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图/主办方供图

“原来,阅读广州,就是一种行走的情怀;阅读广州,才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9月4日,一场“阅读分享 实验话剧 多媒体呈现”的艺术盛宴在广州大剧院举行,邀请彭玉平、李学武、刘铮等多位来自广州的文化人,从他们自身的经验出发,以主题演讲的形式,跟观众分享阅读心得以及他们眼中的广州。(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

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1)

此次活动综合了多种元素,以文学的视野去品读广州这座城市,同时用实验话剧以及现代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广州这座“阅读之城”。

阅读广州是一种行走的情怀

“也许我们路经今天的康乐村,会邂逅一位叫谢灵运的诗人,他用三个月的时间,赋予广州这座城市以‘空灵’的性格。”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教授以“一只眼看广州”为主题,跟观众分享了他所理解的时间与空间意义上的广州。

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2)

彭玉平

他说,“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白为何要为谢灵运献上膝盖?因为只有空灵才能容纳狂放——还有一位冷峻的大儒陈寅恪,用卓越的思想让广州因此而变得更加‘深邃’,“空灵而深邃的品格,才成就了今日不可替代的广州。”

彭玉平在活动现场饱含深情地吟诵了李白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说其实江水还是回来了,经过东海、南海绕行回了广州,“水流从此变得安详与从容,并且融入到广州人的生活当中。”

著名作家、书评人刘铮则以“读书是防身术”为主题谈到了阅读的意义,“今天讲的这个防身术,不是那种意义上的,而是一种比喻。它指的是保护我们的身体、守护我们的心灵的一种方法。我觉得,读书能保全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使其免受伤害。”

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3)

刘铮

刘铮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十年前,刘铮辞职后在家待业,很不巧旧病肺病复发。躺在床上的他非常颓唐,“此时一本书救了我,这本书就是明代吕坤写的《呻吟语》,吕坤认为,你要把富贵贫贱生死荣辱置于度外,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读书让我们看清得失成败的同时,也能够看轻得失成败。”

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4)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学武则以“通过书与电影接近永恒”谈到了书籍和电影给她带来的影响。“我曾经非常害怕哲学意义上的死亡,缓解的唯一办法就是阅读。读《红楼梦》时,总感觉作者把灵魂的碎片隐藏在书中,让一部分自我随着作品持久地活了下去。复活林黛玉也是件很简单的事,只要把书页倒着往前翻就可以了。”

广州是一座阅读之城

“有光,从黑夜持续至黎明/生命在疾驰,翻阅的速度/书单,不可见的/都来自文字的灰尘/耳朵、目光,脸上的光辉/隐约闪现一条道路”,诗人黄礼孩作为这次活动的总策划,写下了诗歌《读城》。

在他看来,阅读的社会才是一个更新型的社会,阅读不仅仅具有社会和时代的文化意义,更重要的是让个人找到通道,找到与当下对话的可能。“一个人在读书的时候善于思考,生命的疆域自然会得到拓展。从个体到群体,阅读群像的广州将是有希望的广州”。

每天都会有各种读书会在广州举行,阅读与这座城市有何深层次的联系?

广东舞台美术研究会副会长熊春红从从《读城》的文本出发,找到图书与阅读之间的内在关系。舞台上的床、沙发、马桶、秋千等阅读载体,为戏剧表演创作提供了多重空间,整个舞台空间是阅读,是思想,是变化,也是影像的发生,照亮存在之遮蔽。

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5)

实验话剧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陈焕焕、张皓天、张力萌、米立、江滕、孟奉锦、倪越七位年轻的话剧表演艺术家用独白加舞蹈的形式,用极富张力的表演传递了“阅读改变世界”的理念。

来自广州龙云娜的现代舞力量及多个音乐人的表演皆融入这场实验性的话剧作品中,在舞台上呈现了广州这座“阅读之城”。

先锋话剧导演倪超表示,他希望通过拼贴、组合、强对比的形式去营造一个推动观众发现、思考的旅程,让解读变得不那么单一,让象牙塔中的讨论可以触及到普通人的意识中。

这也是此次大型跨界读书会的目的:致敬人类创造文化和文明的力量,抵制麻木、幻灭和虚无。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以期每一个人以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变得更美好。

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和彭玉平刘铮李学武)(6)

据悉,此次活动由珠江实业旗下“珠江花城”与“城投珠江·天河壹品”发起,用具有先锋实验精神的“地产 文学”的跨界发布,带领观众从另一种视角来读广州,读古今中外不同城市的内核。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宙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