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残忍的犯罪电影(吃人肉的禁片)
《寄生虫》后,
又一部讽刺阶级壁垒、直击人性之恶的高分片诞生。
它十分重口,像爆头、人吃人、穿肠破肚的画面,血淋淋摆在眼前。
它非常大胆,把密室逃脱 弱肉强食的设定玩出花,每秒都出乎意料的生猛。
这绝对是2020年,第一部细思极恐的西班牙片。
初闻不识主创人,再听已是二刷人!
亮出名来:
《饥饿站台》
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处女作。
导演是46岁的西班牙影人加尔德·加兹特鲁·乌鲁蒂亚。
片如其人,名气不大,却一鸣惊人。
首先,好评不断。
国内:4万影迷打分7.7。
国外:烂番茄新鲜度83%,IMDb7.0,一项严苛的Metacritic打分73(及格线以上水平)。
导演加尔德·加兹特鲁·乌鲁蒂亚
其次,获电影节赏识。
多伦多电影节,拿下午夜疯狂单元观众选择奖。
西班牙戈雅奖,入围最佳新人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两项提名。
锡切斯奇幻电影节,获最佳影片、最佳新导演、最佳特效和观众选择奖。
Netflix看完片,立刻敲定全球流媒体协议。
西班牙本土媒体《Cine Sin Fronteras》评:《饥饿站台》为电影如何隐喻社会阶级,提供了崭新视角。
电影网站《Rogerebert》大赞:极简主义的画风和不可预测的噩梦,揭露了社会和人性的可怕与荒诞。
不禁令人好奇,这到底是一则怎样的惊悚寓言?
规则
有人说,《饥饿站台》是垂直监狱版的《雪国列车》。
还真有点像。
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的垂直监狱坑。
横着看,是个中间被掏空的长条建筑。
竖着看,瞅不见开端,也望不到尽头。
诡异!
没人晓得这玩意总共多少层,只知道每层关押两个人。
“房间里”只有镜子、水、床。
人们唯一的盼头,就是每天那顿饭。
别说这监狱诡异,连放饭的方式,也很奇特。
食物摆在升降器,从上到下放食,每个楼层停几分钟。
每餐都堪称饕餮盛宴,肉、虾、蛋、奶、酒花样百出、应有尽有。
有人要问了,这待遇,是天堂还是地狱啊?
别急,往下看!
每个月,犯人都会更换楼层。
也就是说,上个月你还在10层,下个月可能就降到100层,一切随机。
更换楼层,意味着:
上层的人,象征食物链最顶端,能吃到最丰富、新鲜的佳肴。
下层只能吃剩饭,而且很可能沾着上层人的口水和排泄物。
弱肉强食,这不就是社会阶层的隐喻?
40-50层是临界点,餐桌上一片狼藉。
到100多层,已经连渣都不剩了。
身处食物链最底层的人,得不到资源分配。
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做得出来,哪怕人吃人。
你说这是天堂还是地狱?!
需要注意的是:
只有餐桌降落在你所处的层次,才可以进食。
如果餐桌下降后,你偷着藏了点,就会被热死或者冷死。
这是什么惨无人道的实验啊?他们又是怎么来这的?
真相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这鬼地方,竟对人敞开怀抱。只要报名,就有机会“入住”。
代价是:6个月后,只要你活着出来,就能发张证书,更好的生活。
喏,冲着证书,男主就自愿来了。
入狱时,人家问他,“只允许带一件东西,你选什么?”
他的答案是一本书——《奇情异想的绅士唐吉坷德》
是个文化人。
导演借这本书,做了个很巧妙的隐喻。
男主确实像监狱里的唐吉坷德。
一方面,他奉行高尚的道德准则。
看到模样凄惨的女性,他主动上前安抚。
面对慌乱的进食现状,他大呼“为啥没人做点什么?”
他相信只要人人自律,合理分配食物,监狱都能peace&love。
另一方面,他的行为又是脱离实际的。
在旁人眼里,就是个傻子。
起初,他面对剩菜剩饭,纹丝不动。
翻开书本,自我催眠。
但圣人也抵抗不了饥饿啊,圣贤书没读几天,他就被同化了。
上一秒,还说着“咦,好恶心”。下一秒,就开始大快朵颐。
这时,不得不提一下男主同寝的老年狱友。
这个角色,跟男主完全反着来,功能性极强。
也是他,揭露了整个监狱的生存法则。
1.阶级固化。
在男主天真的呼唤和平之时,
狱友就说了,不是没人想打通上下层。
只要你尝过上层的甜头,就没人管下层的死活。
这里没有资源平分,只有上层人、下层人和掉下去的人。
为了得到那瞬间的饱腹之余,阶级一直被固化,从未被解冻。
2.暴力才是最直接的武器。
看男主进监狱时,带了一本书,狱友笑了。
狱友骄傲的秀出,自己带来的加强版武士刀。
因为他明白,在弱肉强食的环境,礼义廉耻只是浮云,暴力才是最直接的手段。
那个被他怜悯的女性,也一样。
看似小白鼠,却挥刀自如,刀刀致命。
活得比他好多了。
3.足够自私,才能活下去。
被同化的男主,以为只要跟狱友一样,就能保命。
太天真了。
1个月后,二人被降到了171层。
这意味着,升降台已经不会有食物,给他们吃了。
怎么活下去?
男主一睁眼,发现已被狱友五花大绑,等待切片下肚。
原来这只老狐狸早就看透,接下去的故事走向。
“我们的友情会满满消耗殆尽,最终的结局是彼此猜忌,会导致冲突和犯罪。”
与其不断经历这些,不如早早把你吃掉。
可悲!
在这里,文明只存在于食物链的顶层。
在没有食物的底端,不是吃人,就是被吃。
想彻底解脱,只能纵身一跃。
否则,人吃人,天天发生。
男主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老狐狸的回答更绝望,“我只是害怕。”
极端环境里,一个人的善良、无私、正义,就这么被毁灭了。
反抗
男主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反抗的人。
一个亚洲女性,经常做升降台下沉。
不断杀掉狱友,提高与孩子相聚的几率。
还有一个为管理局工作了25年的女性,以革命者的身份,来过。
她主张,自发性团结。
只要人人只吃自己那份,并为下层的人,提供一定量的食物。
底层的人就不会饿死。
人们买账么?
呵呵。
上层的人,频频鄙视:“你们看起来很蠢,我希望你俩都死掉。”
下层的人,只会抱怨:“撑到脖子,是我的权利。当初我被降到114层,快被饿死的时候,你又在哪里?”
这里的人们,眼里只有贪婪、自私。
他们遵循的,是老狐狸坚守的那套生存法则。
显然,这场自发行团结,失败了。
失败是否会摧毁一个人的信仰?
答案是肯定的。
这位女性革命者,最终为人性妥协,自缢身亡。
而男主则经常在夜间产生幻觉,
红色灯晕下,逝者复活,扰乱他的思绪。
使他在继续堕落与坚守自我间,摇摆不定。
庆幸的是,在经历了老狐狸与女革命者后。
他决定,奋战到底。
影片第三幕,出现了满载希望的反抗者。
一个想用绳子,实现阶级跨越的黑小伙。
二人一拍即合,决定给监狱的管理者,一点颜色看看。
起初,他们跳上升降台,继续执行定额分餐制。
心里认定,“只要把食物送到最后一层,就打破了监狱的机制。”
但下层人依然不服,嚷嚷着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对待这种老顽固,只好武力解决。
注意!男主这时,既是管理者,也是施暴者。
不听话,抡起棍子就爆头。
这还是当初那个温文尔雅的文化人吗?
暴力,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一个智者点醒了他们。
对于制定监狱的管理局来说,他们只是小蚂蚁。
这点反抗技能,管理局连理都不会理。
怎么办?
0层的工作人员,或许有良心。
找一个完整无损的食物(意大利奶冻),当做信号,传给他们吧。
或许能有一线希望。
只要保留住这盘奶冻,就可以了吗?
未必。
第三幕再次出现惊人反转。
临近结尾,绝望一次次来的更猛烈。
升降器持续下沉后,男主发现这里根本不止200多层。
更意外的是,
在这深渊之地,竟然发现了那位亚洲女性寻找的孩子。
女孩成为了他们的新希望。
当她完好无损的送上去,总该有人收到信息了吧。
怀揣着美好愿景,男主和黑小伙,把女孩抬上了升降台,一路飞升直上。
仿佛,曙光在即。
然而,结局早在中篇就已呈现。
女孩不过是幻象,0层最后收到了下层传来的奶冻。
他们误以为下层人士想表达——食物上有根头发,埋怨工作态度不严谨。
你看,令人心寒的并不是监狱内的私欲、贪婪。
而是底层人拼命争取来的转机,却从未被人正视。
谁也不理解谁,谁也不倾听谁,谁也不信谁。
影片中,永远的阶层固化,悲凉刺骨。
但只要监狱存在,就还会有下一个破局者。
说实话,影片有不少漏洞。
关于整个监狱坑的运作,以及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刻画,太片面。
男主角的行为动机,以及最后的选择,是否还有其他可能,也展现的不够具体。
但不能否认的是,《饥饿站台》仍是一次大胆、生猛的阶级探索。
它探讨的主题,发人深省,永不过时。
导演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解释创作初衷:
拍这部电影,其实是希望了解大众并将他们放置在不同的楼层,观看他们发生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其实非常相似,不管你出生在哪,都有不同的思考和行为,但电影会让观众看到自发性团结的局限性。
如果你位于6层,会很容易团结一致。如果你食物充足,是可以放弃一部分的。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物,你还愿意团结吗?这是我希望探讨的问题。
由此推断,导演其实无心做判断,只提出问题,把选择权交给观众。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影片烂尾,认为结局不够直接,没爽到。
对此,我也找到了导演的解读。
这是一部很难的电影。
当观众离开电影院时,我希望所有的问题和观察都能留在观众脑海中,引发讨论、辩论和思考。
我不想制作小册子来说教,或试图向观众灌输思想。我们从电影中推断出自己的问题,但不去评判,或提供奇迹般的解决方案,因为根本就没有。
在我看来,
这版结局或许是,最接近现实的隐喻。
真实生活中有多少无法逾越的阶级壁垒?
你见过多少?又经历多少?
成功了多少?失败了多少?
你的那份奶冻,又被怎样解读?
想想这背后的成因,才真正细思极恐。
欢迎留言,说说你对《饥饿站台》的看法~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