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

苏州城,底蕴深厚,可上溯2500年。

作为吴文化的中心地区,苏州文人辈出,名篇频传。

作为风景优美的经济高地,外来墨客往来之间也留下了许多经典篇章,令人回味不已,其中有些更是选入课本,供孩子诵读学习。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1)

今天咱们来看看,语文课本中出现了哪些“苏州”诗篇,会不会有哪篇勾起你的回忆?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2)

诗词篇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

《枫桥夜泊》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作者凭此留名青史,许多版本的小学教材中都有它的身影,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诗中描述的景象,是外地孩子对苏州的第一印象。寒山寺甚至因此成为游客必打卡景点。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3)

《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

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

乡思在渔歌

——杜荀鹤

一千年的苏州是什么模样?

一千年后的我们看不到,看完这首诗,就可以想象得到了。

河网密布,桥梁众多,人家枕河而居,船儿穿梭在大大小小的河巷之中,卖菱卖藕,载绮载罗,几句诗,几个画面,勾勒了一个富足有味、引人向往的姑苏城。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4)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

初看,这首诗似乎与苏州无关,其实这首诗的作者范成大是吴县人,诗中描写的田园生活是切切实实的苏州农家场景。

范成大退休之后,隐居石湖,写了许多田园诗,笔墨着重于故乡的风土人情和田园生活,一派温馨惬意。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5)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常建

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误以为“破山寺”是“破败的山寺”。

其实破山寺,大名叫兴福禅寺,江南名刹,在常熟虞山北麓。寺边有破龙涧,故而俗称破山寺。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6)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7)

文言文篇

《虎丘记》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袁宏道

《虎丘记》是袁宏道游记散文中的名篇。他任职吴县时,六次游览虎丘,辞官之际,故地重游,写下了这篇文章,其中虎丘中秋夜的描绘,令人神往。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8)

《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沈复

《幼时记趣》节选自沈复的《浮生六记》。

沈复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浮生六记》其实写的就是清代苏州人的日常生活。

《幼时记趣》写了他孩童时期的几件趣事,喷烟熏蚊子,把它们当作云中白鹤,趴在草丛里看蚂蚁,把它们当作小兽,并为之复仇,鞭罚吞吃蚂蚁的癞蛤蟆,童趣满满。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9)

《五人墓碑记》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张溥

入选高中课本的《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一篇碑文,碑文歌颂了苏州五位烈士的英勇无畏,赞颂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作斗争的事迹。

五位义士的合葬墓,如今仍在山塘街上。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

《项脊轩志》,文字娓娓道来,学的时候其实并不大明白,长大后才懂里面蕴含的人情深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往情深,令人唏嘘,至今依然活跃在互联网上的评论与弹幕中。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10)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11)

现代文篇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叶圣陶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教育家,他写的《苏州园林》,语言浅白,通俗易懂,为初中生打开了了解苏州园林的大门。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12)

课外阅读篇

《红楼梦》

《红楼梦》,四大名著之一,是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书,红楼梦的故事,就是从苏州开始的。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曹雪芹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13)

课本上的苏州,是往日的苏州,如今的姑苏,繁华一如既往,繁华的形式则更为多样。

图:苏茶网、摄图网

语文书上的苏州(入选课本的苏州)(14)

姑苏台上烟花月,宁负春风箫管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