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里的父爱(馄饨里的父爱)

馄饨里的父爱

文| 徐光惠

上班经过一家早餐店,忽闻一股熟悉的香味,抬头一看:老街馄钝店。没错,是馄钝的味道。我不由想起父亲带我吃的一碗馄钝,那幸福的香味时常飘在记忆里。

面条里的父爱(馄饨里的父爱)(1)

小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大米不够吃,通常参杂一些红薯、玉米等杂粮,想要吃上一碗白米饭也是很奢侈的。有一次,邻家哥哥小华说:今天我跟爸妈去街上下馆子,吃了馄钝,哎呀,那叫一个香啊!小华眼里放着光,说完还故意舔舔嘴角,惹来大家羡慕的目光。

回到家,我缠着父亲:爸爸,我们可不可以下馆子吃馄钝?父亲指着院子里的核桃树:好啊!等核桃熟了,我就带去。我喜出望外,看看父亲,再望望那棵核桃树,开心地点点头,满心期待着。

我趴在父亲湿漉漉的背上,双手搂着父亲的脖子,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滚落到我的手上。父亲把我放下地,来不及歇口气,抹了一把汗,挑起箩筐又大步往前走,走一段放下,又折回来背我,不停地安慰我:热了吧?很快就到了。这样来来回回跑了七八趟,终于赶到了街上集市,父亲已经满脸通红,直喘粗气。

卖核桃的不多,箩筐里的核桃一点点减少,临近中午,两筐核桃卖完了,父亲沾着口水数着皱巴巴的钱,脸上堆满了满足的笑,他牵着我的手:走,吃馄钝去!我高兴得跳起来。

走进一家小食店,父亲说:老板,来碗馄钝。声音比平时高了许多。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桌,父亲把碗推到我面前:小惠,快趁热吃。薄薄的皮透出盈盈的光泽,肉馅依稀可见,汤面上飘着葱花,香气扑鼻而来,我馋得直咽口水。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馄饨皮爽滑可口,肉馅香浓富有弹性,喝一口汤,味道鲜美,唇齿留香。我大口大口吃得香,碗里的馄饨快吃完了,我才发现父亲在一旁看着我。

爸爸,你不吃吗?你吃吧,我不饿。最后碗里只剩下了一点残汤,我舔舔嘴角,心满意足打着饱嗝。爸爸,我吃饱了。父亲端起碗,把剩下的汤喝得一干二净。我突然懂事地说:爸爸,等我长大挣钱了,买很多馄饨给你吃。好!好!父亲开心地笑了,笑容格外灿烂。

长大后才明白,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父亲顶着烈日来回奔走,宁可自己饿着,也舍不得花钱为自己买一碗馄饨吃,那是浸透着浓浓父爱的馄饨,无言却永恒。

面条里的父爱(馄饨里的父爱)(2)

那是我第一次吃馄饨,也是吃得最香、最幸福的一次。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图片来自网络

面条里的父爱(馄饨里的父爱)(3)

个人简介:徐光惠:生于1968年,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大足区作协会员,爱好文学,曾经在《散文选刊》、《散文世界》、《四川散文》、《工人日报》、《中国人口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中国电视报》、《作家视野报》、《延安日报》、《锦州日报》、《联合日报》、《西安日报》、《大足日报》、《孝感晚报》、《张家界日报》、《迪庆日报》、《健康与素食》、《綦江文艺》、《老人春秋》、《老年世界》、《北海日报》、《中国安全生产报》、《昆仑文苑》、《三峡文艺》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数百篇。

战略合作伙伴

顾问:欧亚丝绸之路国际诗社

社长、著名诗人 王芳闻

海河文学杂志社主编 张莉莉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主编 郭洪涛

主编 : 路曼曼 (wxzh689)

编委: 小说 宋永照

散文 白冰

诗歌 国哥

合作纸媒:欧亚丝绸之路国际诗社 海河文学杂志社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