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律诗在结构上的特点(2-3结构的不完全句式)

前言

今天说的2-3结构不完全句式,和昨天说的3-2结构划分不同,昨天讲的句式是“前3字是句子形式或谓语形式,后2字是名词”。

今天说得恰好倒过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一下昨天的文章,看看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内容同样来自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

古诗律诗在结构上的特点(2-3结构的不完全句式)(1)

一、前2字句子形式,后3字名词语

这种句式,看上去是主谓宾结构,其实都不是。前2字是主谓结构,后面3字是状语。

1、后3字,名词修饰名词

N-F fnN。

花发-去年丛,前2字主谓结构(句子形式),后3字名词词组作状语,去年是名词,修饰丛。

他日裹,是时间状语,去年丛,是地点状语。

这两句可以和昨天说的3-2结构,可以比较一下: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石头上,或者石头边,泉声呜咽。青松上,或青松边,日色寒冷。并不是泉声呜咽了危石,日色寒冷了青松。危石边、青松上,都是状语。

出自杜古诗《老病》:

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

药残-他日裹,花发-去年丛。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

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

2、后3字,谓语形式修饰名词

N-F vnN。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留、纳,动词v,留客、纳凉,是谓语形式(动宾结构)修饰处、时。

很明显,留客处、纳凉时是地点状语和时间状语,而不是宾语。

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3、后3字,叠字修饰名词

N-F frN。

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重重,叠字的形容词,f,表示形容词,r,表示叠字。重重树木之后,是遥远的花影;连绵的群山之上,是轻盈的云彩。

出自 杜甫《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得山字)》:

追饯同舟日,伤春一水间。

飘零为客久,衰老羡君还。

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

天涯故人少,更益鬓毛斑。

古诗律诗在结构上的特点(2-3结构的不完全句式)(2)

二、前2字谓语形式,后3字名词语

1、后3字是主从名词

V-N nnN。

主从名词,即偏正关系的名词词组。例如: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鸾渚、凤楼,也是名词,作为修饰语来修饰中心语:客、人。

这个句式前2字是谓语形式:闻诗、献赋,即谓语 宾语。那么主语呢?主语后置了,就是鸾渚客、凤楼人。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V-N nnN”这个句式都是主语后置,而是要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判断。

出自杜甫《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旧里趋庭日,新年置酒辰。

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

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

又如:V-N fnN。

这个句式和上面的几乎一样,无非第3字是形容词,例如: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残月,形容词“残”修饰名词“月”,同时残月一起修饰中心语“影”。

这两句诗的后3字:残月影,远江声,就不能看作后置的主语了,主语是诗人自己(被省略了)。看作宾语也不合适,类似于状语。我在残月影中卷帘,我在远远传来的江声中高枕。

从这两句诗与上两句诗对比来看,可以明确句式是固定的,但是语法是灵活的。

出自唐代杜甫的《客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2、后3字是专名

专有名词也是名词,所以这个句式和上面两个其实是一类。

V-N BXX

三音专有名词,用BXX表示。例如: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毛延寿、郭舍人,都是历史人物。

毛延寿大家很熟悉,善于画画,传说和王昭君关系不太好。郭舍人这个人相对陌生,他善于投壶,《西京杂记》卷五记载:

“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为矢,不用棘也。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故实小豆于中,恶其矢跃而出也。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

了解了这两个人物,就明白这两句诗里毛延寿、郭舍人是主语。毛延寿-能画,郭舍人投壶。也是主语后置了。

出自杜甫的《能画》:

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

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

政化平如水,皇恩断若神。

时时用抵戏,亦未杂风尘。

古诗律诗在结构上的特点(2-3结构的不完全句式)(3)

三、前2字动词语,后3字名词语

前面提到的两类句式,前2字分别是句子形式(主语 谓语)、谓语形式(谓语 宾语),第三类前2字就是动词语。

dV-fnN

例如:相逢-故国人。相是副词,逢是动词作谓语。单独看这一句,故国人,是宾语。但是和上联一起看(取醉-他乡客),故乡人应该是后置的主语。

他乡客,在这里喝酒而醉,故国人,在此地相逢。

出自杜甫《上白帝城》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

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

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

古诗律诗在结构上的特点(2-3结构的不完全句式)(4)

结束语

今天说的2-3结构的不完全句,前2字都用动词,明天再介绍几组前2字没有动词的不完全句。

王力先生书中说的不完全句,一种是整句没有谓语;另一种是指整句可以分为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没有谓语 。例如,相逢-故国人,后3字“故国人”没有谓语。

所以,更容易理解,为什么“相逢-故国人”中,故国人不是宾语,而是后置的主语。

@老街味道

五言近体诗,3-2结构的不完全句,这种句法您敢用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