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

前面我们简单说了一下春秋五霸,今天继续了解一下春秋战国那些事儿。

一、鲁初税亩:公元前594年

初税亩,春秋时期鲁国首次实行的按田亩征税的制度。

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在初税亩之后,公田之外再收十分之一的税,即一个小生产单位,一共耕种了112.5亩的土地,其中22.5亩土地的产品为应缴纳的税额,税率也就变成了0.2,(计算方法为22.5/112.5)。

二、《诗经》:公元前590年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儒家“十三经”之一。

《诗经》原名《诗》,因其收录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直至汉代才尊称为《诗经》。早期《诗经》版本众多,有已经散佚的《齐诗》、《鲁诗》、《韩诗》以及现存的《毛诗》。

其创作年代从西周初年延伸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诗经》汇纂成书则相对更晚,据说是由孔子编订。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有十五国风;《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春秋时期,《诗经》还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

孔子概括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还多次训诫其弟子及儿子,要他们学《诗》。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

三、弭[mǐ]兵之盟:公元前579年

弭兵之盟,指的是晋楚争霸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外交事件。

分别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华元、向戌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

这两次弭兵会盟中比较有名的是在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7月举行的那一次。

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与以往的会盟不同的是,以前的会盟都由国君亲自参与,这次弭兵会盟却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四国的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了会议。

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2)

四、老子:公元前570-公元前471年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3)

老子,男,汉族,姓、名,字,又字伯阳,世称“李耳”、“李聃[dān]”或“老聃”,是李姓、老姓的先祖。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陈州)人,另一说为:山东曲阜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师从殷商末臣之商容,于东周春秋末之周守藏室任吏(柱下史)、春秋时代思想家,隐居邢台广阳山。

其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自然观方面,老子是一位原始的唯物主义者。在他的哲学中还包含着许多辩证法的因素。但他的思想,根本上是和没落贵族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的。阶级的局限性,使他推论的结果,只能理解自然界的变化为机械的重复循环的过程。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社会生活方面,他幻想回到原始公社时代的朴素的生活,他躲避现实。

他对于音乐,和他对于所有其他的事物一样,一律采取着虚无主义的态度。因此,他的音乐思想和他整个的社会观点不能分开,在当时是极端地反动的。

2010年,“老子文化国际论坛”在中国洛阳老君山举行。

4.1、《道德经》

《老子》,又称《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著,是先秦道家的重要经典。

《老子》分上下两篇,81章,即《道经》37章,《德经》41章,全书以“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4)

五、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

孔丘(约前551年-约前479年),子姓后裔,氏,名,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孔夫子,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我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5)

5.1、《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言论汇编,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末年,孔子设坛讲学,传授其思想学说,创立儒家学派。孔子去世以后,其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孔子言论,并逐渐将其记录下来,在战国初年汇辑成书。

《论语》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主要阐述“仁”、“礼”、“中庸”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确立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

南宋朱熹将《论语》列为“四书”之一,《论语》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一直是古代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6)

5.2、孔门十哲

孔门十哲,又称作四科十哲,是指中国儒家学派早期的十位学者,皆是孔子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别(科)。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受儒教祭祀。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六、《左传》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等,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此书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司马迁、班固等人都持此说。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现在一般认为《左传》为吴起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

《左传》的叙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从而成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相较于另两部解释《春秋》的传——《谷梁传》、《公羊传》,此书的特色在于详细记录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汉代官方春秋学中没有《左传》的位置,但此后其地位不断上升,最终在唐初收入《五经正义》,取代了《公羊传》等的地位。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7)

七、《孙子兵法》:公元前515-公元前512年

孙子》,又称作《武经》、《兵经》、《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期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

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8)

八、阖闾:公元前514-公元前496年

阖闾(约前537年-前496年)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号阖闾(一作阖庐)。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前514年~前496年在位,被《荀子·王霸》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吴王僚二年(前525年),阖闾奉命率舟师溯江攻楚,与楚军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以夜袭之计败楚军,夺回所丧王舟“余皇”。

吴王僚八年(前519年),佐吴王僚率军攻楚战略要地州来,当楚以七国联军来救,途中因令尹病亡而被迫回军之时。又出谋示弱诱敌、奇袭制胜,大败楚军于鸡父(今河南固始),夺取州来。

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王位。

吴王阖闾执政时期,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确定先破强楚,再服越国的争霸方略,采取分兵轮番击楚之策,频频攻楚于江淮之间大别山以东地区,使楚疲于奔命。

吴王阖闾九年(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

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被越大夫灵姑浮挥斩落脚趾,重伤而死,后葬于苏州虎丘山。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9)

8.1、柏举之战:公元前506年

柏举之战,春秋后期时吴、楚两国发生的一场战役。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即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后,楚国元气大伤,花了相当较长的时间才恢复。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0)

8.2、伍子胥

伍子胥(前6世纪-前484年),名(员),字子胥,以字行,春秋时期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县)人,后来吴国封他于申,因此又叫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

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

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1)

九、鲁班:公元前507-前444年

鲁班(前507年-前444年),是春秋末叶著名工匠,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师祖。

据说鲁班出生于鲁国的一个世代大家族——公输族,由于他是鲁国人,又被称为鲁班或者鲁般,后来,鲁班此姓名被流传得最为广泛,成为通称。

鲁班生于约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40年后隐居于历山(今济南市东南,又名千佛山),卒于公元前444年(周贞定王二十五年)以后。

由于在中国流传着许多他对建筑及木工等行业贡献的传说,被认为是他设计的工具及建造法则被沿用至今,是以鲁班被后世奉为工匠祖师,为中国上架行、中架行及下架行(合称三行)工匠均敬奉的先师,戏班亦奉鲁班为师。

此外,鲁班被神化,道他出生时群鹤云集,满室异香,乃是天上宿星投胎,传说众多,奉为神仙。因此鲁班又有鲁班仙师、公输先师、巧圣先师、鲁班爷、鲁班公、鲁班圣祖、鲁班先师及鲁班祖师等称呼。

在中国各地都建有鲁班殿或者是鲁班庙。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2)

9.1、伞:约战国初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伞是中国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dēng]

上至皇帝出行的黄色罗伞,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可以说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受中国文化影响,亚洲许多国家很早就有使用伞的传统,而欧洲至16世纪才开始风靡中国伞。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3)

9.2、云梯:约战国初年

云梯,是古代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

中国古代的云梯,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配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带有用滑轮升降设备。

云梯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鲁国能工巧匠公输盘鲁班所发明,其时楚惠王为了达到称雄目的,命令公输盘制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架云梯。

《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曰“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说明云梯另外一个用途可以登高望远侦探敌情。

云梯在园林建筑中属于山石布置的一种,即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楼梯,既可节约使用室内建筑面积,又可成自然山石景。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4)

9.3、鲁班尺:约战国初年

曲池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据说是鲁班发明。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5)

十、勾践:公元前496年

勾践,中国春秋时代后期的越国君主,父亲则是越侯允常,生年不详,前496年至前464年在位。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6)

10.1、卧薪尝胆:约春秋末年

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浙江绍兴古城西北迎恩门外的箭楼相传由越王勾践所建,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7)

10.2、西施

西施,子姓施氏,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zhù]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jì]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

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一说七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lǐ]献于吴王。

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

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之美誉,其中的“沉鱼”一词,便是指代西施,来自于“西施浣纱”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8)

10.3、范蠡

范蠡(前536年7月26日楚灵王五年-前448年楚惠王四十一年),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陶朱公,早年居楚时,尚未出仕,人称范伯

他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传说佐越王勾践定计灭吴后与西施泛五湖而去,事见《越绝书》《吴越春秋》。

范蠡出生于前536年7月26日(农历前536年九月初一),春秋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淅川县大石桥乡至寺湾镇间)人,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商业理论家和经济学家。

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轻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范蠡之著作今已散佚,计有《兵法》及《养鱼经》二书,于《文选》中可略见该二书之引句。

晋人蔡谟之后因认为“计然”为范蠡著作之书篇名,因此相传有《计然》一书散佚,汉唐、三国等史料多以计然(计倪)为人名。

清朝以前多数著述也多半认为计然为范蠡之师,《陶朱公生意经》则是根据陶朱公的经商思想加工整理而成,又称《陶朱公商经》、《陶朱公商训》或《陶朱公经商十八则》并非范蠡著作。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19)

10.4、越灭吴之战:公元前475-473年

越灭吴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晚期战国初期吴和越两诸侯国间的战争。

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

越国虽然在开始时处于弱势,并一度亡国,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一系列战争后攻破吴都吴城,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而越国的声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越王勾践称霸,成为历史上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王。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20)

10.5、徐州会盟:春秋时代末期

徐州会盟,春秋时代末期在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举行的一场盟会,会上确定了越国霸主的地位。

越灭吴后,越王勾践率兵北渡淮河,与齐国、晋国等诸侯在徐州会盟,并向周天子纳贡,周元王因而派人赐勾践胙,命其为伯。

之后越王回到淮南,将淮上土地给予楚国,归还吴国所侵占宋国的土地给宋国,并将“泗东方百里”给鲁国。当此之时越国横行江淮,诸侯都来朝贺,号称霸王。

周贞定王元年(越王勾践二十九年,前468年),越向北迁都至琅琊(山东省胶南市南),另说在周元王四年(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前472年)。

越尊事周事,称霸关东,成为春秋末期最后霸主。

一口气读懂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二一分钟了解战国那些事儿)(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