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擂台决赛(138名选手金秋擂台)

秦腔擂台决赛(138名选手金秋擂台)(1)

资料图

380人报名参加海选初赛,138名选手站上总决赛的擂台,63名选手获奖……历时三个多月,由平凉市文旅局、市总工会、市文联、市红十字会、市工商联、市工信局联合主办,平凉西部视觉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平凉市“利民房产·安康医院”杯秦腔大赛在绿地广场盛大开幕。连续三天的初赛和决赛中,在网络上观看秦腔比赛的观众超过30多万,本次秦腔秦腔大赛引人注目。

金秋擂台“赛”秦腔

这次参赛的选手当中,有市(区)县从事秦腔表演艺术工作的专业演员,有教书育人的老师,有在大中小学校读书的学生;有耕耘在广阔田野的农民;有奋战在建筑工地上的工人;有驰聘经济领域的商人、私营企业老板……年龄最大的选手有古稀的老人,最小的是9岁的小学生,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秦腔迷。

你方唱罢他登台,参赛选手演唱的秦腔选段各有特点,生旦净丑四种角色皆有各自的特色,或声泪俱下,撼人心魄;或铿锵有力,催人奋发;或娓娓道来,沁人心脾;或钩沉索引,引人入胜。

放眼赛场,人头攒动,乐声阵阵。数千名秦腔戏迷坐满了比赛现场,观众把比赛的舞台围了个水泄不通。观看现场,年长的领着年幼的,夫妻结伴的,开着私家车的、骑着电瓶车的,就连坐着轮椅耄耋老人也来观看。参赛的138名选手把自家最好的戏曲片段向大众表演展示。台上,唱秦腔、传经典;台下,听秦腔、享盛宴,感悟秦风秦韵……

秦腔迷过足“戏瘾”

台上选手演唱激情四射,台下观众看的眉开眼笑,乐不可支。

在决赛现场,爱好秦腔的“一家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静宁县古城乡的邹旭东、妹妹邹红梅、女儿邹婷婷。当主持人宣布:现在有请7号选手上台演唱《黑虎坐台》选段,一分钟过后,邹旭东粗犷豪放的唱风、洪亮的嗓音一下子赢来现场观众和评委长时间的热烈鼓掌和叫好声,在参赛演唱的8分钟里,他圆满的演唱完参赛选段,赢得了现场观众最多最热烈的鼓掌和点赞。

“唱秦腔学起来简单,只要爱好,就能唱几段,但要唱好秦腔却并不容易。我爱了多半辈子秦腔,唱了大半辈子秦腔,今天能在这个擂台上参赛,我很幸运,很高兴,获奖不获奖并不重要。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样的交流平台太对我‘胃口’了。”静宁县参赛选手邹旭东开心地告诉笔者。

业余选手杨玉战,在决赛擂台上以《二进宫联唱》选段演唱惊艳了现场观众和戏迷们。她是惟一一位扮演三个演唱角色的选手。摄影摄像师举起相机、现场观众齐刷刷拿起手机录制下了杨玉战演唱的精彩瞬间。

“感谢采访!你能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记得我的演唱选段和杨玉战这个名字,我很高兴!”50多岁的杨玉战爽朗的说。当笔者问到:这次秦腔擂台赛没有获得大奖是不是感到遗憾?她微笑着说:“不遗憾,我很知足、来这个擂台赛唱秦腔,就是图个气氛和欢乐。对取得决赛成绩我是满意的,美中不足的是这次的音乐没有选好,和我演唱的选段没有同步。如果能有乐队伴奏,这次演唱就更完美了。”说着,她把朋友圈点赞的顺口溜说给我听:“杨玉战,不简单,唱净唱生又唱旦;三人角色一人演,获得大奖众人赞。”

“参加秦腔擂台赛,让我看到了各行各业选手的强项和长处,跟他们比自己实在太平凡了。不过,在这个擂台赛场,我也和高手交流,学到了几招。整个秦腔赛看过后,让我心潮澎湃。”参赛业余选手赵位生深有感触地说。

“从18日开赛到20日晚上的颁奖会,三天三夜,我一场不漏地观看秦腔擂台赛,选手演唱的经典秦腔选段,我都熟记在心,有的经典选段,选手在擂台上唱,我在台下也小声哼唱,虽然没有报名参赛,但我是个‘秦腔迷’和忠实粉丝,只要平凉有演出秦腔的地方,我就去看,就爱听秦腔戏的热闹,享受咱西北地方戏曲的文化盛宴。平凉举办的这次秦腔擂台赛,为老百姓送来了最好的精神食粮。我享受美了,过足了‘戏瘾’。”年过半百的万文会兴奋地说道。

秦腔“红人”夺桂冠

在秦腔擂台赛场,笔者注意到,很多参赛选手早早站在擂台赛场旁候场。专业选手杨平就是其中的一位,46岁的杨平是平凉市秦剧团的一名职业演员,从16岁进入灵台县秦剧团学唱戏,至今从事秦腔演艺30多年了,经常在乡镇、企业和农村、城市社区进行文艺惠民慰问演出,他以满腔的热情,俊美的扮相,高亢清亮的嗓音,塑造了《周仁回府》中的周仁、《金沙滩》中的五郎杨延昭、《回荆州》中的赵云、《海瑞驯虎》中的贾茂充、《白逼宫》中的汉献帝等须生形象经典唱段,唱红了基层,深受老百姓的好评和赞誉。

“这次参加秦腔擂台赛,我每天提前入场就是为了多看多学秦腔选手的演唱技法和创新。”在决赛中,杨平以《白逼宫》选段铿锵有力、潇洒自然、优美动听的演唱赢得98.88分,夺得桂冠。10月20晚颁奖会表演,杨平又以《西湖遗恨》再次赢得观众和秦腔迷的赞誉。

“这是一场接地气的秦腔擂台赛,从中能够汲取地方戏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让来自一线的职工放声演唱。搭建展示秦腔艺术交流的平台,能吸引更多的人爱秦腔,唱秦腔,传承好秦腔文化。”获得本届秦腔大赛一等奖的杨平说。

“我们充分利用公司新媒体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快、宣传广泛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推介平凉秦腔爱好者演唱的视频选段和人物专访,展示了他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举办秦腔大赛,其目的是为了让秦腔艺术表演在平凉这片热土上遍地开花。弘扬地方戏曲文化,推出秦腔演艺人才,以精彩的戏曲表演赢得更多的观众,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让秦腔演唱艺术在平凉这块热土上传承不息。”平凉西部视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新传媒在线网总经理、大赛组委会总策划郑兵道出了连续举办秦腔大赛的初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