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多少岁就不能买重疾险了(同时具备这2个条件)

我发现人们对重疾险这个东西的主观感受,有点微妙。

当没有生病,尚且健康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会拍胸脯说,我觉得自己似乎不需要重疾险。

“你看我收入稳定,又有房产,存款也还可以,有这些家底儿在,治个病,应该够了吧”

然而当真的体检查出来个问题,或者身边有朋友突然身陷绝症,出现财务危机时。

就随便找个亲戚朋友,别人买啥自己就买啥,也不看看自己体检报告和产品条款,着急忙慌地给自己上了重疾险。

超过多少岁就不能买重疾险了(同时具备这2个条件)(1)

重疾险,提到保险必然绕不开的险种。

到底是哪些人一定要买,哪些人可以不买呢?

我们今天来做一个简单易懂的阐释。

因为一定要买的人,比可以不买的人要多得多得多

所以我们就陈述哪些人可以不买,这样方便大家对号入座。

哪些人可以不买重疾险呢?

其实我认为最简单的两个标准就是:

1、常年被动收入远大于支出的家庭

2、有足够实力常年续保大额高端医疗的家庭

并且这两个条件,是一个“且”的关系。

也就是,如果你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可以不用买重疾险也是足够覆盖风险。

那么要怎么理解这两个条件呢?

有朋友说:

“我收入很高,单独一个家庭成员就可以有两、三百万的年收入,那我是不是可以不用买重疾险呢?”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

超过多少岁就不能买重疾险了(同时具备这2个条件)(2)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标准:

我把关键词highlight一下,「常年」「被动收入」「远大于」

如果你只是一两年收入两、三百万,做不到长期维持高收入,那么对不起,你不符合这个不需要购买重疾的人群标准。

另外,如果你的收入主要靠工资、奖金等需要你出卖自己时间、付出劳动后才能够获得报酬,这个不叫「被动收入」。

被动收入是哪怕你3、5年什么都不干,专心纯养病治疗,钱也会每个月固定打到你的账户上,这个才叫做「被动收入」。

而工作、奖金哪怕是自己经营生意,如果一旦脱离了自己的劳动,收入就会面临中断的。

还是非常单一脆弱的主动生产和收入模式,那么这类人群即便当下你的工资收入很高,也不满足可以不购买重疾险的标准

原因很简单。

因为这种收入来源太过单一,收入结构太过脆弱

超过多少岁就不能买重疾险了(同时具备这2个条件)(3)

中间一旦出现被裁员、解雇、生病、离职等等情况,收入都可能面临中断。

第三个条件「远大于」,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中高收入家庭往往债务和支出也高。

每一年工资单数字漂亮,但这背后也有高额的房贷,还有孩子的教育开支,以及不少家庭上面还有4个老人等待被照顾。

因此,如果你单纯只是收入很高,哪怕是被动收入,如果没有办法做到被动收入可以高出你的支出,说明你的现金流仍然是吃紧的状态。

也就是,挣得多,花得也多。

存不住钱,当然当风险发生的时候,也拿不出来多少存款。

如果只是满足了第一个条件,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同时满足第二个条件:有足够实力常年续保大额高端医疗的家庭。

同样,我们先highlight第二点里面的关键词:「足够实力」「常年续保」「大额」「高端医疗」

我们都知道,高端医疗是普通医疗险里面的顶配。

责任全面的高端医疗,在顺利通过核保承保的前提下,小到感冒发烧,大到生病住院,甚至生孩子、体检、看牙等问题,都可以这份保险帮你解决。

因此,顶配大额高端医疗,价格都会比较贵,30岁左右的成年人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配置,一个人的一年预算至少需要准备5-8w,如果需要更好的,约莫在10-16w。

但是,只能买一年这样的高端医疗肯定也是不行的。

你必须长期具备去支付这个保费开支的能力,一个成员如果按照5w左右预估,三口之家配完约莫是10w左右。

如果今年内没有出险,明年继续交费,费用会随着年龄上涨而涨价。

说到这里也顺便说一句,不带门诊责任且涵盖免赔额的高端医疗,不属于这里讨论的顶配高端医疗范畴。

因为我们知道,越是赚过大钱的人,也越能懂得风险共担的理念。

如果治一个病,前后要花掉他1000万。

哪怕他可以从自己的资产里掏出这笔钱纯用来治病,但他更愿意在病之前每年花个几万块钱去买个保险,最后这1000万的治疗费用,让别人(保险公司)来出。

而自己其他的钱,拿出去投资,钱生钱。

超过多少岁就不能买重疾险了(同时具备这2个条件)(4)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有高额资产的家庭,哪怕自己治得起病,也一定会给全家人配一份大额高端医疗。

因此,从上面的描述上能够理解到,可以接受给全家人支出这样一份大额高端医疗的家庭,一定不会觉得一年十几万的纯消费型保险保费贵。

所以如果对于这里描述的价格和开支你觉得太高了难以接受。

这说明你也不属于这一类人群,也就是不具备不配置重疾险的人群标准。

所以综述,从上面的描述可以感受到。

这两个条件和标准,都挺难达到的,想要同时达到,那就更难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前面会说到的,真正满足可以不用购买重疾险,也足以抵抗疾病风险的家庭和个人占比是绝对的少数

对于大部分的家庭,尤其是工薪阶层,重疾险是你们能够享受到风险共担机制很好的一个工具。

因为真的病了的时候,尤其是重病的时候。

会发现这时能不管不顾就拿出一笔钱来支持你看病的人,除了保险,很难再有别的。

而说到最后,我相信也有朋友会说。

即便我不满足上面说到的两个条件,但是我是一线城市土著,我有房产,还有车、还有存款。

大不了到时候卖房、卖车、借钱去治病咯。

说到这里,也不妨试试换一个角度去想,就像我前面说到很多赚钱多的人会用到的思路一样。

不同的资产,都有它的预定用途。

比如说教育金是用来给孩子的教育规划的,年金是用来准备自己养老的。

如果因为健康方面的风险就一次性把这笔钱花掉了,就会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

原本可以每年只花个一两万块钱,平摊到未来几十年,来转移疾病带来的大额支出。

而且这样的保险,很多责任好的还有豁免功能。

出了险,拿赔付,后面保费妥妥不用继续交了。

没有赔付的保障继续有效。

并且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的概率其实是在逐年增加的,但你的保费没有变化。

这样不好吗?

超过多少岁就不能买重疾险了(同时具备这2个条件)(5)

为什么非要为了省这一两万块钱,最后倒逼自己去卖房、动老底儿,再花个几百万出去呢?

说到这里,我相信很多朋友能理解和意识到原先一些认知的局限性了。

但可能,依然可能还会有朋友有这样的想法,比如:

“我还小,很年轻

我觉得自己,不会生病

能不能暂时赌一把,假如这两年自己不生病呢”

对于这类想法,真不造说啥好

多吃蔬菜水果,早睡早起,开心就好‍♀️

超过多少岁就不能买重疾险了(同时具备这2个条件)(6)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

点个在看再走哦~

今天周一,有个好心情

更多保险干货和案例知识,讲给你听~

推荐阅读:

一拖再拖,差点被保险公司拒保

1200亿的社保基金缺口背后,我们靠什么来养老?

如何巧妙地,给两个孩子存够学费?

作者Kris:

R&F创始成员,资深保险经纪,金融硕士,签约作者,终身学习者。

阅读更多,头条号:「番茄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