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那个真正爱你的男人(好男人女人都去哪里了)

我的朋友小A今年28岁了,经常和我感叹:“谈恋爱太难了”“总是遇不到合适的”“遇到的都是奇葩男”在她口中,她的前男友就是个典型的“奇葩直男”,属于那种为热水代言的男人:生病了多喝热水,来例假了多喝热水,头痛也要喝热水,反正有啥问题都喝热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别错过那个真正爱你的男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别错过那个真正爱你的男人(好男人女人都去哪里了)

别错过那个真正爱你的男人

我的朋友小A今年28岁了,经常和我感叹:“谈恋爱太难了”“总是遇不到合适的”“遇到的都是奇葩男”。在她口中,她的前男友就是个典型的“奇葩直男”,属于那种为热水代言的男人:生病了多喝热水,来例假了多喝热水,头痛也要喝热水,反正有啥问题都喝热水。

去年,她跟她男朋友分手了,起因是对方在情人节的时候没有任何表示,让她很生气。但是她忍了,觉得自己还要扮演好女朋友的角色。结果到了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她的男朋友来了一句“妇女节快乐”。她肚子里的火噌噌地往外冒:“我怎么就成了妇女?你情人节不过,来跟我过什么妇女节啊?”然后她男朋友就回她说:“你都20多岁了,那就是妇女啊,你还以为自己年轻着呢。”因为这句话,她一怒之下就跟男朋友分手了。(我每次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身边总有年轻朋友说:这种男朋友还不分手?留着过年啊?)

第二年春节回家过年,她一个亲戚给她介绍了一个同样在上海工作的青年。这个青年到她家时,穿了一件旧夹克衫,拎了一袋坚果,然后带她去了一家嘈杂的餐厅,聊天的时候询问了她的收入和工作情况。她心想:这些亲戚是从哪里找出了这样的“奇葩”啊?聊完以后坚决表示,不能跟他继续处下去。

结果她的亲朋好友都不能理解,觉得这男生挺好的啊,同在上海工作,年龄相仿,职业也不错,你怎么就不能接受呢?

我听了她的经历后,一点也不同情她,反倒批评她:“你别以为你自己是个独立女性,其实你跟你妈以及你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也差不了太多。”我们的长辈,他们的人生有一个确定的脚本:什么时候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在哪里工作,每个人都按照这个确定的模式走,努力去符合这个模式要求的角色。

今天的独立女性,我们不再接受这样固定的模式,我们希望自己来选择在哪里工作,要不要结婚,和什么人结婚。可是,你一谈恋爱,你也在走一种模式,而不是真正在谈一份感情。比如,你为什么不问问看,他那么关心你的收入和工作,是因为他很功利,还是因为他这次相亲就是奔着结婚去的?他穿旧夹克是不把这次相亲当回事,还是他的确不注意外表?他拿的坚果礼盒是随手从家里拿的,还是他的确觉得坚果很健康,是一份不错的礼品?

我的一连串追问,把小A问蒙了,她说:“我从来没想过要问这些问题啊,我就是觉得他不符合我的要求。”

我继续追问:“你跟一个具体的人谈恋爱,难道不应该问问他是怎么想的吗?就像你和前任分手的时候,你都不问问对方原因,就直接觉得‘妇女’这个词让你不舒服了,难道不是因为在你的刻板印象里,‘妇女’就是个不好的词吗?也许对方是把三八妇女节当作一个尊重女性的重要节日,才祝你快乐的啊。”

小A说:“你有点把我问醒了,我的确没有这么思考过。我就是觉得你只有遇到一个真正懂你的人才是最合适的。否则,恋爱就没办法谈。”

我又接着追问:“那你谈恋爱谈的是什么?是找一个人来符合你的爱情理想吗?你的父母辈有一个婚姻模板,你也有一个爱情模板,你不觉得你和你的长辈其实差不多吗?唯一的差别是他们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模板,而你还不清楚自己的模板。如果找一个人来符合你的爱情模板,那他不就成工具人了?”

小A:“那我也可以符合他的爱情模板啊。”

我:“那你问过他吗?你好奇过对方对爱情的想象吗?”

小A笑了,说:“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了。我从来没有关心过他们是怎么想的,我只是觉得所谓的缘分就是找到一个‘懂我’的人,而所谓‘懂我’其实就是符合我的爱情模板。”

那次聊天其实我不是特别礼貌,因为是朋友,我就直截了当地质问了。之所以有这一连串的质问,是因为我过去在做爱情和婚姻研究时碰到太多人,觉得对方和自己的想象不一样,一言不合就分手,甚至还给对方冠上“渣男”“渣女”“奇葩”等标签,然后感叹:好男人/女人都去哪里了?

老是问你喝不喝热水的“直男”就是低情商,不能要!

你竟然没给我转钱,你不够爱我,不能要!

我的生日,你竟然忘掉了,你肯定不爱我,不能要!

…………

我们不知道好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的爱情模板里有太多“不好”的标签,这些“不好”或“不爱”的标签越多,你就越难拥有一份好的爱情。

走出这种模式的方法是多好奇地问问:为什么?当你追问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一个具体的人,他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这么做,很可能和你认为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而如果我们陷入了一个爱情模式,甚至有可能你的恋爱模板还是互相矛盾,那么谁来都不合适,然后我们就会感叹: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好的爱情。

所以,我们在和具体的人恋爱之前,首先需要理一理你的爱情模式,也就是我们说的爱情脚本。

为什么谈一份感情,要先考虑脚本问题?

因为,你在现实中遇到的任何问题,背后都有一个更宏大的社会机制在影响着你。如果不能跳出这个机制去看待问题,人会很容易被它裹挟着往前走。正如法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斯说的那样:“今天个人生活的失败并非缘于我们的心理弱点,而是社会结构的安排,导致了我们变化无常、多灾多难的情感生活。”通俗一点说,“人生在世,全靠演技”,如果你拿的剧本不够好,即使演技再高,也很难演好这部剧。

面对爱情亦是如此。所谓的爱情脚本,就是由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构成的一整套关于爱情的机制,它决定了你在什么时间段遇上一个人是合适的,什么样的人是最适合你的伴侣,什么样的感情是被大家看好的,哪种感情生活是得到所有人赞赏的……

从表面上看,是你自己在做选择,其实选择背后有一个大的脚本,决定你如何做出所谓的“正确选择”,尽管它不见得是最有利于你的,也不一定是你内心最想要的。

我们可以催婚,但爱情是没有办法通过催促而产生的。因为爱情是你在对一个人产生好奇以后,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它不是可以设计的一件事。

为什么今天“脱单”这么难?为什么我们老遇到不合适的人?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搞错了因果关系,我们总觉得找到一个符合我们爱情模式的人,爱情就开始了。实际上,只有跳出爱情模式,才能遇到一个独特的个体,让我们产生好奇心,让我们忍不住靠近,最终彼此吸引。

所以,让爱情不再那么难的第一步是首先理清我们的爱情脚本,看看它有没有矛盾的地方,看看这些爱情脚本真的符合爱情逻辑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