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问答(论语第五篇公冶长)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论语十则问答?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论语十则问答(论语第五篇公冶长)

论语十则问答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翻译】

【杨伯峻】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子。(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李泽厚】子张问道:“大官子文多次当大官,没有喜悦的容色;多次被免职,没有怨怒的容色。前任所推行的政策,一定告诉新任,怎么样?”孔子说:“够忠诚了。”“算仁吗?”“不知道。这怎能算仁?”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国国君。陈文子是有十辆马车的人物,抛弃了它们而离开了齐国;到了他国,说这里和我国崔杼差不多呀,又离开。又到另一国家,又说还是和我国崔杼差不多呀,又离开。如何?”孔子说:“够清白了。”“算仁吗?”“不知道。这怎么算仁?”

【钱 穆】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不见他有喜色。三次罢免,不见他有愠色。他自己当令尹时的旧政,必然告诉接替他的新人,如何呀?”先生说:“可算是忠了。”子张说:“好算仁人了吧!”先生说:“那只是这一事堪称为忠而已,若问其人那我不知呀!但那得为仁人呢?”子张又问道:“崔杼弒齐君,陈文子当时有马四十匹,都抛弃了,离开齐国,到别国去。他说:‘这里的大臣,也像我们的大夫崔子般。’于是又离去,又到另一国。他又说:‘这里的大臣,还是像我们的大夫崔子般。’于是又离去了。这如何呀!”先生说:“可算是清了。”子张说:“好算仁人吧?”先生说:“那只是这一事堪称为清而已,若问其人,那我不知呀!但那得为仁人呢?”

【夜辰心得】

弟子子张向老师请教两个历史名人,大概想以他们的品行为榜样来规范自己。

一个是楚国令尹(宰相)子文,这人先后经历了三起三落,可他却能做到起时无喜、落时无愠,淡看官职名利。这心态,没当官的人嘴上吹吹牛还行,当了官的哪个能真正如此,实在是不得了了。南师引诗“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当官的退下来了,一见面都说“还是退休好,难得清闲”,可实际上,家里买个菜都得让媳妇弄个条子,非得签个“同意”,这一天才算有了滋味。功名利禄这东西,说“放下”容易,真“放下”实在是难。别说放下了,世人大多这辈子根本就没机会拿起来。所以,说“放下”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拿起来了吗?等拿起来时,再谈能不能放下。这就好像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根本就没爬上去过,哪来得下山难啊!

这么看,能做到三起三落、不喜不愠,已经算是了无私心、一心为公了。而且新旧交接的时候,他还把以前的政事,一五一十如实相告,可谓对工作极端负责。有的时候,仅看字面无法体验那种高尚,直到现实里你遇到那种一调走(还不是撤职),办公电脑一删而空的人时,才能明白这老头子被撤,还能如此,有多了不起,全在一颗公心。

孔夫子评价,“忠矣”!至于“仁”嘛?仅凭这一点还算不上,仁的境界更加全面,此不足以称“仁”。

另一个是陈文子。与他同朝为官的大夫崔杼,因齐庄公与其妻私通、并且将赐予自己的帽子赠与他人,觉得受辱,于是便杀死庄公,立庄公弟杵臼(景公)为君,自己为右相。齐国太史如实记载这事:“崔杼弑其君。”崔杼让他写齐庄公病逝,不同意,被杀。因为太史的职位是继承,他的两个弟弟太史仲、太史叔,同样不同意,也被杀。第三个弟弟太史季亦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无奈放过他。陈文子以与崔杼这样的人同朝为官为耻,放弃官职和财产离开了齐国。可先后到了其他两个国家,看到的大臣还是崔杼这样的,于是就又离开了。

孔夫子评价,“清矣”!这样的人“洁身去乱”,可以称为清,既有清廉、也有清高的意思。仅这一点,还不足以称“仁”。

通过子张的请教,可以看出孔夫子对人的评价一针见血,这一针下去,不但子张有所悟,几千年后的我们同样也在受教,何为忠?何为清?进一步揣摩“仁”到底是一种什么境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