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重聚(青未了ll拜祭)

文/米兆军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过年和朋友聊天,不管熟悉还是不熟悉的,几乎都会问我一个问题,“你们也过年吗?”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要说不过,这一天总是要过,节日的氛围无处不在,那是无论如何也躲避不了的。要说过,这不是我们自己民族的节日,松松垮垮的,过得似乎有些不够认真。但若仔细想想,我们过年还是有些仪式感的。

所谓的仪式感也不过是从吃上表现出来。年三十晚上,一家人总要聚在一起吃顿大餐,至于吃什么,随自家安排。过年了嘛,齐聚长辈身边,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也讲个团团圆圆。我们不守岁,年轻人大多会看春晚。

初一,新年也要从吃好开始。早餐是大米干饭和大锅菜,还有炖鸡炖鱼;中午吃包子;初二则在中午吃顿水饺。初三开始串亲访友,无论到了谁家,大鱼大肉,吃吃喝喝,还是免不掉。

过年我们不应放鞭炮,老人们对此总是叮嘱了又叮嘱。但也有爱凑热闹的人,不知什么时候,不定在哪个方向,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惹得老人们嘟嘟囔囔。我一直极力反对放鞭放炮,管不了别人,只能约束自己的子侄。空气污染本就够重了,能减轻点就减轻点吧。

我们也一样,过完法定的假日,串完了亲戚,旧的一年才算彻底翻篇,年过完了,新的轮回正式开启。

不仅是汉族朋友对我们回族过不过年感兴趣,我对汉族的一些风俗礼仪也是充满了好奇。前几天一个朋友的岳父去世,在他家帮了两天忙。早就听说拜祭是汉族葬礼的一个重要礼节,只是无缘得见。此次观摩,让我对一些风俗礼仪上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实际上,拜祭只是一个泛称,在葬礼的不同环节,祭宾不同,内容不同,拜祭则另有其名。

先是祭奠拜。接到丧讯,前来吊唁的亲友一般只须在灵柩前三鞠躬即可,但对女婿、妻侄、外甥等亲戚来说,除了前去吊唁,出殡那天还须带祭品到灵前祭奠亡人,叫拜祭奠,或奠祭。祭品名目众多,但一定得有点心。点心一般垒成宝塔状,曰八大盘,或神食一桌;也必得有干果和水果,名四干四鲜。死者的女儿或娘家侄子,还得上祭菜品。菜品可以是鸡鱼肉,叫做三出头;或者用九龙一凤,即九条鲤鱼和一只白条鸡;也可用九鸡赶鸭一扑棱。

一扑棱是指鸽子。拜祭礼行到高潮处,吹鼓手卖力地吹奏着,此时把鸽子在灵棚里放飞,名曰轰棚。轰棚可以调动情绪,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拜祭奠时自然要行拜祭礼。

某些地方,比如我们这边的南部乡镇,众亲友拜完了祭奠,儿孙也要拜祭,叫三献祭。

出殡当天,主孝子在吹鼓手的引领下,先去跪请献宾。献宾大多是红白理事会里帮忙料理丧事的人。献宾驾到,灵柩前行过礼,文职武职各就其位,各行其职。

一献是水和烟酒糖茶。主孝子拿一托盘到盛放献品的案几前,献宾放杯白开水于托盘内,由主孝子供于灵前,先贡逝者喝杯"清茶"。然后主孝子跪于灵柩前,双手端盘,其余孝子贤孙依次进献烟酒糖茶,置于托盘之中,以飨逝者。一献结束,主孝子跪送献宾到来处。

二献是菜品。循一献之序,如法炮制,主孝子二次出门跪请献宾,然后由孝子贤孙依次为逝者进献下酒菜,让亡者遍尝人间美味,再启程前往阴间。众子孙献酒菜毕,在吹鼓手的引领下,主孝子再跪送献宾归。三献是饭食。人间的最后一顿饭,总得让逝者吃饱喝足,不能做饿死鬼。

三献祭所献献品皆盛在小碟内,再放于一条大案几上,案几两端各站一献宾,来一人即由献宾发放一碟献品。在这个过程里,逝者的子孙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彰显着这个家族人丁的兴旺和日子的红火,三献祭要的就是这个场面和效果。

拜祭礼在不同地区礼数不大一样,就是同一地区,礼数有时也因辈份或亲戚远近而有所不同。逝者如果是姑姑或舅舅,因为血缘太过浓厚,祭宾一般会哭着行四拜礼,是为哭祭。

四拜礼程序简单。灵柩前,祭宾先作一揖,跪,连续叩四首,起身,再作一揖,礼就算完成了。四拜礼被老百姓称为"连四叩",见此礼便知祭宾与逝者的血缘关系。

在朋友岳父的村里,拜祭一般是行五拜礼,俗称“二一二”。其动作要领大体如下:第一步,作揖;跪,叩两次首;起身,作揖;第二步,向前移一步或两步至灵前,作揖,跪,叩一次首,起身,作揖,转身退回原位。注意,转身时一定要先抬右腿,身子右转。第三步,行拜祭礼的人立于原位,作揖,跪,叩两次首,起身,作揖,礼成。

除了四拜、五拜礼,还有七拜、九拜礼。所谓几拜,都是根据叩首的次数计。据说有的地方仍有行大拜二十四拜的,只是我们这边已少见。由于二十四拜程序太过繁复,一般人根本做不下来,故早先有人以此为生计,可代人行礼。

如果逝者寿高近百,在农村被称为喜丧,儿孙的脸上是有光彩的。出喜丧,亡者的重孙戴的是红孝帽,行拜祭礼时也不会那么肃穆。这样的葬礼,主家或祭宾一般会出钱请人代拜二十四拜,此时拜祭就演化成了娱乐节目。老人们说,二十四拜拜完会有一哆嗦,这一哆嗦有表演的成分,是最大的看点。拜祭之人会故意让孝帽滑落,但不用手拿,而是拱到头上。这一哆嗦是个技巧活,过程滑稽搞笑,见表演功夫,惹得观礼的群众哈哈直乐,让喜丧真正有了喜气。

对有的人来说,行拜祭礼也是一个挑战。大庭广众之下,因为害怕出错,只得躲在一旁悄悄地练了又练。

拜祭其实就是行跪拜之礼并辅之以揖礼。揖礼,也称拱手礼,作揖,是古时汉民族的相见礼,如今天的握手、拥抱。

揖礼的核心动作是捧手。捧手有男女之别,也有吉拜凶拜之分。男人吉拜捧手,应右手握虚拳在里,左手掌在外覆握右拳。古人尚左,以左手示人,表达的是敬意。凶拜,丧事拜,或者女人捧手,则是左手虚拳,右手以掌包之。

不同的场合,揖礼的动作也有所不同,尤其是捧手的位置,直接体现着对方的身份和地位,因而揖礼有“天揖”“时揖”“土揖”“长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丧礼上男人作揖,应双腿肃立,弯腰,同时伸双臂做抱球状,双手低垂至膝处时捧手,然后随双臂徐举于额眉处。

行拜祭礼时,有专人为行礼之人铺设跪垫,俗称"拉垫子"。负责"拉垫子"的人,实际上起着领礼的作用。

该拜的祭奠拜完,棺材抬出院门之前,还要拜抬棺祭。这个祭一般由村里有头脸的人来祭。如果丧家的亲戚少,为了消磨时间,此时可选拜二十四拜礼。

拜完抬棺祭,棺材抬出院门,便是迎门祭了。迎门祭是必不能少的,一般由逝者的女婿来拜。如果亡人是女性,也可由娘家侄子来拜,没有女婿,就由侄女婿、孙女婿或关系最近的亲戚来拜。女婿如果不止一位,则由大女婿来拜,其余女婿归入路祭之列。

女婿拜祭,是庄乡四邻的一大看点。一是看女婿的身貌气质,评头论足一番。对村民来说,这是村里的大事,得凑个人场,不能不参与;二是在女婿行拜祭礼时,看他会不会出差错。

拜祭出错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磕头的次数不能弄混;二是灵前转身时不能转错方向,否则就是对孝子失礼。向左转身,被戏称为"驴打滚",很多人等的就是这个。一旦出错,就要看女婿的定力了。拜祭出错不要紧,不可错中出错,更不能笑场。万一笑场,引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此生怕是要落话柄了。

葬礼上我还见识了"摔老盆"的习俗。"摔老盆"也是乡亲四邻的一个关注点。"摔老盆"本该由孝子执行,只是朋友的岳父仅有一个女儿,朋友便代行了孝子的角色。三天丧事期间,他要做的事便是陪灵,并答谢前来吊唁的亲友。因为换成了孝子的身份,朋友不用再行拜祭礼。当棺材抬出院门,拜完了迎门祭,只见朋友把一只瓦盆在棺材前摔了个粉碎。"摔老盆"是孝子表示心中悲痛的一种方式。老盆据说是死者在阴间的锅。老盆摔得越碎越好,寓意生者岁岁平安,也更便于死者在阴间携带。

摔完老盆,乡人抬着棺材前往墓地。棺材抬到某个路口,亲戚还要再次拜祭,叫路祭。之所以选在路口,也许棺材抬到了这里,不止是亡人对人间恋恋不舍,亲人们也是泪珠连连,在此含悲继续道别。路祭一般是由亡人的外甥来拜。没有参与迎门祭的女婿,也要在此行拜祭礼。棺材抬到墓地,是妻侄拜祭的时刻,叫墓祭。墓祭礼毕,棺材入土,帷幕落下,一个人在人间的日子算是到了头。

对于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国人来说,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风俗。既便同一民族,每个地方的风情也各不相同,有的差异还很大,故有十里不同俗之说。虽说礼仪大都起源于周礼,但一些奇特的民风民俗究竟兴起何时,却难究其源。可以肯定的是,都有一个点滴演化的过程。

拿我的民族来说,我们有自己的节日,比如开斋节,还有宰牲节等等。自己的民族节日我们自然很重视,过得肯定很正式很隆重。尤其在宁夏、青海这几个族群积聚的地方,节日的气氛不逊于春节。但对生活于内地的我们来说,除了坚守着自己的民族习惯和传统之外,入乡随俗也是避免不了的。与汉族人共同生活,时间长了,上千年下来,耳染目濡一些生活方式,潜移默化之中不自觉就接受了一些。裏挟在民族融合的洪流中,谁能抗得住呢?

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很多中国的少数民族不过也过了。一些礼仪方面,各个民族之间也是互相学习,互有借鉴。比如揖礼,在婚礼等重大场合,我们回族至今也在用。

新娘子出嫁,舅舅、姑姑、姨以及兄弟姐妹等亲人是要送亲的,我们称之为"送嫁"。新郎接了新娘,迎亲的车队回到村,等新娘子进了门,早早候在路旁的新郎村里的长者和亲友,赶紧向前给送嫁的娘家人行揖礼,道过辛苦,让进院内。

送嫁的娘家人进了新郎院门,须先给新郎的父母恭喜,行揖礼以示祝贺,然后才入座和新郎村中乡亲一同观礼。阿訇主持婚礼毕,开宴吃席,即平时所说的八大碗。吃罢喜馍馍喜菜,包括阿訇在内的庄乡老少爷们离席,该他们向新郎的父母恭喜祝贺了,方式依旧是行揖礼。

回族行揖礼虽分男女,但无吉拜、凶拜之分。男人行礼,先是双腿肃立,俯身伸双臂做捧物状,双手约至腰下位置时捧手,然后直身,身子同时带动小臂上扬,置捧手于胸前。男人捧手一律是左手在外包右手,而女人相反,且仅在胸前捧手即可。我们行揖礼的动作幅度要略小些,行礼时俯身的角度一般掌握在四、五十度。

我们祖先在日常生活中,应对生老病死问题,处理婚丧嫁娶事务,或因为文化传统,或因为宗教教义,或因为其他什么原因,逐渐形成了这些风俗。这些风俗传达着他们的情感,给人以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让他们的某种情绪有了依托,得到了释放,有时也可借此向乡人们传达某种信息,或者宣示某种理念。

比如拜祭,对于悲痛的亲人来讲,什么样的礼节也不足于表达他们的心情。又如孩子出生,父母要为他办满月酒,一是为他庆生,欢迎他的到来;二是告诉亲友,后继有人了,大家快来分享我的幸福吧。又如"摔老盆",在乡间,"摔老盆"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喻义,即暗示了"摔老盆"的人将是这个家庭未来的顶梁柱,是领导者,将担负起亡人的责任和义务,当然也包括遗产的继承。

亲情乡情皆是情。对于中华各民族来说,既使风俗习惯差异再大,却脱不了"情、理"两字。而"情、理"无论对哪个民族哪个地方的人来讲,内涵都是相通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同的。只要从"情、理"上面去想,这些风俗习惯既使有差异,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人是一个重视礼仪的民族,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一个小动作,也有着严格细致的规范。比如祭拜时的跪,并不是双腿直通通地跪下去,而是左腿先迈半步,屈膝,右手在下,双手交叉按于膝上,跪右腿后,左腿回撤,再跪下去。

中国人同时也是一个重人情的民族,礼尚往来可是大事。而情感的表达总须借助点什么,于是便有了"随份子"。只是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这些年下来,份子的数额越来越大,待客之道也有些离谱,几乎背离了"情"的初衷。

古时盛行的那些繁文褥节,在今天看来真有些蛮不讲"理",年轻人学起来是越来越不耐烦了。这些繁文褥节就像一条条枷锁,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浪费精力不说,还平添了许多经济负担,很多人被压得有些喘不上气了。人们虽苦"礼"已久,但也只是苦苦挨着,谁也不想先从自己改变,唉,何苦呢!

如今的社会,效率就是竞争力,哪些风俗该保留,哪些风俗该摈弃,真该认真想想了。可是,只观望是万万不行的,关键要行动起来。如果大家都有此心,那就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改变,只在一念之间!

作者:米兆军,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工作之余喜欢嚼文咬字,用文字记录生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青未了重聚(青未了ll拜祭)(1)

壹点号 永丰之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