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王屋山攻略(一个大叔的摩旅故事)
昌平南口镇
昌平南口,始建于北魏时期,地处燕山山脉关沟南侧,顾名思义,是关沟的南出口。北魏时初称“下口”,北齐时称“夏口”,金代改称“南口”。历史不可谓不长。南口镇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侵华日军曾经在1937年发动南口战役,意图打通西进入晋的通道,战斗持续18天,战斗十分激烈,最后以我方军队整序列撤出战斗,日寇打通西进通道告终。
马刨泉村后山的春天
马刨泉村位于南口镇西部山中,马刨泉的名字源于传说。传说宋朝年间,杨家将杨六郎带兵至此,人困马乏,又渴又累,杨六郎的老马用蹄子在地上刨了一个坑,不一会就有泉水涌出,故名“马刨泉”,我到马刨泉村专门去探访这处古泉,可惜泉眼已经干涸,只剩下村名留存。
在马刨泉一带还有诸多和杨家将有关的地名,比如马刨泉不远有一处名曰了思台得地方,据传和穆桂英有关,穆桂英带兵打仗曾经把孩子放在这个地方,所以叫“撂子台”,后来慢慢被传成了“了思台”,在马刨泉村的东侧,有两座山,矮一点名小光景,高一点名大光景,传说也和杨六郎有关。说杨六郎在山上视察地形,走到小光景的山峰的时候,感觉热了就脱去了外套,走到大光景的时候更热了,就把上衣都脱去了,故名小光景和大光景。我后来专门查过,历史上杨家将从未到过北京一带打过仗,所以这些地名,多是老百姓念想杨家将的功劳演绎出来的。
从马刨泉往里走至禾子涧村,有一条傍山险路,能通往一处从未完工的叫云中阁景区,景区处于荒废状态,无任何维护,此处景致甚妙。沿着傍山路往上走大约七八公里,在海拔1200米的地方有一处停车场,停好车可以继续步行往上走了,大约走三四公里可以到昌平区最高点,海拔1400米的高楼,高楼是一处长城敌楼,属于明长城遗址,位于昌平和河北交界处。此处的长城是当年戚继光主持修建的,和著名的居庸关长城八达岭长城相连,遗存相对完好。山上有无数条步行路线,有简单的休闲线路,也有难度颇高的线路。
黄楼院野长城
比如在高楼方向往西走,那路是真的难走,很多地方都是接近垂直的路段,甚至就是悬崖峭壁,体力不好真的不要轻易尝试。我自己走了一遍是不想再走第二遍了,还是挺危险的。在停车场往高楼走的最好走的一条路线旁,就是当年抗日战争初期南口战役的战场,长城敌楼的墙壁上都还留有当年战斗的弹孔和炮弹孔。这里有阵亡士兵墓碑和纪念碑,墓碑前有很多啤酒白酒,还有人采来鲜花放在碑前。青山处处埋忠骨,无数的英烈们守望着这片土地。
昌平高楼长城敌台-可见当年战斗的弹孔
高楼长城处是可以看到流云的,山下经常是一片晴朗,山上却是云雾缭绕,流云贴着山坡绕山岗而过,有如仙境。山上生态环境特别好,有一处开满黄花的山坡名曰“黄花坡”,还有一处高山草甸每年8月份会有齐腰的野草,我甚至还在山上看到过一只猪獾妈妈带着几只小猪獾在我面前大摇大摆过街,一点也不怕人,十分有趣。站在高楼处,可以远望八达岭长城,可以俯瞰山下的水面开阔的官厅水库,还可以远眺远处大海坨山以及冬奥会的滑雪场,视角很开阔,晚上还能看到漫天繁星。是一处北京近郊露营好去处。
云雾缭绕的长城敌楼
这座山应该是我这辈子爬过最多的一座山了。平时一到周末,如果想不起来要去其他地方,我就会来爬这座山。除了冬天封山的时候去不了,可以从五月份一直爬到十一月。五月的山顶还是一片枯黄,只有少数新发的绿芽,不过天气已经回暖,走在此时的山上,会有一种身处水墨画的质感。
北京山上的杏花
北方的山,未绿的时候,总是会给人一种强烈的苍凉感,容易让人触景生情,感叹世事无常。六月初满山杏花,此处山上还有一片开的特别好的海棠花,满树繁花如雪绽放,甚是美丽,然后就是各种草本植物次第开花,一直能够开道八九月,八月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到山上摘野韭菜花,不多一会儿就可以摘一大包。前两年上山都是摘好了拿回家,家里那口子会洗净了控净了水小火宽油慢慢煸干,当炒菜的料油用,炒出来的菜有一股奇香,相当好吃。今年八月初我上山,不知为何又摘回来一包,拿回家才意识到,以后不会有人做野韭菜花油了,也不会有人再给我用野韭菜花油给我炒菜了,那个人已经离我而去了。
野韭菜花
很多时候,生活有一种惯性,哪怕物是人非之后,惯性依然在。就像一个断了肢体的人,总会觉得肢体还在。那一天我提着这包野韭菜花呆坐在没开灯的客厅里,许久以后才让自己相信了,一切都过去了,回不了头,只能往前走了。我决定出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