。而每天上万步的行走、攀爬,防滑鞋不到两个月就会磨坏一双。

对于这份工作,苗韦亭从最初的好奇变得沉浸其中,不断探索轨道线路随着季节变化而潜在的问题,了解道岔之间的重点、难点,当遇到的问题一一化解时,他感到舒心和痛快。他听到“东极铁路医生”的评价后,笑了笑,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平凡,能为家乡铁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心满意足。

“现在,抚远也越来越漂亮。抚远站非常干净,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门前的台阶都是重新铺的,停车位的绿化等整体环境都特别好,夏天里,花特别漂亮。”而苗韦亭和工友们的工作环境,近年来也变得更加宜居。他们在宿舍楼前开辟了一小块菜园,种植豆角、茄子、菠菜、香菜。“每天工作结束,把大家平安地带回来,打打球、跑跑步、种种小菜园,就挺幸福。”苗韦亭言语朴实,他热爱自己的工作,珍视现有的生活。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清晰、明了:“入党、好好干工作。”

检修好每一寸轨道

每天早晨,苗韦亭早早到达工区,组织召开作业前的班组会,布置好各项任务后,约7点,大家乘坐工程车,前往计划的作业区域。车里放着检查仪器、安全绳等工具物品,以及他们的水、面包,面包常常是他们的一餐午饭。然后,就开始一天紧密的工作。下午三点半左右,当他们完成五六公里的检修计划后,天已经快黑了。

苗韦亭会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重点工作,每完成一项,划掉一项。工作起来,除了“冷”,就是“忙”,几乎“一刻不停”。

因为在室外作业,他们常常靠手势交流,这也是苗韦亭从老一辈检修师傅那里学到的经验。大家在大风中无法交流时,就比划着:“双手叉腰”,就是钢轨的中间;“手指比心”,就是钢轨四分之一的位置。

在检修维护铁路线当中,道岔是苗韦亭重点关注之一。道岔是火车从一股道转向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处,也是轨道较为复杂的环节之一。比如抚远站的道岔,苗韦亭他们每周都至少巡检一次,尤其在客车到站前,都会提前去查看,确保不出现卡阻问题。

今年1月16日,已经布置好作业计划的苗韦亭按照程序,对负责区域某车站的一处道岔进行检修作业,在发现道岔变化不如以前灵敏时,他迅速组织调整作业。现场实际调整时,并没有预想中顺利,“以为半个小时就可以搞定”。苗韦亭和工友们相互配合,用弦绳测出每个轨枕需要垫板的厚度,放置垫板、松动螺丝、弯腰观察。经反复调整,最终使用9mm的垫板进行调试,终于达到冻害整修作业的要求,使得道岔变向灵敏、到位。

就在还有40分钟即将结束“天窗”时,苗韦亭和工友们终于完成了这次作业任务。“时间非常紧,我们干完活后,电务的同事还要调试,看能否达到验收标准,他们也一直在守着。”这次卡阻情况,也是工作多年来比较少遇到的,“现场情况出乎意料,也与天气有关系,当时有零下30多摄氏度”。

为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每每有空闲,苗韦亭会用心多跟老师傅们请教经验,也会趁着休息时间,查看技术类的书籍,研究道岔平整、冻害路线中的处置等。老师傅们丰富的经验、严谨的检修程序都影响着苗韦亭努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天工作结束后,苗韦亭会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担任工长以来,他依然严格律己,早早制定好作业计划,每次班前会,会多次提醒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作业事项,每一个步骤、要求都要做到。

新时代铁路榜样肖永红事迹(新时代铁路人)(4)

苗韦亭(右)指导青工张忠伟作业

在同事眼中,苗韦亭“挺能干”“干活儿数他干得最多”,虽然平常话不多,但是工作起来认真负责,心细如发。同事孙宇说:“我们检修拿的工具比较多,有的工具比较小、容易掉,每次都是俺们要走了,他来回在那干活的地方走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工具落下。”

整修轨道线、及时处理冻害……无论是春运期间,还是平常工作中的每一天,苗韦亭的日子并不重复。他和工友们一道,安全、用心、努力地保障每一辆列车安全驶入,又轰隆而去。那一刻,他觉得,这就是在铁路工作的最大幸福。

作者:《中华儿女》记者 王碧清

编辑:赵汉琪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3年第2期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