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抗战真实影像 来自白山黑水的红色记忆
他们
在极端艰苦环境中
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抗战14年
他们
在二战终结的隆隆炮声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融入解放东北
解放全中国的钢铁洪流
东北抗日联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抗日武装
建党百年之际
新华FM为您讲述那段气壮山河的斗争
鲜为人知的历史
请听系列报道
来自白山黑水的红色记忆
第四集,夜袭克山城 把伪满洲国捅个大窟窿
1940年夏,盘踞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者为了巩固战略后方局势,一方面更加疯狂地掠夺人民财产,另一方面调动大批兵力疯狂围剿讨伐东北抗日联军。
面对这种形势,中共满洲省委号召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各支队以“胜利军事行动”来纪念“九一八”九周年。
夜袭克山场景复原。新华社记者 何山 摄
由李兆麟和冯仲云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把攻克嫩江平原重镇克山县作为军事行动的目标。
克山县地处小兴安岭西麓,松嫩平原北缘,是日伪军驻扎重兵基地。日伪统治者曾称此县是伪满洲国的“治安模范县”。克山当时驻有伪军千余人,日本铁路守备队100余人,伪警察训练队和伪警察200余人。
抗联部队攻打克山意义重大,打下克山县,就等于把伪满洲国捅个大窟窿,让全国人民看到,伪满洲国不是铁打的,敌人的战略后方是不巩固的。
克山城墙上留下的弹痕。(东北烈士纪念馆提供)
9月初,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制订了攻打克山的周密作战计划。首先,派部队在克山与讷河交界地区频繁活动,摆出要进山的姿态,把驻克山的日伪军主力引出;然后,待克山城内敌军减少之时,以主力部队突袭克山县城。9月中旬,驻克山县城大部日伪军下乡进行“讨伐”,城内兵力空虚。
这时,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第九支队队长边凤翔率第九支队主力与第三支队会合,力量大增。9月23日晚,冯仲云、第三支队支队长王明贵、第九支队队长边凤翔率领200余人,从克山县北部的张老道窝棚出发,经过两夜的隐蔽行军到达城郊预定地点。于9月25日夜,攻袭了敌人在北满的重要据点克山县城。
抗联部队使用的枪支。新华社记者 何山 摄
此战,抗联部队捣毁了伪军第十九团团部,夺得了克山县城街道中心炮台,击破了伪县公署、伪警察署等处,占领了伪中央银行克山支行,毙伤俘敌100余人。
攻打克山县城,是抗联第三路军一次成功的、取得重大胜利的破袭战。老百姓拍手称快,打开克山县城占领县公署当下就有100多人报名参军。此战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反日斗争情绪。
就在第三、第九支队攻打克山县城期间,在通北县南北河的李兆麟和总指挥部的其他同志刚刚渡过绝粮难关。自入秋以来,李兆麟等总指挥部20余人因山洪暴发、南北河涨水,没有船只,无法渡河,被洪水困在南北河旁的一片森林里,断粮一个多月。他们忍饥挨饿,以野菜、野果充饥,过着极端艰苦的生活。
李兆麟照片。(东北烈士纪念馆提供)
为了生存,抗联同志们只好把自己开荒种的、还没有包浆的玉米碾碎,用水冲了喝。由于种的玉米很少,仅维持了几天就又没吃的了。李兆麟带着同志们在深山里靠挖野菜、捡榛子、采蘑菇和葡萄来充饥。东北山区到了阴历八月,天气已经很冷了,山上的野生植物也渐渐找不到了。同志们肚子里没有粮食,时间一长,就打不起精神。
抗联被服厂制作的皮鞋,被战士们用来充饥。新华社记者 何山 摄
在极端艰难的日子里,干部战士饿得站不起身,难以行走,只好躺在地上以减少体力消耗。李兆麟教育战士们:“我们宁可饿死,也要忠于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决不能动摇我们抗日到底的信念。”他给大家讲伯夷、叔齐的故事,教育抗联战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生死观。河水消退后,总指挥部派出几个同志找部队、找粮食。之后,在平原活动的部队和交通员把粮食运来后,李兆麟等总指挥部人员得救了。
克山县城被攻陷后,日伪当局调动日伪军3000余人,分进合击,在德都北部山林地区进行大规模讨伐。抗联第三、第九支队在转移途中,多次与敌人遭遇,经大小战斗7次,涉过湍急的讷谟尔河,终于突破敌人的包围,摆脱了敌人增援部队的追击和飞机的轰炸。
露营之歌。新华社记者 何山 摄
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在总指挥李兆麟领导下开展的平原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敌人,取得很大胜利,极大鼓舞了广大被压迫民众的抗日斗志,撼动了日伪当局的反动统治。
监制:幸培瑜、韩宇
统筹:吴炜玲、管建涛
记者:何山、闫睿
播音:陈兵
编导:刘在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鸣谢:东北烈士纪念馆
新华社音视频部 黑龙江分社
联合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