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

泗洲塔在广东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筑物。始建于唐中宗年间,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北宋文学家苏轼谪居惠州时称之为大圣塔。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2)

明代嘉靖42年(公元1584年)塔毁,明万历初改建为亭。万历46年(公元1618年)又重建为塔 。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3)

宋绍圣二年(1095年)建,高47.33米。底层坐落在台基上,南面辟一拱形门,第二至十层每层各辟1门。下均置砖雕斗拱,转角处有风铎,檐下为平座,塔内有塔心柱,柱之周围筑88旋石阶踏道,第一层人门沿踏首可登临塔顶。每层内外壁都有一、二处碑刻或壁龛,龛内雕刻佛像。塔顶为八角攒尖式。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4)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5)

曲桥九曲十八弯,且每个弯曲的角度大小不一,有大于90度直角的,也有小于90度直角的。


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33年)中,西城有个名僧,叫僧伽大师,来到中州,南游东淮,于泗洲(今江苏宿迁县东南)建寺,唐中宗亲书“普先寺”赐之,一时很有名声,唐宋人好佛,全国各地都塔,塔名泗洲,惠州当时也在西山建了这座佛塔,苏东坡是崇佛之人,便称为大圣塔。明嘉靖四十三年,塔坏,明万历年(公元1618年)重建,是惠州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
泗洲塔是一座八角柱体建筑物,用砖砌成,塔外为7层,内13层,高达37.37米,砖木结构,为楼阁式佛塔。有直插云霄之势,登上泗洲塔,整个惠州城一览无遗。当明月升起,凉风拂湖逐波而过,湖光灿闪,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倒影入湖,诱得坡仙颂出:“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佳句,构成西湖游客赞不绝口的“玉塔微澜”一景。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6)

九曲桥源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九曲桥位于西湖中间,直通西湖平湖中的点翠洲。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7)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8)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9)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0)

光绪初年,雷破塔顶一角,长了一株榕树,丘逢甲诗云:“行人欲问朝云墓,看取亭亭塔顶榕。”山上绿树成荫,亭廊排映,景色秀丽,登塔眺望,惠州全景尽收眼。

王朝云特别善解苏东坡的心意,是苏东坡的知己。一次,苏东坡回到家中,饭后在庭院中散步,突然指着自已的腹部问身边的侍女:“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侍女答道:“您腹中都是文章”。苏东坡不以为然。另一侍女道:“满腹都是见识”。苏东坡也摇摇头,到了王朝云,她微笑道:“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从此对朝云更加敬爱。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1)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2)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3)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4)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5)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6)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7)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8)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19)

朝暮皆云端大雁塔 朝云魂依泗洲塔(20)

宋哲宗亲政,苏东坡晚年被贬惠州,身边众多的姬妾都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千里追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惠州。没想到,来后第二年,朝云因长期生活清苦,又操劳过度而重病亡故,那年她才34岁。

朝云去世后,苏东坡将她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西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但日日的思念竟化为天天的夜梦,他常常梦见朝云回来看望他和年幼的孩子,但每次都是“衣衫尽湿”,苏东坡询其缘故,朝云梦中答曰:“夜夜渡湖回家所致”。苏东坡醒后大为不忍,于是兴筑湖堤横跨湖上,以便朝云前来入梦,此堤但是如今著名的苏公堤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