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

电子教材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二、故事背景

白求恩(1889-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于1938年春上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

派遣: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极端:事物发展所达顶点。

热忱:热情。

冷清: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  

纯粹: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掺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佩服:对某人或某事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拜。

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鄙薄:鄙视菲薄,轻视。

出路: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

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简述白求恩来中国的经历,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第②段):赞扬白求恩同志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③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④段):表达对白求恩的 悼念之情,再次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五、问题归纳

1.文章开头从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有什么作用?

首先,这篇议论文是为纪念白求恩而写,当时白求恩同志在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和游击区工作,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所以有必要先作介绍;其次,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交代白求恩来华帮助中国抗日的经过,可以使下文的议论有坚实的依据,增强说理的效果;再次,由简介主要事迹引发下文的议论,符合先感性后理性的认识规律,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2. 第二段中两个“极端”有什么好处?

两个“极端”强调了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和 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达到了极点,加深了人们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认识,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扬。

3.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相 比较。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4.句中“每一个”“一定”这两个词有何表达效果?

这两个限制词用得十分精当。“每一个”在句中概括“共产党”的全体,表示无一例外;“一定”跟“要”连用,表示决心,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两个词语气极为坚定,强调了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 有。”句中的“只”“仅”两个字,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词表达了作者无限的惋惜和悲痛之情。

6.文章结尾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六、课文主题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教材课后习题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3)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4)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5)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6)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7)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8)

图文解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9)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0)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1)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2)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3)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4)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5)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6)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7)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8)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19)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0)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1)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2)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3)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4)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5)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6)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7)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8)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29)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30)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31)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32)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33)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34)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35)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知识点)(3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