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桂花(博物馆里的桂花)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故宫里的桂花(博物馆里的桂花)(1)

清末苗族桂花形银吊挂

清末苗族桂花形银吊挂(图③,湖南省博物馆供图)产自湖南湘西地区,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银吊挂长120厘米,重300克,由镂空桂花银球串接而成。两端接花瓣形扣,扣端下接两短链,每短银链下左右置银铃,中间为一银角,铃铛上亦装饰有花瓣纹。

银吊挂制作工艺繁缛精细,立体层次感强,是苗族妇女较为典型的胸前佩饰。将其佩戴在身上,桂花簇拥,细步轻摇,银花晃动,宛若游蛇,艳艳生辉,整个银链被注入了生命活力。其造型玲珑精美,风格活泼俏皮,穿卸方便,深受当地妇女的喜爱。桂花造型表现出了苗族人民温厚而典雅的审美情趣。

八月桂花杯

清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瓷杯之一(图④,广东省博物馆供图),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这件桂花杯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高4.9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2.6厘米。杯体呈撇口,往下渐收,小圈足,胎体很薄,透光可清晰看到外壁花纹。外壁一面用五彩绘画桂花图案,另一面则是青花题诗“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底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此杯色彩明丽,青花清晰,釉色莹润、细腻,实为珍品。

尤为难得的是杯12件成套,造型一致,图案、题诗各异。十二杯以红、绿、蓝、黄、褐彩分绘代表12个月的适时花卉,并题写相应诗句,故又称之“十二月花诗杯”。底均双行楷书“大清康熙年制”款。整套花诗杯小巧美观,画工精细,胎薄釉亮似白玉,成套传世极为难得。从1月至12月每杯花名依次为:水仙花、玉兰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兰花、桂花、菊花、芙蓉花、月季花、梅花。

清宣鹿公花卉画册

《清宣鹿公花卉画册》(局部)(图⑤,四川博物院供图),纸本,单页纵24.8厘米,横34.3厘米;共计10页,花卉8张,字2张。画芙蓉、梅花、桂花、紫藤、蝉等,每页均有作者题识。

作者宣鹿公,字维礼,精鉴赏,善书法,酷爱金石、书、画,工诗,与蜀中名士酬唱一时。

此页画盛开中的桂花一枝,上侧作者自题题画诗:“枝上霜气清,树底烟苔薄。密叶漏金风,空阶细花落。”与所绘的桂花相应。

齐白石《桂花蜜蜂》

齐白石这幅《桂花蜜蜂》(局部)(图⑥,首都博物馆供图)创作于1940年,属白石老人风格成熟期的作品。纸本设色,立轴,尺寸为纵102.5厘米,横33.9厘米。

画作满幅构图,取桂花树自上而下势,墨笔绘树枝,草绿、水墨写花叶,藤黄点桂花;画面上方的一枝墨色重过下方一枝,浓淡得宜,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根据树枝弯曲下垂的程度,可判断这是一株老桂树了。两花枝的留白处,以写意笔法绘两只小蜜蜂,藤黄水墨绘成的蜜蜂恰与桂花呼应。蜜蜂于花间飞舞,似是被桂花香吸引而来。

(王云娜、姜晓丹、宋豪新、施芳、刘轶丹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03日 07 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