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的风俗特点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哪来的

冬至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冬至吃饺子的风俗特点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哪来的(1)

2021年12月21日,冬至日,作为24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节气,这一天的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而冬至的到来也意味着可以“数九”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更牛遍地走。

冬至吃饺子的风俗特点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哪来的(2)

不过尽管冬至这天白昼最短,但最冷的时候却是“三九”。虽然冬至日地面接收到的太阳热量最少,但地面温度不仅与太阳光有关,地面散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冬至时的土壤深层还储存着热量,但到了“三九”,土壤蕴含的热量已经用光了,增加的那点阳光根本不够用,因此温度要比冬至低得多。就像我国,基本每年冬至后都会出现寒潮和冷空气,每年的1月都是最冷的一个月。因此也有“冬至不过不冷”的说法。

而关于冬至的习俗,地域不同,内容不同。在南方地区,一到冬至就会祭祖、宴饮。像广东人就会吃烧腊或姜饭,给自己加菜,吃冬至肉。潮汕一带有“冬节丸”,象征着团圆。客家人冬至就会酿酒,他们认为冬至的水最醇。杭州地区冬至会吃年糕。四川就会喝羊肉汤。而两湖地区冬至会吃赤豆糯米饭。

冬至吃饺子的风俗特点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哪来的(3)

而在北方,“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一到冬至必须来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老人经常给小孩说,吃了饺子出去玩就不怕被冻掉耳朵了。一到这天,北方小孩基本都会吃上两大碗。像本人就是北方人,冬至必须要吃上一碗饺子才觉得舒坦。在大学期间,学校附近的各个饺子馆在冬至当天生意非常火爆,甚至外面还有好几桌在等着。那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后,看到了很多挨冻的乡亲,于是他就将羊肉掺上一些驱寒的药材作馅,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驱寒矫耳汤”分给乡亲们吃。慢慢的,一到冬至,人们开始做饺子吃,也就有了这个习俗。

冬至吃饺子的风俗特点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哪来的(4)

总之,冬至一到,大家也就可以数九或画九了。数九的话,以冬至当天开始算,每九天为一九,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后,春天也就来了。而至于画九,便是《九九消寒图》。先画上一支素梅,再画上八十一个梅花瓣,从冬至日开始,每天染一瓣,等都染上色后,就是九九艳阳天了。而且这个花瓣填的位置还有一些讲究,晴天填下面一半,阴天就填上面一半,刮风填左面,下雨填右面,雪天就往中间填。慢慢的,梅花也就变成了春杏。用一幅图缓解漫长的寒冬,既有诗意又有趣味,何乐而不为?

冬至吃饺子的风俗特点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哪来的(5)

冬至已到,大家在吃上面也要上点心,多吃一些补身体的食物,而且注意多添衣物,注意保暖,屋子也要注意通风,防止生病。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地奔向2022。

冬至大如年啊!

冬至吃饺子的风俗特点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哪来的(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