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生7.2级地震有人员伤亡吗(日本地震7.4级伤亡1人)

2022年3月16日晚,日本本州东岸近海接连发生6.0级、7.4级、5.6级地震,福岛、东京多地停电,宫城、福岛发出海啸警报。日本官房长官松野博一17日下午对福岛县附近海域16日发生的强震导致人员死亡数字进行了更正。死亡人数1人。这就让我迷惑不解了,这么大的地震,伤亡这么少,这与我们的印象中的地震不同啊!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东日本大地震已造成19533人遇难,2585人下落不明。当然我们希望世界一切平安,少些灾难。但这么大的地震,这么少的伤亡,应该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经过多方研究发现,原来这是有原因的,请移步下看。

1、地震的震中是在日本的近海,非陆地上。

03月16日22时34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北纬37.62度,东经141.99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03月16日22时36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北纬37.65度,东经141.95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两次地震的震中接近,且都位于海域,距离陆地约80公里,“慢慢晃,慢慢摇,九十里外等着瞧”这条谚语颇具代表性,是判断自己远离震中区的重要标志。不难理解,一次地震的极震区域并不大,七八级大震的也不过百余公里,但是人有震感的区域却非常广大。地震波在震中距百公里以内的区域,主要是纵波和横波。由于震源在地下深处,这两种波动便从震源发出后呈立体状传播,故称“体波”,高频分量为主,破坏性极强。当体波传播到接近百公里并逐渐衰减以后,它们会相互叠加、干涉、继而发育出另外一种特殊的波动--地震表面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简称“面波”。面波的传播速度相当缓慢,时速约2~4公里,运动轨迹呈逆进的椭圆;周期很大,从几秒到百秒; 持续时间非常长,2~3分钟以上;它的能量衰减很慢,可以传播到全球各地甚至环绕地球二三圈以上。不过地震面波的破坏性很弱,宛如一口大钟被撞后,“余音绕梁,三日不止”。所以这次虽然震级大,摇晃大,但是破坏性不强。

2、地震了,日本很淡定,不慌张。

从小进行社会教育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随时可能发生。日本民众对于天灾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制定出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防震救灾体制,并且时常演练。

日本发生7.2级地震有人员伤亡吗(日本地震7.4级伤亡1人)(1)

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受到家长及学校灌输的各种防灾知识,同时会为每个孩子准备防灾物品。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会吩咐所有家长为孩子准备一顶棉帽子(在日本叫防灾头巾),其用意当然是一旦发生地震,学校就会让孩子们立即戴上这些帽子,保护自己。而在平时,这些帽子就套在座椅背上。学校每年实行一次地震演习,借助区里的地震体验车让学生“亲身经历”地震。

居民防灾意识高

在日本,装有干粮饮料以及多种防灾物品的“防灾包”已成为日本人家中的必备品。“急包”内的物品也是十分实用,确保万一在灾难中受困能坚持10天以上。凡事做到有备无患!

日本发生7.2级地震有人员伤亡吗(日本地震7.4级伤亡1人)(2)

地震监测系统遍布全国

早在上世纪初,日本已建成高密度、高精度、连续式的GPS监测网络,几乎每个城镇的地壳变形均在监测之中。日本的地震台站,不仅仅用之记录已发生的、已造成人员死亡的地震,而是灵敏地监测平时地壳传播的地震波速度的变化,从而提出临震预报。 因此地震发生前几秒,几乎所有人的手机都会发出很响的警报,电视台、广播台也会立即播报灾情预警。别看可能只提早了短暂的几秒,但正是这几秒对正在疾驰的火车汽车的紧急刹车,核装置和有害物质的关闭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发生7.2级地震有人员伤亡吗(日本地震7.4级伤亡1人)(3)

长期以来,日本在建立城市防灾体系的工作中,始终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公路、铁路、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性与安全性上。

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只要稍微开阔一些的绿地都会被政府划定为灾难来临时的“缓冲地带”。即使是一处小小的公园,其入口处也会插着一块“地震避难所”的牌子。

3、完善坚固的建筑设计、专为防震设计。

众所周知,日本可是地震多发国,但是就算地震袭来,也很少会出现大面积房屋倒塌的情况,这和日本的建房家装工艺绝对是密不可分的,其先进的技术及精细的工艺确实值得很多国家学习。 日本的抗震房是怎么做的呢?

日本发生7.2级地震有人员伤亡吗(日本地震7.4级伤亡1人)(4)

没有砖的房子,以轻型墙面材料为主

在日本这个地震多发国家,建筑物的抗震标准由《建筑基准法》和《建筑基准法施行令》严格规定。《建筑基准法》规定,新建建筑必须达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在数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损的抗震强度。只有设计符合该法的建筑才被允许建造。

根据这部法律,建筑材料都要经过官方认证,不合格的建材很难在市场上流通。 目前日本的建筑,在抗震方面基本上分为3类:一是耐震结构,二是制震结构,三是免震结构。

所谓的耐震构造,最主要的原理就是提高柱子和墙壁的强度和韧度,建筑物总体经得住震动。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免震结构和制震结构都是比较新的技术。

在日本,将抗震结构的建筑改为免震建筑,成本只需增加5%~10%。

日本发生7.2级地震有人员伤亡吗(日本地震7.4级伤亡1人)(5)

地基与地震隔绝术

1996年日本实行“耐震改建计划”广泛应用了隔震技术,普遍在房屋和地基之间加入减震层,利用建筑物本身的晃动来吸收地震的能量。

这种技术,就是在建筑的底部安装弹性橡胶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缓冲装置来抵抗地震。

这些橡胶层非常耐用,一般使用年限约60年,能够把地震对楼房的摇晃程度减轻1/3到1/5。

地狭人多的日本有很多高层建筑,为了抵御地震的破坏,日本的高层建筑也普遍采用这种地基地震隔绝的技术。

日本发生7.2级地震有人员伤亡吗(日本地震7.4级伤亡1人)(6)

如,某公司在东京都杉并区兼作的一座93米的免震结构公寓,建筑物的外围使用了高强度16积层橡胶,建筑物中央部分也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

在六级以上的地震发生时,这种保护装置能使建筑物的受力减少一半。

日本发生7.2级地震有人员伤亡吗(日本地震7.4级伤亡1人)(7)

推行这个技术后,房屋造价将提升,一般楼房的造价将提高10%,公寓楼的造价则会提高25%。

箱体式设计

为了提高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日本普通的民宅采用了箱体设计——这样能够保证地震发生时,房屋不会散开,即便在剧烈的摇晃中也可以整体翻滚,不至于损毁。

2011年3月日本东部大地震引发海啸时,电视画面上能看到很多房子被整栋冲走,而没有震散。

日本发生7.2级地震有人员伤亡吗(日本地震7.4级伤亡1人)(8)

当然,专业技术人员还会定期对民房进行抗震加固等级评定,政府会酌情给予居民适当的补贴鼓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