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的基本逻辑(公文写作演绎维度30法)

公文写作的基本逻辑(公文写作演绎维度30法)(1)

归纳和演绎是公文写作中常见而又重要的写作方法。归纳是从大量的工作事实中提取出经验性、规律性认识的方法,演绎是从抽象的理念认识中推演出具体任务、举措等内容的方法。演绎与归纳的思维方向正好相反,是从全体到个别,从一般到特殊。就公文写作来说,归纳是化繁为简、以少总多的写作方法;演绎是以简驭繁、由少胜多的过程。从字面上看,“演”,根据事理推广发挥;“绎”,连绵不绝;“演绎”就是根据事理不断发挥、生发的意思。因此,演绎是由面到点、层层推开的写作方法。困扰公文写作者的有两大难题:一是堆砌材料,罗列事实,眉毛胡子一把抓,依葫芦画瓢似的记流水,结果是越写越长,没有重点,信马由缰,不知所云;二是面对纷纭复杂的火热生活,总是感到老虎吃天,难以下口,一箩筐的话不知从何说起,写来写去,不是原地踏步,就是生涩干瘪,结果是一拿到材料就发怵,时常困顿在无米下锅、无从下笔的窘境中。简言之,前者是“写不短”的问题,后者是“写不长”的问题。归纳主要解决的是“写不短”的问题,演绎解决的正是“写不长”的问题。

演绎是公文写作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写作技巧。熟练掌握演绎的技法,有助于我们找到文思泉涌、笔走龙蛇的快感。写作者要顺畅、顺利地演绎,必须找到那个蕴藏丰富的“出水点”。这里罗列能帮助我们打开“话匣子”的演绎 30 法:

一、主旨维度。紧扣主旨写,这是公文写作演绎成文的优先项。要紧扣主旨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得怎么样等问题讲清楚。例如,有领导对某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邻里值班室”作出了“××区以邻里值班室为载体推进基层社区民主自治的做法有创意,值得关注”的批示,要就此写一篇情况汇报。显然,本文要表现的主旨和重点是“邻里值班室”在民主协商自治方面的做法,应当讲清楚“邻里值班室”是什么、为什么“邻里值班室”是民主协商自治的新模式、“邻里值班室”在民主协商自治方面有什么创新做法等三个问题。写作者基于这一主旨,列出了如下思路提纲:“一、引导公众参与,‘邻里值班室’成为社区民主自治的重要载体。二、畅通沟通渠道,‘邻里值班室’搭建群众纠纷矛盾的化解平台。三、激发社区活力,‘邻里值班室’成为居民守望互助的服务窗口。”

二、理念维度。理念是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指导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思想,包含了本单位工作推进的宏观目标、目的宗旨、思想原则、策略定位、方式方法等,理当成为公文写作的重要遵循。例如,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某单位笔杆子据此演绎成经验材料:“一、勇于创新,加快发展智慧城管。二、加强协调,充分发挥联动优势。三、拓展绿色,努力建设秀美城区。四、坚持开放,着力推进全民共管。五、推进共享,切实打通‘信息孤岛’。”可见,笔杆子围绕“五大理念”来构思文章,将日常工作一一收纳其中,可谓匠心独运。

三、职责维度。任何单位都有既定的职责或管理(经营)内容,这往往是笔杆子拟写公文构思的一个重要依据。根据性质的不同,任何单位的工作职责都可分为重要职责、一般职责和临时性职责等。如某单位的日常职责主要有城市长效管理、设施安全管理、实事工程建设、城市难题破解等;而当年市委、市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还有“一号工程”“两节”保障等,这就构成了该单位全年的主要工作内容。据此,可以演绎为该单位年度工作报告的思路:“一、围绕‘一号工程’,大力推进智慧城管。二、做好‘两节’保障,实施‘十大整治’。三、坚持安全至上,强化道桥隧监管。四、建好实事工程,实现便民利民。五、破解难题顽症,建设宜居环境。”

四、构成维度。也叫要素维度。事物总有其构成。从时间上看,有不同阶段之分;从空间上看,有不同构造之分;从内涵上看,有不同意义单位。有时,对工作或事物进行解构,也是公文写作内容演绎的好办法。如“产业”有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等,某笔杆子据此形成了一篇信息的结构:“借船出海做大工业,借鸡下蛋做强农业,借脑生智做优服务业。”某市的市容管理主要有“四化”,某笔杆子由此演绎成了工作总结的一大部分:“深化‘洁化’,加强‘序化’,提升‘亮化’,巩固‘绿化’。”

五、依据维度。任何工作的开展总有一定的目的、原因和依据。或是领导要求,或是文件规定,或是目标下达,或是问题所迫,或是形势使然,或是工作宗旨,或是理念原则等。围绕“工作依据”来构思成文,也是公文写作中一种常用的演绎方法。如某市领导对一管理单位提出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和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要求,笔杆子基于这三句话来撰写经验材料:“围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加强对街面巡查队伍的管控考核。围绕‘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建立突发问题应急响应机制。围绕‘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完善问题及时解决率考核。”

六、特色维度。任何单位的工作,都有着迥异于其他单位工作的独特性。动笔前,我们不妨想想,本人或本单位开展的工作在任务、做法或成效上体现了什么特色?着眼于“工作特色”,往往能演绎成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公文。如上述“三、职责维度”的思路可以演绎为:“一、建设智慧城管,城市管理更高效。二、开展‘十大整治’,城市市容更有序。三、加强市政监管,城市设施更安全。四、建好实事工程,城市品牌更响亮。五、破解六大难题,城市环境更宜居。”

七、机制维度。机制,主要指工作方式,在公文中,主要指工作的做法、举措、方式等。对应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环节,可以有不同的工作机制。如上述“五、依据维度”中的三个“第一”,可以演绎为以下思路框架:“一、坚持信息采集市场化,建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机制。二、组建应急处置队伍,建立第一时间处置问题机制。三、完善问题及时解决率考核,建立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机制。”工作中,我们常说的“机制”有很多,包括评选机制、管理机制、协调机制、论证机制等。“机制”一词非常活跃,一般来说,可以和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连用。

八、领导维度。把“领导维度”单列出来,为的是说明领导的思路、想法、说法、要求等在公文写作演绎成文中的重要地位。在演绎成文时,一方面要从领导的角度来构思材料,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和吸纳领导的思想、思路。有一领导在强调加强城市管理时,经常会提到“推进各层面的工作大合唱”,足以说明领导对工作协同的重视,因此,身边的笔杆子在起草材料时就不能绕过这个内容。如一次撰写相关材料时围绕“大合唱”加以演绎:“政府领唱、城管主唱、部门伴唱、社会合唱。”

九、事理维度。从某种程度上说,事理是文理的镜子,有什么样的事理,就有什么样的文理;或者反过来说,公文写作必须遵循所反映对象的内在规律。这是一种类似于画画写生式的如实摹写。正如“水往低处流”,这就是“水”的常理,我们顺水就下行船,往往比较容易;而逆水行舟,则费时费力,无他,因有违“水”的内在属性。例如,我们要起草“两学一做”行动方案,学习阶段怎么分?我们一般分为动员部署阶段、查摆问题阶段、落实整改阶段,个中顺序不能颠倒,因为遵循了时间先后顺序这一“事理”。

十、文种维度。掌握各类文种的一般性写作套路,有助于我们在动笔时轻松地演绎公文的“故事情节”。如“请示”主要有标题、请示缘由和请示事项构成;会议纪要主要包括“纪”和“要”,即会议的概述和商定的要点;动员讲话包括思想认识、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基于这些基本写法,我们就能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地依次“演绎”出符合既定规范的公文来。

以上介绍了公文写作的前十大维度,由于篇幅的原因,下一篇文章在分享剩下的二十大维度,敬请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