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的宋丹丹(宋丹丹大尺度出演暗娼)
民国初年,北平。
今天,是感化院“大喜”的日子。
又一批“出师”(感化改造)的女工,踌躇地站在“礼义廉耻”墙下。
被特意赶来的人,肆意从头到脚地检视,好以挑选一二“从良”嫁人。
在一声声肆意高声大笑中。
那些年龄小的、本地没家的、长得好看的和好生养的,都在被结算“感化辛苦费”后,带走“嫁人”。
在一栏之隔的“禁闭室”里,关着些“不服感化”,只会笑闹的暗娼(暗娼,即不交税,无证上岗的“从业人员”。)
最深处,关着一个“安分守己”的,叫韩月容的女人。
她时常呆呆地望着缝隙里透出的天空。
今天看到了一弯“带着点寒气的一钩浅金”的月牙儿,“像一阵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一般,缓缓地唤醒着她从前的记忆。
韩月容幼年丧父,迫于快饿死的绝境,母亲只好带着她改嫁给了不能生的车夫。
好在,继父老实敦厚,母亲贤惠勤劳。
让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虽然过得清贫,倒也不乏安稳和温馨。
但好景不长。
要知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动荡世道下,人能挣下一口饱饭都很不容易。
何况这个渴望有孩子的男人,在终于成家之后,又咬牙送了女儿月容去上学,还期盼着想让家人的生活好过些,总是什么活儿都抢着做。
虽然月容不负众望地,慢慢长成了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出落地也越发水灵美丽。
但越来越沉重的学费、一家人的吃穿用度等“负担”,都让这个本就日复一日加倍辛劳工作的男人,越发力不从心。
于是,积劳成疾的他,在一次意外中过世了。
而随着一家之主的亡故,她们母女的生计又成了问题。
为了继续供女儿月容上学,这个没技能、没文化、没背景,只剩下能吃苦“勤劳”的女人。
终于在变卖完所有家当,依旧供不上女儿上学,也无力负担“两张嘴”后,走上了不归路。
被一次放学后回家,却遭“客人”问价骚扰的月容发现,母亲已然沦为她所不齿,却养活了她们的暗娼。
亲情仿佛在一瞬间破裂。
此时的月容天真地自诩是“新青年”,所以她既不齿,愤恨,也为母亲伤心。
更重要的是,在父母保护她,让她得以受到基本教育的这些年里。
月容相信,她是能够凭借自己学习的“东西”,通过努力工作,是可以养活自己的。
于是,在一时冲动之下,离家出走,在女校长的支持下,用为学校干活换取了伙食费和居住之地。
可她不知道的是,在这个“吃人”的社会里,身为女人的她,是注定不能不依附男人去“独立”生活的。
好不容易熬到毕业的她,满怀希望去找工作,屡屡碰壁不止,还眼见着要被新校长赶出学校。
就在她即将无家可归之时,她“幸运”地终于遇到一个衣冠楚楚,谈吐优雅,还为他编织了一个梦幻而温暖美梦,愿意给她“家”和好生活的“好男人”。
可惜,美梦终究只是脆弱而虚幻的。
那天,男人的妻子找上门,她才像是被惊醒了一般,不得不面对自己终究还是做了一场,被骗心骗身的噩梦。
爱情幻灭,再一次无家可归的她,百般努力之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辛苦的服务员活儿,却因为姣好的脸,年轻婀娜的身体,就被不三不四的“客人”们百般骚扰。
几番反抗不得,还惨遭店主辞退,最后在走投无路,又无奈改变现状之下。
月容终究陷入了和当初母亲一样的绝望境地。
为了可以继续活下去,像她这样的女人,在这个“兵匪难分”的混乱世道里,也只能走向那条有且仅有一条的“卖肉”之路。
自此,宿命的轮回如同解不开的结一般,牢牢地套在了她的命运里。
“钱比人厉害一些,
人若是兽,钱就是兽的胆子。”
既然母女两代都逃不过命运的话,她们又能如何挣扎,又何必徒劳地反抗?
不过是,带着仇恨和无奈的妥协,亦或带着认命和抗争的顺从罢了。
染病,被抓入感化院,再到被关进“监牢”的结果。
这一切不过是这条不归路的必然经历。
影片最后。
年迈穷困潦倒的母亲终于在一次偷偷看生病的月容时,被期盼团聚已久的女儿发现。
母女二人的抱头痛哭被定格在纷纷落雪的一角,渺小而悲凉......
1986年,为了纪念老舍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两大制片厂联合“野心”创造历史,冲出中国,走向国际,搭建数个实景,引进新式器材的“大制作”《月牙儿》。
影片主要围绕身为社会底层的韩月容母女俩,被迫沦为暗娼的一生悲惨遭遇。
以此血淋淋地演绎出了,在那个充满黑暗、罪恶、混乱、动荡的时代里,这个旧社会是如何“吃人”的根源背后的隐秘。
它以宿命的形式,残酷而冰冷的社会现实,一步步逼迫以孤寡女性们为代表的底层人民,为了生存匍匐在“钱、权、欲”之下,堕落风尘,成为“兽”一般的“人”。
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尺度”大到,放到现在可能会过不了审的现实题材“大制作”,还真的实现了它的“野心”。
首次出演电影的宋丹丹,就用年轻不惧的非凡勇气,挑战了必然会饱受争议,“大尺度”的暗娼韩月容一角,凭借青涩自然又精彩丰富的演绎。
让《月牙儿》冲到国际亮相,一举拿下了第41届萨莱诺国际电影节意大利银质奖。
可《月牙儿》凭什么如此有底气,相信它可以支撑他们的“野心”?
首次出演电影的宋丹丹又凭什么有如此勇气?
或许就是因为影片改编蓝本——老舍先生“浴火重生”的传奇原著《月牙儿》了。
“妈妈的心是狠的,可是钱更狠......
我们娘儿俩就像是两个没人管的狗,为我们的嘴,我们得受着一切的苦处,好像我们身上没有别的,只有一张嘴。
为了这张嘴,我们得把其余一切的东西都卖了......”
1930年,老舍来到济南,一面欣赏着济南的自然之美,一面望着遗留的痕迹,悲凉于当年“五三惨案”的愤怒。
由此牵动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欲望,几乎一气呵成写下长篇《大明湖》。
用一对母女的悲惨命运,控诉那个“吃人”旧社会里,被帝国主义入侵的愤懑,与为那些惨遭当局妥协抛弃的底层人民痛苦的奴隶式命运的呐喊。
可惜,“大明湖悲歌”尚未“出生”,就惨遭“一·二八”战火焚毁。
于是,这部在艰难轰炸中,被救下,“浴火重生”所得的《月牙儿》,本身的诞生就是一段传奇。
何况这是“不敢”写女人的老舍,破天荒地不再“幽默”,而是直接了当地,不给答案,平铺直叙地用严肃沉痛的笔触,特意用女人的第一视角“我”写就的故事。
比起改编后的电影,更添一份深入灵魂的残酷抨击。
改编后的电影《月牙儿》,虽然用丰富的原著原文直接去立体化角色,补充之下的内心独白,搭配精心设计的,用深、暗色充斥填充的方式,为整个剧情营造了一种自然压抑、悲凉又令人不自禁感到无比窒息的气氛。
从而让整个影片呈现的故事,给观众一种从内心深处带来的,后劲十足的震撼感,由此引发大家由对当时旧社会的真实认识,牵出背后深埋的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但不得不说,老舍先生的原著,不管在布局和设计上,还是在处理人物立体化的编排上,都更加让人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荒诞式残酷。
在《月牙儿》诞生的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旧社会,外部的侵略和内部的妥协投降,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饱受内外交困的折磨。
歌舞升平粉饰着中上层的城市生活,但光鲜之下,支撑的是被腐朽和黑暗迫害的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
工商业相继倒闭,使市场迅速萧条,带来的巨大影响是无数工人失去赖以养家的工作,由此贫困席卷着人民的生活。
在那大部分谋生出路都被堵死的旧社会里,男人们尚可以贱卖力气果腹,可女人们呢?
尤其是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女人们,她们早已被“男权社会”圈养成只能依附,不能有独立权的“菟丝花”,被局限的时代,几乎堵死了生为女性所有独立谋生的办法。
即使没日没夜不怕吃苦地“勤劳”做活,也没办法让一个人果腹,所有反抗、抗拒和不甘,都被抹杀,留下的唯有这条看似“自由”的不归路。
最后,那些求生无路的底层女人们,为了活下去,只能妥协认命,如此才能在这个“吃人”的旧社会里,挣扎地出卖自己的身体做娼妓,去满足有产者们欲望的“畸形产物”,换取果腹和一丝可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直到.......
善于“看见”底层黑暗角落的老舍,淋漓地把这些容易被时代忽略的“控诉”,展现成《月牙儿》的故事。
但很可惜,或许是时代的局限性,或许是多个男性编剧(导演)的视角的“立场偏狭”。
有点过分“美化”(合理化)母女两人在每个命运转折处的必然理由了。
相较于老舍的原著来说,电影故事里对人物命运动机和逻辑的处理,过于讲究“圆满”和顺从必然命运了。
比如电影里的继父是意外去世的,而原著里,把继父的缺失,处理成模糊理由的出走,就更添一份被迫孤寡的女人们,必然沦落的悲凉。
就像全文重要的意像“月牙儿”一样,带着寒气,光芒微弱的月牙,虽然纯净、美好,但它的柔弱和无力是显而易见的,只需要一片薄薄的云,就可以把它遮蔽,让以此寄托“希望”的人,陷入无边的黑暗,不可自拔。
其次,就是电影中,母亲沦为暗娼后被女儿发现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刻画地过于苦大深仇,反而有点情感上的空洞,显得太想当然的逻辑合理。
很显然,男人对女人不论怎样都很难有真正设身处地的立场考虑,即使对于老舍本人来说,都“不敢”轻易尝试。
所以在原著中,他是用侧面的“共情”——让月容与母亲陷入同样的绝望境地,去推动母女感情的自然宣泄。
重蹈覆辙的设计,并非仅仅是“复制”,而是有时代针对性地去“推一把”。
影片里的情感转换是很难支撑起月容如此迅速的妥协的,虽然宋丹丹的表演非常惊艳,后期那种“既然不能反抗,就享受”的感觉,就转换地很不错。
而老舍的原著就处理地非常高明了,他把属于人类的亲情、爱情和(缺失)的友情全部一一撕碎,让母亲和女儿都彻底绝望,不再对人性保有一丝一毫的温情。
就像电影里,被放大的亲情羁绊,母女之间好几次的想念和偷看,美则美矣,说感动也感动,但始终缺乏一种现实的说服力。
试问,一个连果腹(生存)都需要付出一切的人,何谈道德和人的情感?
所以,在原著里,多年以后,再次被抛弃的母亲去投奔女儿,可以很坦然而狠厉地接受,且可以自然地在女儿因为病痛而磨蹭时,毫不留情地“鞭挞”着去踩着尊严和人性,搜刮着每一份把女儿“卖”出去换得的钱。
那种,被继续活着的欲望榨干,抛弃亲情的母亲才是被那个“吃人”旧社会,吞入腹中正在腐朽中挣扎的“兽”的本来样貌。
在那黑暗的旧社会里,哪有什么无底线的伟大母爱?
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只不过是在满足了生存和精神需求之后的额外的“爱”而已。
于是,就像老舍自己说的那样:
“在书里,虽然我同情劳苦人民,敬爱他们的品质,我可是没有给他们找到出路,他们痛苦地活着,委屈地死去,这是因为我只看见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的一面,而没有看到革命的光明。
不认识革命的真理,但是,艺术作品不同于宣传材料,为什么一定要它给人找到出路,或者一定要说出穷人应该造反呢?”
或许,他就只是想白描出在那个时代的那片天空,那个月牙儿下,无数如母女两人一样的人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着的图景。
毕竟,老舍度过的那一生,到死都是看不到一丝希望的现实。
那年,他跳入刺骨的湖水里,给了自己一个绝望的解脱。
或许,于我们而言,看过《月牙儿》之后。
或有所思,或有所得,或有所珍惜眼前,就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