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各种境界 一位进化心理学家眼中的佛学是什么样子的
一位进化心理学家眼中的佛学是什么样子的?
罗伯特·赖特(Robert Wright )一位研究进化心理学的学者,一位科学作家,多本畅销书的作者。他写了一本书,英文名字很有意思:WHY BUDDHISM IS TRUE,直译过来就是: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一位美国人写的关于佛学的书,这很有意思。
赖特说,他研究的不是佛学中“超自然”和形而上的部分,他的关注点在自然主义的部分。而他发现,这部分,完全可以用现代的心理学进行验证。
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考察一门学问或者是一个观点是不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在上面,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那就是这门学问或者这个观点,是不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验。
赖特说,佛学中的一些基本思想,的确可以用科学实验来验证,比如:色即是空。
01
色即是空
每个东西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比如:
- 汽车的喇叭声,是空气振动传到了我们的耳朵里。
- 一棵树,长在了地上,枝繁叶茂。
- 太阳东升西落。
- 一只小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而由于我们——这种特殊的灵长类的存在,对看到的东西赋予了一个联想。
- 汽车的喇叭声很刺耳,它在打扰我;
- 树长得太高了,挡住了我的窗户;
- 太阳真伟大,给地球带来了生机勃勃;
- 小狗真可怜,怎么没有人养它呢。
刺耳、太高了、伟大、可怜,是我们赋予这个存在的内涵,为这个对象带来了意义。
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Robert Zajonc)对此的解释是,我们有一种自动化的功能,就是为看到的任何东西赋予意义。你可以理解为我们在为自己看到的任何东西贴标签。
这个标签就是形容词——好的,坏的,美丽的,丑陋的,恐怖的,肮脏的,可爱的,好玩的等等等等。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我们的感情,感情就是评判。
赖特说,为周围的一切贴标签做评判,是自然选择给我们的设定,更有利于我们的生存。
听到草丛中的悉悉索索的声音,你不害怕,不马上启动战逃反应,很可能就被扑出来的猛兽吃掉了。
这个我们赋予事物的意义、感情,就是“色”。
而所谓的空,不是说汽车、大树、太阳和小狗是不存在的,而是我们赋予这些东西的内涵,那个意义,是不存在的,是空的。
02
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的“色”
“色”是我们对事物赋予的“内涵”。现代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了关于“色”的一些特点。
1、“色”来自潜意识
内涵是自动产生的。在你还没有反应的时候,你的潜意识已经在为你看到或者听到的事物贴标签了。
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让人们看两个顺序出现的单词,先看到前面一个,再看到后一个,然后,当你看到后一个的时候,马上读出来。这时,研究人员会记录你的反应时间。
比如,第一个出现的词是“蜘蛛”,第二个词是“可怕”,记录你的反应时间,比如是1;如果第一个词是“蜘蛛”,第二个词是“可爱”,这时你的反应时间可能就会2,明显的比第一个反应时间长。因为,蜘蛛和可怕比较搭,而和可爱不太搭,你的感情系统已经给蜘蛛贴上了标签,然后出现一个和标签不太符合的内容,你需要反应。你的潜意识已经在工作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2、“色”来自故事
村口有两棵非常相近的树,相传,稍微靠近村口的一棵,当年乾隆出游的时候在这里乘过凉。那么这一棵感觉就比那一棵更好。
有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给被试提供两杯酒,一杯酒来自标价90块的酒瓶中,另一杯来自标价10块的瓶中。当然,这两杯酒是完全相同的,都是从某一瓶中倒出来的。前面的差异是讲给被试的故事。在人们品酒的时候,实验人员用核磁共振仪检测大脑的反应。当人们品尝号称是来自90块的酒的时候,大脑的“眶额部皮质中线部(mOFC)”反应更加得强烈。这个部位,和大脑的犒赏系统相关。【1】
与此同时,大脑中负责味觉的区域,却完全没有区别。
同样的葡萄酒,有故事的酒可以卖得更贵,人们也会觉得更好喝。这个更好喝是我们的感情系统表达出来的,而我们的味觉系统并没有区分出二者的区别。
3、各有各的“色”
同样的东西不同人会赋予不同的内涵。两个队在比赛中,究竟是不是犯规,究竟是谁的错,不同人的看法不同。立场会决定观点,有的立场是你知道的,比如你对某支球队的支持;有的立场你是没有意识到的,比如你可能对棒球一无所知,但是,在看一场棒球比赛的画面的时候,你也会赋予不同的感觉,你也会有立场,这个感觉或者立场是很微弱的,微弱到你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但是它依然会影响你的判断。
03
窄化效应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某个侧面赋予很高内涵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其他侧面,我们会视而不见。
有个著名的实验叫做“看不见的大猩猩(invisible gorilla)”,现在已经被重复验证了很多次,受试者每次都感到很震惊。
研究者利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教学大楼制作了一个简短的电影。
在短片中有两队运动员,其中一队穿白色运动服,另一队穿黑色运动服。所有运动员都在不断地移动并且互相传接篮球。
影片拍好后,研究者开始在哈佛大学内招募志愿者进行实验。
志愿者的任务很简单:观看影片,并计算身着白色球衣队员传球的次数,同时可以完全忽略穿黑色球衣队员的传球次数(无论是空中传球还是击地传球都要被算做传球)。
影片持续不到一分钟。观看结束后,研究者会立即询问,前来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到底有多少次传球。答案也许是34次,也可能是35次,其实这并不重要。
研究者要求被试记住传球次数,是想把被试的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而不是关注他们的计数能力。
真正好玩的事情就在这里。
研究者这么做还有其他目的——在影片中,除了穿白色与黑色球衣的运动员外,研究者还安排了一个把自己伪装成大猩猩的人,这个“大猩猩”走过人群并稍作停顿,还对着镜头敲打自己的胸膛,然后走开,整个过程在屏幕上不超过9秒钟。
除了询问志愿者传球的次数外,研究者还要探查一些他们更感兴趣的问题。
问:在你数传球次数时,你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了吗?
答:没有。
问:除了运动员,你还看到什么了吗?
答:我看到了这里还有电梯,还有就是墙上有S形标志,可是我实在不知道S代表什么意思。
问:除了运动员,你还看到其他人了吗?
答:没有。
问:你看到大猩猩了吗?
答:大猩猩?没有。
在这项实验中,大约有一半被试没有看见大猩猩。当他们重新观看录像而不需要计数时,他们都轻而易举地发现了人群中的大猩猩。很多志愿者都惊讶地表示“我居然没有看到”。
NBC的制作人也重复了这个实验,其中的一个志愿者坚决不承认影片中有大猩猩出现,甚至认为他前后两次观看的影片根本就不是相同的版本。
无论怎样,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中重复了若干次,结果基本一致——有大约一半的人没有发现人群中的大猩猩。
震惊吧?
我们来梳理一下。你要看一段录像,内容是两个队伍在打篮球。你的任务是数清楚穿白色球衣的那支队伍的总传球次数。
这是一个简单任务,只要注意力集中就行 —— 结果受试者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以至于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有一个大猩猩从球场上大摇大摆地穿过。
有的研究扫描受试者眼球,发现有好几次,受试者的眼睛正好对准了那个大猩猩,但是他们视而不见。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乔治·路易斯坦(GEORGE LOEWENSTEIN)教授,在其一篇非常著名的论文《失控:体内因素对行为的影响》(Out of Control: Visceral Influences on Behavior)【2】中将这种现象总结为“窄化效应”。
比如,当你半夜回家,走在黑漆漆的小巷子里,这时你大概率上不会为了明天就要交的报告担心。警察在给枪击案的受害者做笔录的时候发现,这些受害者可以很清晰的讲述出凶犯手上拿着的那把枪的细节,却无法回忆起凶犯是不是留着胡子。【3】
强烈的“感”会带来强烈的“视”,无感也会带来无视。
有人说热恋中的人很傻,这是有道理的。热恋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好处,对对方的不好的地方完全无视。当结了婚之后,吵架的时候会说,当年怎么没发现他/她还有这个毛病。
当我们对一个事物、一件事、一个人的一些特质很有感觉的时候,其他的特质在我们的眼中就是无感的。或者,当我们对一个事物、一件事、一个人的感情很强烈的时候,在其周围出现的其他东西,我们都会无感。
再比如,很多我们经历的事情,回想的时候,好像什么也想不起来。那是因为在经历这件事情的时候,虽然在经历,但是潜意识中的“与我无关”的念头,让我们完全无视。都是坐在课桌前听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回想不起来上课的时候老师都讲了些啥。所以,千万别把经历当成是经验。
04
创造“色”是我们的天性
实际上,我们是拿着标签在看待世界的,我们在不停的为感知到的一切贴标签,我们主动的创造出了一个“色”的世界。
我们在电视剧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主人公看着一个东西(比如一个杯子)发呆,在别人的眼中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杯子,当别人问起的时候,主人公会幽幽的说,那是她/他以前经常用的。在主人公的眼中,这个杯子有感情在里面,在其他人的眼中,杯子没有什么体验。
内涵是主观和矛盾的,“色”影响了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
05
“空”的价值
如果我们摘下了那副有色眼睛,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
当我们明白了空和色的关系之后,我们眼中世界要比之前更加的真实。当太阳不是阿波罗而是恒星的时候,人类了解到了更真实的宇宙。神是用来膜拜的,而恒星是可以用来研究的。感知会影响认知,同时认知也会反过来影响感知。
色是我们主观赋予某个对象的,这,并不真实。有个人曾经上过一次当,骗他的人是来自某个地方的。以后再遇到这个地方来的人,他总感觉对方有问题。放开这个色,你才能清楚的看到真实的对方是什么样子的。
用这样视角看待世界并不会让人失去乐趣,反而,它会让你更自由,你可以得到更丰富的体验,更主动的选择。打破了窄化效应之后,你的世界变大了。
赖特对待佛学的基本理念,可以帮助我们用来对待其他的学问:“不要用佛教教义来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佛教徒,用它来做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美]加里·斯摩尔,[美]吉吉·沃甘著.性格的重建:30天重塑自我,给人生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斯坦威图书.2018:12.
【2】sciencedirect/science/article/abs/pii/S074959789690028X
【3】[美] 丹·希思,[美] 奇普·希思著.行为设计学(全4册).中信出版集团.2018:567.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