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非遗技艺(南昌非遗爱情故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被人们视作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两者都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个属于爱情与非遗的日子里,我们聚焦一批关注南昌非遗实践的传承人夫妻,他们中有飞线穿针的刺绣高手,有手绘瓷板画的画家,也有传承古老糖画糖人技艺的青年,他们不仅择一事终老,也爱一人白头,让古老非遗在当代社会获得了新的活力。深度融入生活的非遗,让我们感到“习以为常”的同时,也时刻带来历久弥新的感动。(南昌日报记者 徐蕾 刘文君 卢梦梦 万敏 林潇)

一针一线 织就幸福画卷

南昌非遗技艺(南昌非遗爱情故事)(1)

一家人共同创作

在南昌滕王阁仿古街,有一家远近闻名的“江南绣业”,老板是一对“刺绣夫妻”,家中传承四代,并培养了近万名学生。

纤细的绣花针在织网上穿梭,两朵鲜艳的牡丹呼之欲出。记者走进“江南绣业”,看到陶卫华正在绣制一幅2米长的刺绣作品,陶卫华的丈夫周建华向记者介绍:“这种是赣绣创新的‘摄影绣’,绣出来的作品像照片一样逼真,却又比照片绚烂。”

陶卫华和周建华祖籍江西省莲花县,两家祖祖辈辈都从事刺绣行业。“莲花县就那么大,从事刺绣的人就那么多,所以我们从小就认识。”陶卫华说。“当时就觉得卫华刺绣的样子,真好看!”周建华有点羞涩地说道。

时间一长,爱情的萌芽悄悄生长,之后他们顺利成了家。

2000年,由于不甘家里绝活失传,夫妻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创业,把祖传的刺绣传承和发扬下去。”2001年,带着希望和梦想,陶卫华夫妇俩从家乡来到南昌,在榕门路开了家刺绣专卖店,一边经营一边潜心研究。2008年,在中国手工艺精品大赛中,他们选送的素描肖像作品获得了国家级金奖;2010年,他们的作品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夫妇俩也两次应邀进入世博园为中外宾朋表演赣绣技艺;2013年作品《水韵江南》又再次获深圳文博会铜奖。

“在技法上,我们自创了‘摄影绣’‘打子泼墨绣’‘飞白篆刻绣’。”周建华表示,“摄影绣”对光影关系、色彩过渡要求很高。“飞白篆刻绣”要运用多种针法结合,有直针、接针、虚实针、捻针、交叉针等。通过深浅变化的色系,粗细不一的丝线,篆刻的破残、金石纹的肌理感及用力的大小,呈现出图纹的虚实变化,艺术美感强烈。

为深入推进赣绣这一非遗项目的发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陶卫华夫妻在老年大学、高校、社区等地开设了赣绣兴趣班。此外,每周六下午3时至5时,陶卫华夫妻还会在店里开设公益课,对传统手工艺(女红)的历史、特点和发展传承情况进行讲解,手把手带领市民体验赣绣的手法和技巧。“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在学刺绣,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陶卫华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赣绣,实现赣绣艺术的新突破。”

由木生情 用爱雕刻时光

南昌非遗技艺(南昌非遗爱情故事)(2)

徐忠华与妻子万秋英

他,是从小学习雕刻,来南昌拜师学艺的木雕艺人;她,是木雕技艺的爱好者。两人邂逅在美丽的英雄城,由木生情,因雕结缘,演绎了一段甜蜜而动人的爱情故事。

徐忠华是上饶市广丰人,高中毕业后一直在老家学习木雕工艺品雕刻,他好学且有上进心,仅用了两年的学习时间就掌握了木雕技艺,雕刻作品在当地出售。

1997年,随着木雕技艺的不断精进,徐忠华产生了开阔眼界、外出学习的念头。他来到南昌,也就在这里遇到了他为之心动的女孩——他的妻子万秋英。

“那天我来到位于榕门路的一家古玩店,看到一个女孩正跟着古玩师傅在认真仔细地修复木雕上的裂痕。”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徐忠华仍历历在目,“我当时就在想,做木雕的女孩子很少,她很特别。”

从怎样选择木料,怎样做防霉处理,到怎样构思创意,选择何种雕具,雕刻的先后步骤等,围绕着木雕,徐忠华和万秋英似乎有谈不完的话题,愉悦的交流之间,一种情愫在两人之间蔓延开来。对木雕有着同样爱好的两人在沟通交流中逐渐产生了好感,很快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为了提高木雕雕刻技艺,1999年,徐忠华和万秋英萌生了去“中国木雕之城”福建莆田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学习的想法。“当时南昌的木雕技艺还只是樟木平面雕刻,而福建的技艺已经是立体雕、透空雕、高浮雕、薄意雕。”徐忠华说。

在福建,徐忠华和万秋英受到多位工艺名师的指导,他们练就了扎实的雕刻技艺本领,形成了鲜明的创作风格,也在这时,相爱的两人终于如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取经”学成后,2006年徐忠华、万秋英夫妻俩回到南昌,创建了“奇木阁”木雕工作室。徐忠华、万秋英夫妻的作品在极尽可能保留原料原型基础上,佐以精细雕琢,使得作品既有拙朴粗犷之风,又具细腻精巧之匠心。

走进“奇木阁”木雕工作室,一件件制作精美、造型各异、形象逼真的木雕作品映入眼帘。据徐忠华介绍,制作木雕分选材、构思、画形、打胚、精雕、抛光六个步骤,要做出一件好的木雕或根雕作品很不容易,整个过程都需倾注大量心血。“一件作品,我负责选材、构思、画形、打胚,我的妻子则负责精雕、抛光部分。我们对每一件作品都会进行讨论,怎么做才能更精美。根据作品的复杂程度,一件作品出炉短则需要几日,长则需要几年。”徐忠华说。

近年来,徐忠华先后获得了“洪城技师”等荣誉称号,创作的多幅木雕作品荣获国内各项大奖。作为一名手工木雕师,徐忠华还致力于木雕技艺传承。为使木雕人才不断层,徐忠华把20多年来的木雕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一代。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多名徒弟在家具行业从事木雕工作。

以糖为媒 传承甜蜜味道

南昌非遗技艺(南昌非遗爱情故事)(3)

熊传发与妻子王莉

在新建区溪霞镇,熊传发和王莉是一对“甜蜜夫妇”,他们因糖相知、相遇、相守,小夫妻俩一个画糖画,一个吹糖人,靠着自己手上的“绝活儿”,把一锅糖浆变幻成多姿的作品,让世人感受非遗技艺带来的甜蜜。

妻子王莉,是新建区溪霞糖画第四代传承人。她以勺为笔、用糖作墨,在石板上勾勾画画,龙、凤、蝴蝶、鲤鱼等一个个可爱的糖画作品就栩栩如生地出现了。

王莉的丈夫熊传发,是新建区溪霞吹糖人第四代传承人。只见他将一小块糖稀放在手心压扁,捏出空心形状,然后快速扯出一根管子,接着鼓起腮帮子,一边吹一边捏,不一会儿,一只逼真可爱的小老鼠就做好了。“我们主要是做一些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形象,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了解非遗。”熊传发说。

一个开朗直爽,一个内敛随和,这是熊传发和王莉给人的第一印象。两人性格不同却默契十足。王莉是个地地道道的“川妹子”,她初见熊传发,是在四川德阳的一场庙会上。“当时我们俩的摊子挨着,虽然技艺和手法不太一样,但都是和糖有关的手艺,共同话题就多一些。”庙会结束后,两个年轻人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熊传发便回到了南昌。

回到南昌后的熊传发一直在QQ上和王莉保持联系,每当两个人做出了新的作品,都会第一时间和对方分享。王莉说,“那几年,我们俩有时候会约着一起到外地赶庙会,一起研究新的图案,他吹出来的小动物,我能用糖画画出来,我画出来的图案,他也会尝试着去吹。后来,话题就越来越多,关系也热络了起来。”

24岁那年,王莉从四川来到江西,成了一名“南昌媳妇”。“起初,家里人也不同意,觉得离家太远了。但我们俩感情很好,能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情,我觉得很幸运。”在王莉看来,她和丈夫因为非遗相识相知,两个人从事的技艺又都和糖有关,这是一种注定的缘分。

在熊传发的眼里,妻子王莉的手很巧。“她学东西比较快,猪猪侠、机器猫、小猪佩奇这些卡通动画她都画得像模像样。我就学得慢一点,经常是我们俩看到一些有趣的图案,她先学着画,然后再来教我,让我试着吹出来。”熊传发告诉记者,结婚这几年,夫妻俩经常在一起“切磋”手艺。王莉学会了吹糖人,熊传发忙不过来的时候,妻子能很快帮他“顶上”。“我现在也在学画糖画,我们俩不忙的时候,她就一步一步地教我,我也能画一些简单的图案了。”熊传发开心地告诉记者,长期的耳濡目染,让他们的儿子也对糖画产生了兴趣,每天晚上做完作业总要尝试一番。

如今,夫妻俩除了参加商演和在景区摆摊之外,还会带着工具走进学校,教学生们画糖画和吹糖人。“糖画和糖人是几代人的童年记忆,我们尝试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剪纸技巧和现代造型元素,让糖画和糖人符合当下潮流,更立体美观,不仅好吃还好看。不管以后有多么艰难,我们都会坚持把这两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看到我们溪霞的吹糖人和糖画。”看着铜锅里热气腾腾的糖浆,熊传发坚定地说。

白瓷言志 刻画时代印迹

南昌非遗技艺(南昌非遗爱情故事)(4)

李鹏与妻子万伊泓

在赣江西畔,有一个大隐隐于市的艺术之境——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这里讲述着南昌瓷板画的百年历程,展示着南昌瓷板画的艺术成就,迎接着络绎不绝的观赏嘉宾。与人来人往的中央展厅不同,展厅旁的画家工作室显得特别安静。工作室内,因瓷板画结缘的李鹏、万伊泓夫妇俩也开始了全新一天的创作。

“早上一起上班、创作,晚上一起回家,每天24小时都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夫妇俩的日常。”万伊泓平淡地叙述着自己的生活。谈及两人是何时相遇时,万伊泓和李鹏几乎同时脱口而出:“2012年11月14日。”

李鹏告诉记者,他一直记着这个特殊的日子,因为那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我是湖南人,在南昌读完大学后就从事艺考培训工作,2年后我发现自己内心还是向往着艺术,于是想要转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的引荐下来到了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当看到展厅里的一幅幅作品时,我为之折服了,当即便爱上了瓷板画,也是在那天,我遇见了当时还是学徒的万伊泓。”李鹏说着与万伊泓相视一笑。“我记得他当时穿着件绿衣服,头上戴着一顶黄色帽子,背上还背着几幅作品,我印象非常深刻。”万伊泓接过话题说。万伊泓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于2012年2月进入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

万伊泓和李鹏都是瓷板画传承人邹武的徒弟。“我们那时候当学徒挺苦的,李鹏每天完成学业后还去附近的餐馆打工,这种精神很难得。他人品好,有才华,既勤奋又能干,这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万伊泓说。

2016年10月4日,李鹏、万伊泓喜结连理。为纪念因瓷结缘的爱情,他们在婚礼现场举办了一场名为“泓畔湘石”的小型画展,展出了自踏入瓷板画行业以来两人的所有作品。婚礼特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瓷板画第六代传承人冯杰先生作为证婚人,寓意两人的爱情以瓷为鉴。

婚后,两人共同的非遗传承之树结出硕果,万伊泓的作品《乔布斯》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作品《父亲》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李鹏的作品《大提琴》《听·羽》分别获2014年与2015年中国北京国际艺术品博览会金奖……

李鹏和万伊泓认为,瓷板画不止是国家级非遗和一个艺术门类,更是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丽珍宝。为让这一珍宝被更多人熟知,他们潜心钻研、积极创新。他们想要赋予自己一个新的身份——以有着洁白、纯净、不朽品质的陶瓷为载体,以艺术家富含思想的创作为表达方式,做以瓷言志、以画示情的“情感记录者”,为情感画像,为时代画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