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教你改变命运(每天学一点了凡四训)

立命之说

接下来,我们继续体味云谷禅师和了凡的对话:

禅师:“符录家(画符的人)说:不会画符,被鬼神笑。这个当中有一个秘传——只是不动念头而已,在执笔画符之前,先要把万缘放下,内心一念不生,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从此一笔挥成,这道符,便灵验;”

了凡四训教你改变命运(每天学一点了凡四训)(1)

一切唯心造

禅师:“凡是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去感格;孟子谈论立命之学,他说:夭寿不二。在我们一般人的观念当中,夭折于长寿,这是两桩事情,是至二,是两个不同的极端;当我们不起心不动念,什么是夭折,什么是长寿!这就说明,外面这一切差别对立的现象,都是从我们自己妄想、分别、执着所生起,若不起心不动念,这一切的差别对立,都不存在了;所以说,我们要立自己的命运,转变自己的命运,都的要从这个地方做起。丰歉不二,可以立贫富之命;夭寿不二,可以立生死之命;人生在世,惟有生死最为大事,所以说讲到夭寿,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大事,如是,则一切顺逆的境界,也全都包括尽了。”

了凡四训教你改变命运(每天学一点了凡四训)(2)

禅师:“至于,修身以俟之;修:就是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俟:就是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等待,不能有一丝一毫,觊觎非份之妄念,不能有一丝一毫,将迎攀援的妄心;如果有这些妄念起来,皆应当把它斩除断绝掉,修学如果达到这个地位,直接造入先天清净的境界,这便是,真实的学问;我给你一件东西。”

了凡四训教你改变命运(每天学一点了凡四训)(3)

功过格

禅师:“这是功过格,你可以带回去看看,以此修行;每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善则计数,过则退除;比如你一天当中做了十件善事,也做了九件恶事,十扣掉九,就剩下一善,这样记录,累积你的善行。”

了凡:“弟子谨受教。”

禅师:“你还不能做到无心,我教你持【准提咒】,用持咒的方法,达到一心不乱,咒语每天都要持颂,行、住、坐、卧都不要忘记,等你持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持到纯属,起心动念自然就是咒语,没有妄念,念到妄念不动,这个时候,就灵验了。”

准提咒: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1569年,袁黄改号了凡,时年35岁;

告别云谷禅师以后,了凡便发愿行善。但是在行善当中,他行善之心不纯正,要么见善,而行之不勇;要么是,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者只是勉强行善,但是口中多有过言;或者是清醒的时候操持,而醉酒后放逸;以过折功,他体味之中,将大好的光阴都虚度了。

从此以后,了凡便终日兢兢,如履薄冰;慢慢的,他便觉得与往常不同了,不再放任了,即便是他自己一人关小黑屋,也不敢生半点恶的念头,唯恐得罪天地间的鬼神。即便是有人嫉妒、诋毁,也能自然恬然容受。

了凡四训教你改变命运(每天学一点了凡四训)(4)

所以,接下来,了凡的人生就不同了:

礼部科考;孔先生算了凡科考第三名,实则考了第一名;且秋围(科举考试中的一种)也考中了举人;

他便感叹万分,云谷大师的话,所言不虚啊!!!行善修德,真的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呐!

再往后,了凡便有了第一个大儿子天启(孔先生算了凡没有子嗣),并且考中了进士,朝廷授他为直隶宝坻知县(今天津市);种善因,得善果,这可是天道之正理啊!

这期间还有一个小小的典故

在他担任直隶宝坻知县的时候,有一年暴雨连绵,宁河入海口处海水暴涨,堤坝缺口,致使附近百姓遭灾连连;他便组织徭役,植柳固沙,并立志要在他任职期间,定要修缮海堤,疏竣河道;但是,当地百姓连年歉收,收获的粮食都不足以活人使用,更无力缴付赋税。了凡便减低赋税,由原先的每亩二分三厘七毫,改为一分四厘六毫;

当晚,了凡便梦见天人。

天人:“了凡先生,我看你面带愁容,不知有何憾事啊!”

了凡:“尊神,下官袁了凡,为求登第,发愿行善事一万件,可是公务繁忙,每日受累于案牍之役而无暇行善,因而,心中苦恼,不知如何是好!”

天人:“哈哈哈...了凡先生,你早已经完成了一万善行。”

了凡:“啊!”

天人:“公门之中好修行啊!就减粮这一项,就足以顶的万件善行啦!哈哈哈...”

了凡四训教你改变命运(每天学一点了凡四训)(5)

后来了凡教导自己的孩子说:“《书经》有云:天难信,命糜常;又说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啊!由此可以知道,凡说祸福是自己求来的,乃圣贤之言教,若说祸福为天所命,乃是世人庸俗之论;”

即便命当荣显,也应常作落寞想;

即便时当顺利,也要常作拂逆想;

眼前足食,要常作贫据想;

人相敬爱,要常作恐惧想;

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使学问颇优,也要常作浅陋想;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

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防己之邪;

我们务必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则一日无步可进;

天下聪明俊秀之人不少,之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啊!

了凡四训教你改变命运(每天学一点了凡四训)(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