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6年级的小学古诗关于蝉(小学生古诗词每日一首)

咏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作品赏析】

《咏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注释

咏: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的方式,文体的一种。

:通“借”

緌:本诗指蝉的嘴像挂在下巴的帽带。

【大意】

垂緌饮清露——指的是蝉吃雨露,讲的是食;

1到6年级的小学古诗关于蝉(小学生古诗词每日一首)(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