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历代皇帝表(从改元更新到)
年号,是中华皇权帝制历史中的一种传统纪年方式,后来也被东亚儒家文化圈中的其他国家所采用。年号是用来区分不同皇帝在位时的起始时间及年限长短,同时便于史书载事、编年,以让后人在研读前朝史书时,可以根据某个年号所表示的时代,轻而易举地推算出那段历史距今是多少年,而不必使用繁琐的“天干地支”方式来推算,这也有利于后世史书的编写、收录、对照。
中华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起自于汉武帝。而汉武帝之前的几位皇帝——秦始皇帝、秦二世皇帝、汉高帝、汉惠帝、前少帝、后少帝、汉文帝、汉景帝(秦三世止称秦王、未称帝),都没有建立年号,只能以皇帝在位年限作为纪年称呼,如——始皇二十六年、汉十二年(而这些纪年,都是后世史书的说法,如果在当时记载的话,只能写:二十六年、十二年。这就让后来人研究前朝史书时,要多费很大的精力去核对前代书籍中,某个纪年所代表的时代)。
另外,后世的史书中涉及到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的纪年,是用“前元、中元、后元”某年来表示,但这只是表示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曾经数次改元(汉文帝改元两次、汉景帝改元三次),所以才以“前、中、后”加以区分。
例如:汉景帝前元元年,不是指汉景帝有一个叫做“前元”的年号,而是表示这是汉景帝第一次改元时的第一年,正确的说法是“前元年”,也即如今世界所通用的“西法格里历”的前156年,汉武帝刘彻,正是出生于这一年。
汉景帝后(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汉景帝刘启驾崩于长安未央宫,十六岁的皇太子刘彻正式即皇位,即汉朝第七位皇帝——汉武帝。
为了让以后的史书编纂、核对纪年时更加方便,同时也为了更加彰显皇权“天命所授”、“至尊无上”的尊贵、神秘感,汉武帝正式采用了“年号”制度,以明年(即前140年,因为前141年还是景帝‘后三年’,汉武帝为了尊崇父亲,所以不愿、也不必要在继位当年就改元)为“建元”元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是中华历史上在位时间第四长的皇帝(前三位分别是:清圣祖康熙帝玄烨六十一年、清高宗乾隆帝弘历六十年、西夏仁宗李仁孝五十四年;其中李仁孝仅仅比汉武帝多在位不到六十天)。
在五十四年的漫长皇帝生涯中,汉武帝一共改元十一次,使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而在汉武帝之后,中华历朝历代的皇帝,也都学着汉武帝的模样、采用了彰显皇权至上的“年号”制度,用若干“端正吉祥、寓意深刻”的词语,作为自己“年号”的名称。
另外,(到明朝建立之前的)后世王朝皇帝们将汉武帝动辄改元的做法也全盘继承下来,他们除了登基时要“改元”之外,每逢有“祀戎大事”、或者“天降祥瑞、感应谶纬”,甚至遭逢“内忧外患”之时,皇帝们大多也要改元,以“顺应天意”、“更新气象”。
改年号改得最夸张的、瘾头也最大的,是唐高宗李治和武曌这对夫妻。唐高宗在位三十四年,改元十四次;武曌在位(含称制)二十一年,居然改元十九次(含唐睿宗第一次在位、为傀儡皇帝之时)。
而汉武帝之后到明朝建立之前,登基时就设立年号、此后也没改过年号的皇帝(指正统朝代皇帝),仅仅只有——
汉明帝刘庄(永平十八年)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三十年;原本元嘉年号可以使用超过三十年的,可惜......)
齐武帝萧赜(永明十一年)
陈宣帝陈顼(太建十四年)
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十七年)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十年)
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三年)
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五年)
唐宣宗李忱(大中十三年)
唐懿宗李漼(咸通十四年)
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
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十五年)
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九年)
宋度宗赵禥(咸淳十年)
共计十五位。
这些一生都未改元的皇帝,只占所有皇帝数量(指汉武帝之后、明太祖之前的正统皇帝)的百分之六左右。可见,皇帝不断更改年号这种情况,实在是大概率事件。
另外多说一句:以上只统计在位超过十年的(正统)皇帝;其他因为在位年限很短、导致还没有更改年号便驾崩了的皇帝,以及非正统王朝皇帝,就不统计在内了,例如——
魏文帝曹丕(黄初七年)
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
宋武帝刘裕(永初三年)
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这个比较冤枉,假如没有玄武门之变的话,武德年号大概率会用到十八年)
宋英宗赵曙(治平四年)
金太祖完颜旻(天辅七年)
等等。
而汉武帝之后、明太祖之前的近三百位皇帝中,只有西魏废帝元钦、西魏恭帝拓跋廓,以及北周节闵帝宇文觉登基时没有建立年号,只以在位年限纪年。另外,唐肃宗李亨有四个年号,但其中的“上元”年号(共两年),他在位时并未正式使用,而是以“元年、二年”来表示,不过唐肃宗驾崩后,“上元”年号在后来的史书中被恢复、或者说追认了。
大明洪武元年(即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在元末乱世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群雄逐鹿最终胜利的江南红巾军首领朱元璋,为了显示自己“取元廷代之”、“恢复中华”的天命,于当天在应天府(南京)郊外登坛祭天、向昊天上帝恭读了祝文,并汇报自己起兵十六年以来的成就。
然后,朱元璋正式颁布诏书,向全天下宣布了自己“奉天命”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改年号为“洪武”的圣谕;朱元璋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高皇帝。
明太祖因个人“出自淮右布衣、起身草莽、执干戈平定四方”的雄迈创业经历,从而对自己历时十六年剪灭群雄、平定天下,最终登基称帝的过程充满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所以,他在登基建国之后,就规定了大明朝廷、乃至后世子孙皇帝,概不举行封禅、不受群臣上尊号、不接受民间祥瑞、不信“谶纬”;总而言之,明太祖是以此来告诉后世子孙,大明的皇权、道统全部来自于自己的艰苦创业,而非‘应承天命’。
在强化自己创立大明王朝的功劳、并削弱“皇权天授”天命思想的同时,明太祖也额外再制定了一项制度,即“一帝一元、永世不改”制;他规定从自己开始,后世大明皇帝都要遵循“一代皇帝只使用一个年号”的祖训,不得以“祭祀、祥瑞、革新、武功”等任何理由再次改元,更改年号。
明太祖的这种做法,一劳永逸地终止了后世子孙想要在登基后,以各种借口进行二次改元的虚荣想法,及自我标榜、吹嘘的欲望,只能一生使用一个年号,直至驾崩去世。这大大降低了今后史书、历法中,有关纪年记录的繁琐程度。明太祖所创立的“一帝一元制”,也确实具有相应时代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但事事有例外,明太祖所定的“一帝一元”制,在他的玄孙在位时,就被改变过一次,这也是整个明朝唯一一例、一位皇帝有过两个年号的特例。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太祖的曾孙、明宣宗宣德帝驾崩,皇太子朱祁镇(明太祖玄孙)继位,改明年为“正统元年”,朱祁镇就是大明第六代皇帝——明英宗。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被权监王振撺掇,亲自率军出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获,大明社稷几乎因此倾覆。危急时刻,是于谦等主战派大臣向皇太后孙氏奏请、立宣宗次子、郕王朱祁钰继位,承袭了皇统,即大明第七代皇帝——明代宗。
之后,代宗、于谦等协力备战、打退了瓦剌对京师的进攻,终于使大明王朝度过了这最紧张的时刻。
代宗即位后,以次年为“景泰元年”。而被俘的英宗,也在朝臣们的不懈努力下,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被接回京师,以太上皇的名义荣养于南宫(其实是软禁)。此后,英宗在南宫中孤寂地住了七年。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因为代宗久病不愈、即将驾崩,且代宗唯一的儿子、皇太子朱见济也早夭,大明国本后继无人、社稷有不稳的趋势;在这种诡异情况下,以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为首的一帮暗藏野心的臣子,趁机发动了“夺门之变”,将太上皇英宗从南宫中接了出来,强行闯入皇宫,拥戴太上皇重登阔别了八年之久的皇位。
英宗重新登基后,下诏废黜了弟弟代宗的皇帝身份,降为郕王;一个月后,代宗在不明不白中薨逝。为了标榜“更新、重祚”之意,英宗在第二次登基时,直接将“景泰八年”改为“天顺元年”(即1457年),而不再使用第一次登基时所用的“正统”年号。
英宗废弃“景泰”、改元“天顺”的举动,也使得他成为了大明王朝十六帝中,唯一一位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这也违反了明太祖当初所定“一帝一元”的祖制。后来明英宗驾崩,到了地下面对高祖父时,有没有被太祖所训斥、责骂,这就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