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

推荐:最后的贵族郭婉莹:高贵,不需要表达,需要的,是学会咽下

文/项苏农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1)

【作者简介】项苏农,苏州市人,现在苏州从事律师工作。工作之余爱看闲书,出差之机常逛街市,间或有所感,书诗文自娱。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古代的人同今天的人一样,也是喜欢附庸风雅,其中之一就是收集名人的书法。常规的做法是用金钱的方式进行购买,但有的时候,名人的书法,也不是说有了钱,就一定能够随心所欲买得到的。更多的时候,还是要挖空心思、动用五花八门的非常规手段,才能将心仪的名人作品据为己有。

一、山阴道士用一群鹅换了王羲之的一幅《道德经》

王羲之在担任会稽内史一职的时候,曾兼任“右军将军”的职务,所以又被人称作“王右军”。他最杰出的成就在书法上,所写的字被称为王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书圣”之称。可惜的是,他的亲笔作品现在却没有一幅留存在世间。

比他晚出生约100年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的“容止”篇写到:“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说的是当时所有懂书法的人,都一致认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飘逸生动,飘逸的像天上游动的云彩,生动的像海里翻滚的惊龙。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2)

(王羲之)

王羲之书法之珍贵,在《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子玄之凝之徽之徽之子桢之徽之弟操之献之许迈》中,记载了下面这么一个“竹扇题字”的故事: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说的是王羲之,有一天在浙江绍兴蕺山这个地方,一边坐在茅草搭建的凉亭里避暑乘凉,一边在凉亭中央的石头桌面上练习写字。

这时,有一个卖竹编扇子的老妇人向他走来,拿出一把六角形的扇子,问他要不要买一把扇子扇扇。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3)

王羲之接过扇子,拿在手里细细把玩,这些用竹子依次串联编成的扇面,形制古朴,简直就是缩小版的秦汉竹简。他在心中好生喜欢的同时,禁不住的手痒了起来,兴起之下,就在这把六角扇的正反两面,各写了五个行书字,分别是“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

老妇人看着面前的这个中年男人,只是在这把扇子面上,先是装模作样地写字,后是作样装模的看字,却没有流露出想买下这把扇子的意思,而且还把光洁的扇面都弄脏了,因此就很生气。

王羲之急忙对这个老妇人说:“老人家啊,你不要生气啊。你只要对人说:这把扇子两面上的字,都是王右军写的,就一定会有人用一百个钱,来买下你这把扇子的。”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4)

“是真的?”

“是真的。”

“能卖一百个钱?”

“能卖一百个钱。”

“卖不到一百个钱,你要拿出一百个钱哦。”

“好的、好的。你尽管去卖、尽管去卖。”

于是这个老妇人,就老老实实的按照王羲之告诉她的原话,举着手中的那一把扇子,对来来往往的过路人说“快来看看啊!快来看看啊!这把扇子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字,现在卖100个钱,卖100个钱。”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5)

许多听见这话的路人,纷纷停下脚步围了上来,竞相拿出了100个钱,争先恐后的要买老妇人手中的这把写着王羲之字的扇子。

以至于第二天,这个变得有点贪心的老妇人,竟然拿了许多把的扇子,又来要求王曦之王右军,在每一把扇子的正反扇面上写字,王羲之对此是“笑而不答”。

当时的人,对王羲之书法的喜好和推崇,用《晋书》的原话来说是:“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正因为如此,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是很难求到的。

《晋书》说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6)

王羲之为什么会有“性爱鹅”,这么一个很特殊很特别的喜好呢?史书中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说明。在此之后,有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王羲之爱鹅,就如同有人爱猫爱狗一样,只是出于个人兴趣而已。

直到清代,有一个叫包世臣的人,写了一本书法理论著作《艺舟双楫》,他在书中说“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第一次将王羲之爱鹅的原因,是因为爱好鹅在水中优美的体形,和红掌拨清波的游动姿态,与写毛笔字时笔势的行云流水联系了起来。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很不认同这个观点,他在《天师道与海滨地域之关系》一文中认为,身处魏晋时代的王羲之,同当时的士人一样,喜欢服用流行的“五石散”。此散服下后身体燥热,需要吃中医认为性凉的鹅肉,来解五脏的内毒。因此缘故,王羲之是为了解内毒,就有了“性爱鹅”。他同时还认为,会稽孤姥既然舍不得把鹅卖掉,那怎么又会在王羲之将到时把鹅宰了呢?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7)

基于王羲之“性爱鹅”,于是就有人利用了他的这个喜好,通过“以鹅换帖”的方法,成功的获得了王羲之珍贵的书法:

以往,为了自己特别喜欢的鸣叫之鹅,所发出的那一声声好听的鹅叫声,王羲之心甘情愿的放下高官的架子,带领亲戚朋友们上门去听鹅叫。

今天,为了能够得到自己喜欢的一群好鹅,在山阴道士不愿意收钱、只愿意收取《道德经》的情况下,王羲之毫不犹豫的就按照这个交换要求,在此起彼伏的一片鹅叫声中,磨得墨浓蘸得笔饱,振一振精神,定一定呼吸,开始一笔一划的写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一部《道德经》,通篇5000字,二秒钟写一个正书字,加上前后的准备和扫尾工作,少说也要4、5个小时。

尽管如此,王羲之还是欣然命笔一挥而就。

写完以后,就欢天喜地的、兴高采烈的、喜笑颜开的,把山阴道士赠送的一群鹅,装在笼子里带回家了。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8)

二、一个不知名的老板用米换了黄庭坚的一堆书法

宋朝人庄绰在《鸡肋编》卷上写了一个“笔墨易米”的故事:“先公元祐中为尚书郎,时黄鲁直在馆中,每月常以史院所得笔墨来易米报谢,积久尺牘盈轴,目之为乞米帖。”

文中提到的黄鲁直,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庭坚,他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而且还是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更牛逼的是他又是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精妙,自成一派,尤其擅长草书,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合称“宋四家”。

说的是黄庭坚在北宋哲宗朝的元祐(1086年—1094年)年间的时候,在京城的中央机关馆阁供职。作为官署的馆阁,行政职能是掌管图书、编书校文、顾问侍从和编修国史等文化事务,显然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单位,惟一不足的是馆中俸禄比较清薄,难以养家糊口。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9)

(黄庭坚书法欣赏)

在北宋仁宗朝当过参知政事的范仲淹,还在黄庭坚未去馆阁任职的五六十年前的时候,在给皇帝上《范文正奏议•奏杜杞等充馆职》的奏折中,就直接向皇帝报告说:“今馆阁臣寮,率多清贫,侨居桂玉之地,皆求省府诸司职任。”由此可见,在馆阁工作的黄庭坚,是属于“率多清贫”之人中的一个,物质生活的困苦是可想而知。

唐朝著名的大佬顾况,在黄庭坚还没有出生的300年前的时候,就对初到国都长安游学,当时还是未著名的诗人白居易说过:京城米贵,居亦不易。

是的,京城米贵,居亦不易。

当时诗和书还未出名的黄庭坚,在京城馆阁工作的时候,在刚刚开始生活的那一段期间内,亲身体会了无米之炊的窘境,每一个月里,总是会有那么的几天,没有钱买米度日。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10)

好在有一个特别喜欢他字的米店老板,在他陷入生活窘境的时候,就会送给他一些粮食。

为了感谢米店老板,黄庭坚就会将自己精心用馆阁体写的一些字,送给米店的老板,以此来作为对他善心的回报。

有一次,黄庭坚看见他写的那些卷起来放在米店老板处的书法,已经堆积得厚厚的一摞了,就自我解嘲对米店老板说:“这些东西你要放放好啊,这是我写的‘乞米帖’啊,同唐代颜真卿的《乞米帖》一样,终于有一天,是会很值钱的啊。”

果然不久后,随着苏轼成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后,黄庭坚的书法,尤其是行书草书也爆得大名,争相成为当时人们收藏的对象。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11)

三、一个军机处同事用精美饮食换了刘文清一年的精美书法

无独有偶,清朝人葛虚存在《清代名人轶事•风趣类》中,也写了一个“刘文清书易食物”的故事。

这个刘文清就是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刘罗锅”。因为死后被嘉庆皇帝赐谥号文清,所以后人尊称为刘文清公。

刘墉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并称为“清四大家”。另有一说“清四大家”是翁方纲、刘墉、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铁保。但不管是前一家之说或者是后一家之说,刘墉之名都名列其中,由此可见,他在清朝的书法地位上,具有不可撼动的位置。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12)

(刘墉)

当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说,前者指的就是刘墉,他的书法特点是用墨厚重,字体丰腴,因官居体仁阁大学士,所以被称为“浓墨宰相”,后者指的是和他同时代的书法家王文治,他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的探花,其书法特点是特别喜欢用淡墨,以表现所写文字的疏朗神韵。

同是清朝人的易宗夔,在《新世说》中说:”刘石庵之书法,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如美女簪花;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绚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

因此,刘墉的书法在当时就很珍贵。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13)

(刘墉书法欣赏)

“刘文清书易食物”的故事全文如下:

刘文清公,书名重一时,然不肯为人书,故当时欲得文清书者甚难。有某公同直军机,时馈刘精品饮食,刘辄函谢。不数日,又致馈,年余未尝倦。一日,刘诣某,适有一友在座,谈次,友求文清书,文清不肯。某曰:“渠书欲易食物,岂能为汝书耶?”文清愕然。某乃出一巨册,咸刘手迹,曰:“许多珍迹,皆食物易得来也。”文清视之,悉己之谢函,相与抚掌大笑。

说的是刘墉这个人,因为是当时闻名全国的书法大家,所以喜欢他字的人很多,都以能够收藏到他的字为荣。

但刘墉这个人又是一个很清高很骄傲的人,既不看重钱财又不肯给人面子,所以平常的时候,决不肯轻易的为他人写一个字,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是有价无市一字难求。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14)

有一个和刘墉一起在军机处工作的同事,经常会送给刘墉一些很精致又很好吃的美食糕点。

刘墉这个人是很讲究礼貌的,在每次收到这个同事赠送的这些精美的食品后,就会写回信表示感谢。但是没过多久,这个同事又会送来好吃的精致糕点,刘墉就又回信致谢。如此往来有一年之多。

有一天,刘墉去这个同事家里做客,恰好这个同事有一个朋友也在座。在这两个人的闲聊过程中,这个朋友就趁机提出请刘墉给他写一幅字的请求,但是被刘墉不客气的当场拒绝了。

见此情景,这个同事就对他很是灰心丧气的朋友说:“你要知道,人家刘公的字,是要用来换食物的。你也没有食物给人家,人家刘公怎么可能会白白的给你写字呢。”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15)

刘墉听得是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个同事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就呆呆地望着这个同事。

看见刘墉一副蒙在鼓里的不解神情,这个同事就呵呵一笑,转身去书房里拿出了厚厚的一迭本子。

那个求字不得的朋友,接过这个同事递过来的本子,打开来一看,完全惊呆了。哇塞!里面竟然全是刘墉亲笔写的毛笔字!

刘墉的这个同事,很得意的对这个朋友说:“我之所以有这么多珍贵的刘公书法,我容易吗?这些都是我用食物换来的啊!”

对此很不相信的刘墉,就逐一的对收藏在本子里的这些书法,进行了仔细的辨认,果然发现收藏在本子里的字,都是自己这一年多来,在每次收到精美的点心后,马上写给这个同事的致谢信。

刘墉这时方才明白,因为贪吃,这一年多来,他上了这个同事的当。要是他今天不说,他还不会知道这件事呢。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步,他只能是一边无奈的鼓掌拍手,一边尴尬的哈哈大笑。

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古人为了获得名人书法也是蛮拼的)(16)

相关阅读:

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痴与癫

伏羲,原来是这个意思:找个地方藏起来,待猎物过来就杀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