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高二化学月考真题)

高二化学第一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高二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高二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高二化学月考真题)

高二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高二化学第一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一、选择题

(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将SO2通入水中 B.烧碱溶于水 C.将HCl通入水中 D.硫酸氢钠溶于水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硫通入水中,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二氧化硫和水中都没有离子键,错误,不选A;B、烧碱溶于水,是氢氧化钠中的离子键被破坏,没有共价键的破坏,错误,不选B;C、氯化氢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溶于水中,破坏共价键,错误,不选C;D、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正确,选D。

化合物

PbSO4

PbCO3

PbS

溶解度/g

1.03×10-4

1.81×10-7

1.84×10-14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为(  )

A. 硫化物 B. 硫酸盐 C. 碳酸盐 D. 以上沉淀剂均可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PbS的溶解度最小,因此选用沉淀剂,硫化物最好,故B正确。

17.下列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300mL 2mol/L CaCl2溶液②800mL 2.5mol/L NaCl溶液 ③1000mL 5mol/L KClO3溶液 ④200mL 1mol/L AlCl3溶液( )

A.③②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①中Cl-的浓度为4 mol/L,②中Cl-的浓度为2.5 mol/L,③中没有Cl-,④中Cl-的浓度为3 mol/L。B选项正确。

考点: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18. 常温下pH=2的两种酸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1000倍,其pH值与所加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酸B比酸A的电离度大 B. A为弱酸,B为强酸

C. 酸B的物质的量浓度比A的小 D. A酸比B酸易电离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酸溶液稀释1000倍,其pH值增大3 (由pH=2变成pH=5),可判定A酸为强酸,而B酸溶液中稀1000倍其pH值增大小于3,说明B酸为弱酸,由于在冲稀过程中,弱酸电离度也增大,因此其H 浓度稀释得比较少。B酸为弱酸,其电离度应比A酸小,A酸完全电离。同为pH=2,B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比A酸溶液浓度大。

考点:强酸弱酸稀释

19.在Cu2S+2Cu2O===6Cu+SO2↑反应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1 mol Cu,转移2 mol电子B.Cu是氧化产物

C.氧化剂只有Cu2OD.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D

【解析】A 错误,生成1 mol Cu,转移21mol电子

B.错误,Cu是还原产物

C 错误,氧化剂有Cu2OCu2S

D 正确 铜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硫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所以,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0. 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温度,相同浓度时,电离平衡常数(K)越大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

B. 电离平衡常数(K)与温度无关

C. 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不同

D. 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

【答案】A

解析:A、电离平衡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正确;B、电离平衡常数(K)与温度有关,错误;C、电离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错误;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错误。

考点:考查电离平衡常数。

二.非选择题

21.在500mL 0.1 mol·L-1 的Fe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待反应结束后,将溶液稀释到1 L,再取出稀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2.009g沉淀。

(1)原溶液中被氧化的Fe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2)若将剩余的Fe2 全部氧化,还需加入0.5 mol·L-1 的稀硝酸_________ mL。

【答案】(4 分)(1)0.04 (2)26.7

解析:(1)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物质的量是2.009g÷143.5g/mol=0.014mol

则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4mol×10=0.14mol

原溶液中的氯离子是0.5L×0.1mol/L×2=0.1mol

所以参加反应的氯气是(0.14mol-0.1mol)÷2=0.02mol

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原溶液中被氧化的Fe2 的物质的量为0.02mol×2=0.04mol

(2)剩余的亚铁离子是0.5L×0.1mol/L-0.04mol=0.01mol

则根据反应的方程式3Fe2++NO3-+4H+=3Fe3++NO↑+2H2O可知

需要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则需要硝酸的体积是

考点:考查氯气和氯化亚铁以及硝酸和氯化亚铁反应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原理,然后借助于各种守恒法进行列式计算即可。

22. 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能发生水解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能发生水解的请写上“不发生水解”字样。

K2CO3溶液呈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SO4溶液呈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3溶液呈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碱 (2). (3). 中 (4). 不发生水解 (5). 酸 (6).

解析:盐类水解的实质是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能够与水电离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使盐溶液显酸碱性。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显中性。故K2CO3溶液呈碱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K2SO4溶液不发生水解,显中性;FeCl3溶液显酸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Fe3 +3H2OFe(OH)3+3H 。

考点:盐类水解

【名师点睛】盐类水解的规律

(1)“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如酸性:HCN<CH3COOH,则相同条件下碱性:NaCN>CH3COONa。

(2)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在水溶液中:NaHSO4===Na++H++SO。

(3)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①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

如NaHCO3溶液中:HCO3-H++CO32-(次要),HCO3-+H2OH2CO3+OH-(主要)。

②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

如NaHSO3溶液中:HSO3-H++SO32-(主要),HSO3-+H2OH2SO3+OH-(次要)。

(4) 相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正盐>相应酸式盐,如 CO32->HCO3-。

(5)相互促进水解的盐>单独水解的盐>水解相互抑制的盐。如NH4 的水解:(NH4)2CO3>(NH4)2SO4>(NH4)2Fe(SO4)2。

23.Ⅰ.某废水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Fe3 、Al3 、Fe2 、Cu2 、Cl-、CO32-、NO3-、SO42-、SiO32-。现进行如下实验:

a.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b.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c.向b中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向b中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仅有红褪色沉淀生成,过滤,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已知Cu2 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四氨合铜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水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过滤除去d中的蓝色沉淀,调整溶液的pH为10.7左右时,加入铝粉,反应产生氨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1:4,其离子方程式为Al NO3- OH-AlO2- NH3 N2 H2O(未配平)。若除去0.2molNO3-,消耗铝___g。

Ⅱ.某混合液中,可能大量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阳离子

H 、K 、Al3 、NH4 、Mg2

阴离子

Cl-、Br-、OH-、CO32-、AlO2-

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将Na2O2逐渐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

(1)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

(2)请写出沉淀减少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Ⅰ.(1)Fe2 、Cu2 、NO3-、SO42-

(2)3Fe2 NO3- 4H =3Fe3 NO↑ 2H2O (3)9.6

Ⅱ.(1)H 、Al3 、NH4 、Mg2 OH-、CO32-、AlO2-

(2)Al(OH)3 OH-═AlO2- 2H2O

解析:Ⅰ.(1)实验a说明废水中不含Fe3+;实验b说明生成的无色气体为NO,则废水中一定含有Fe2+、NO3-,一定不含CO32-、SiO32-;实验c说明废水中含有SO42-;实验d说明废水中含有Cu2+,不含Al3+。(2)加入盐酸,实质是溶液中Fe2+、H+、NO3-三者发生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3)还原产物是氧化剂对应的生成物,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对应的生成物,即NH3和N2,配平方程式得:16Al+9NO3-+7OH-=16AlO2-+NH3↑+4N2↑+2H2O,除去0.2 mol NO3-,消耗铝的质量为×16×27 g/mol=9.6 g。Ⅱ.(1)加入0~amol过氧化钠时,没沉淀生成,表明溶液中含有H+;从a~bmol沉淀量增加,从b~8mol沉淀粉的量不变,但是气体的量增加,表明一定含有NH4 ;从8~cmol沉淀的量减少,表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l3+;但是并没有溶解完,表明原溶液中还含Mg2+。因此含有的离子为:H+、Al3+、NH4 、Mg2+;溶液中有H+,所以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OH-、CO32-、AlO2-。(2)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其中氢氧化铝为两性物质,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 OH-═AlO2- 2H2O。

【考点定位】离子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离子检验方法及离子组成分的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掌握常见的离子检验方法,把握离子的性质及离子共存问题,能够根据描述的反应现象判断存在的离子,注意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及反应的方程式。

24. 现有①CH3COOH、②HCl两种溶液,选择填空: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1)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

(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需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体积关系为______。

(4)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两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反应,要使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关系为____________。

(5)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关系为____________。

(6)将pH相同的两种酸均稀释10倍后,pH关系为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A (3). C (4). B (5). A (6). B

解析:(1)当它们pH相同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假设提供1mol/L的氢离子,需要醋酸浓度应大于1mol/L,需要HCl溶液浓度为1mol/L,故其物质的量浓度是①>②;

(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假设浓度都是1mol/L;①CH3COOH溶液电离出氢离子浓度小于1mol/L,②HCl电离出氢离子浓度为1mol/L故pH是①>②;

(3)中和等量的烧碱溶液,假设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1mol,需要①醋酸1mol,需要②HCl 1mol,故需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①=②;

(4)体积和浓度相同的①、②两溶液,假设溶质为1mol,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反应,要使反应后溶液呈中性,CH3COOH是弱酸,恰好中和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需要烧碱小于1mol;1molHCl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故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为①<②;

(5)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醋酸的物质的量更大,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关系为①>②。

(6)将pH相同的两种酸均稀释10倍后,pH关系为①<②。

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强酸弱酸比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