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诗文(也能造就饕餮盛宴)
作者:许庆元“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件无比庄重的事情,是夏硏尊的“开门七件事”,是李之模的“天下一吃场”,是张亦庵的“物色吃香辨味”,是梁实秋的“谈美味以寄兴”,是蔡澜的从“浅尝”到“究极”,是陈晓卿的“舌尖上的中国”……今日且让我们穿越时空,来一场古风雅韵的寻味之旅,跟随“好吃”的大文豪,细品“好吃”的古诗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华文化诗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华文化诗文
作者:许庆元
“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件无比庄重的事情,是夏硏尊的“开门七件事”,是李之模的“天下一吃场”,是张亦庵的“物色吃香辨味”,是梁实秋的“谈美味以寄兴”,是蔡澜的从“浅尝”到“究极”,是陈晓卿的“舌尖上的中国”……今日且让我们穿越时空,来一场古风雅韵的寻味之旅,跟随“好吃”的大文豪,细品“好吃”的古诗词。
《好竹连山觉笋香:古诗词里寻美食》(以下简称《好竹连山觉笋香》)是一部生动呈现历代美食家饮食品位与情调的散文札记,亦是一席锦绣诗文的饕餮盛宴:以名家诗词为引,雅致而有韵;讲古今蔬果肴馔,严谨而有趣;谈历朝奇闻逸事,通俗而有料。
全书分为蔬食第一、鲜味之美、五谷丰登、花果飘香、四季食俗、饮食杂记六大类,选取37首古诗词作为切入点,旁征博引,将饮食渊源、传统习俗、岁时风物、历朝掌故融汇解读,娓娓道来;每篇之前均配有雅致精美的水墨插画,古韵悠长又不失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名家笔下生美味,古代“吃货”故事多,让我们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编辑手记中,品略一二。
从“历史的衣橱”到“诗文的飨宴”
正餐之前先来道前菜开开胃吧,介绍一下“食材”与“主厨”,说一下这本书的选题创意过程。
本书的作者刘菲是位“80后”青年诗人、美食家,近年来,对饮食文化和历史也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读到古代诗人的餐桌故事时,恨不得穿越回去与之共尝美食共赋诗。窥察古人饮食风貌,探寻美食文化底蕴,传承饮食审美理想,是她的初衷。
而作者与出版社的结缘也与“衣食住行”有关。2017年,北京日报出版社推出了《历史的衣橱:中国古代服饰撷英》,有了“衣”当然要有“食”。刘菲创作的“历史上的吃货”系列,染指于鼎公子宋,无比嘴刁的符朗,汴梁夜市练摊儿,美食博主陆游,权臣老饕蔡京,篇目虽不多,但其中饮食与历史的融合,犹如不同食材考究配伍后成就的佳肴,一下子激起了令食客惊艳的鲜美滋味。
作者在后续的篇目创作中,与编辑多次深入沟通,最终决定以一首古诗词作为切入点,如同元曲杂剧中的出场诗,确立每篇的主题,也充分实现了作者融历史知识、饮食文化、诗词佳作于一炉的创作理念——有诗意,又好吃!所以,这部作品的读者群便定位为历史爱好者、美食发烧友以及热爱古典诗词的朋友们。
对这本书来说,如果说诗词作品、典籍史料、作者平素的积累是食材,作者是大厨的话,做书的编辑则有点像是品控,与作者一同做着饕餮盛宴开席前繁复琐碎的准备工作——先从试菜开始。
从“金齑玉脍”到“治厨山翁”
诗词歌赋,史书笔记,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从宫廷御膳到夜市小吃,本书穿插讲述了诸多舌尖上的故事:从隋炀帝感慨的“金齑玉脍,东南佳味”到宋仁宗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烧羊”,从唐朝“面脆油香新出炉”的胡麻饼到宋代《东京梦华录》中开封府花样翻新的各类饼家,从“天下第五行书”《韭花帖》中藏着的私房珍馐到《酉阳杂俎》中“化蝶脍”的传奇刀工,从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到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用东坡的信札去换羊肉的韩宗儒,晚上犯酒瘾“隔墙闻卖蛤蜊声”的皮日休……
编辑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泛读、通读、精读,从单篇修改到分类探讨,再到全书体例、配图装帧,编辑处理的都是“细活”,也是对作品的纠错完善与细致打磨。
对于引用古籍较多的文史图书来说,古籍原文逐字逐句的核查是重中之重,专业社的权威版本当然也是参照之一,但编辑还是比照能查找到的古籍影印版进行了逐一审核,并对一些因版本不同或历代引用节选所造成的个别字句差异之处,多次比对不同朝代文献中的直接引文、间接引文,进行了最终审订,确保行文严谨,言之有据。
编辑力求与作者一同精准还原诗词中提及的每一种“佳味”,比如书中多次提到的“金齑玉脍”,即如今的鲈鱼生鱼片配一种独特酱料。唐朝杜宝在《大业拾遗录》中记载了“玉脍”的做法,而“金齑”究竟如何调制呢?作者一开始直接给出了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的制法,但编辑核查后发现,此处其实应加以说明。因为《齐民要术》正文未提到“金齑”,只提到了“八和齑”,之所以叫“八和”是因为用到了橘皮、白梅、熟栗黄、粳米饭等八种配料。而小字注疏,因取熟栗黄的金色和味甜,俗谚则称此酱料为“金齑”……此类皆是细枝末节,宴席已然十分丰盛,编辑所做的只是精益求精、锦上添花。
饮食文化史,史书留白处,名家食单,乡愁旧味,故纸堆中隐藏着中华传统饮食的奥义,字里行间溢出了各地特色物产的奇香。
居肉食之上的至美鲜蔬“竹萌”(笋),令诗人初食惊艳的“水精菜”(白菜),让唐朝宰相刘晏早朝路上“美不可言”的蒸胡饼;《西游记》中乡野樵夫为唐僧师徒操持的野菜宴,《金瓶梅》里药料蜜炼裹橘叶的“衣梅”,《水浒传》中宋江酒后心心念念的“加辣点红白鱼汤”……古人的生花妙笔让家常食材平添几分姿色,让人不禁馋涎欲滴、心瘾难抑。
古人以诗文记下自己的饮食偏好,既风雅又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羹”的楚国士大夫宋玉,“蒸豚揾蒜酱,炙鸭点椒盐”的诗僧寒山,“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诗圣杜甫,“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的白居易……名人食客的笔触与味蕾一样敏锐,一语中的,搁现在就是一水儿的精华点评帖。
对了,幕后其实还有一位匠心独运的“点心”师傅……
从“活色生香”到“返璞归真”
美食讲求色香味,“红虾青鲫紫芹脆”的色彩美学让人更添食欲,而这本书中的主题插画亦让行文意趣盎然、活色生香。插画师母隽楠是青年艺术家、动画导演、漫画家,热衷探索实验水墨于新型艺术媒介的应用。
自称长着一条“皇帝舌头”的母隽楠在创作过程中细读每篇文字,并加入自己的理解与审美:“雨中剪韭且陶陶”的温情真挚,“菊留秋色蟹螯肥”的洒脱旷达,“脍飞金盘白雪高”的传奇色彩,“世间珍果更无加”的大唐丰韵,“露为风味月为香”的荷塘夜色,“少年世味如蜜甜”的酣然甜梦……
以其中一幅为例:花馔发烧友杨万里大雅大俗,夜晚小酌以白糖嚼梅花,“一花自可咽一杯,嚼尽寒花几杯酒”,认为吃了梅花连诗句里都没了人间烟火气。母隽楠对这位“老夫自要嚼梅花”的执拗可爱的诗人的刻画尤为传神,肩扛一枝梅,雪中爱谁谁,睥睨天下又带点小傲娇!
诗中有味,画中有意,这些中国风水墨画,并非简单的配图点缀,而是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意——淡雅朴拙又意味深长,有传统底蕴又不乏现代新意,充分弥补了文字所未能尽意表达的美食情调与美学意趣。
母隽楠说,在创作过程中,头脑中不时浮现嚼着梅花的杨万里、烤着芋头的陆游、藏着胡饼的刘晏……她力求褪去绘画技巧中的招摇,以水墨的本质来呈现作者字里行间传出的精彩文意。那也是她心中所想的——食物中的水墨味道,即褪去繁华后返璞归真的原味。
从“好竹连山”到“三余有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让我们在返璞归真的水墨画中由浓厚转为淡泊,慢慢消化回味,沉淀一下。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写下《初到黄州》一诗,其中两句“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堪称已达“吃货”的最高境界:官场失意,却超然物外,见到“浪花淘尽英雄”的滚滚长江只知“鱼美”,见到漫山遍野的“抱节君”却只觉“笋香”。至雅与大俗,寥寥数字,历史的诗意与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
在选定书名时,出版社再三斟酌,最终还是决定以此诗句为名,因为苏东坡的美食情趣便是此书的最终立意所在。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二月十九日,东坡携白酒、鲈鱼去友人处吃一碗“槐叶冷淘”。此时枇杷已熟,美酒新成,碧鲜经齿冷于雪,这位大文豪、美食家“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由衷感慨:“此生有味在三余!”
所谓“三余”,乃三国名士董遇之名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借东坡语意:饮食之趣,不在于饕餮奢靡,不在于口腹之欲,而在于相聚的适意、食材的真味与品鉴的闲趣。
古诗词中透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而宴之趣、味之道中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三余有味,一饮一啄,让我们且随古人的笔墨,徜徉于时空长河,读名篇佳作,赏四时美景,品诗文的飨宴、历史的诗意,寻几分人生况味、饮食佳趣。
来源: 解放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