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标还活着朱棣还敢造反吗 朱标不死朱棣敢反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草根崛起的历程、恢复汉室正统的功绩以及对外强硬不低头的态度,使人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和景仰这位开国之君,但是,随着现在文化的繁荣和意识的觉醒,睁眼看世界、看历史的人越来越多了,发出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了。在这些声音中仿佛有一种言论就是紧盯着朱元璋残暴,动不动就拿朱元璋杀功臣说事,然后站在道德框架内对朱元璋使劲抹黑,并幸灾乐祸地说,活该朱元璋的皇太孙被朱棣夺位,活该明朝奇葩皇帝多。其实,对于这样的读者,我只能说,这是典型的把历史当成热闹看,完全凭借个人情绪和主观爱好(且没有深度和逻辑可以)在煽风点火。朱元璋固然是杀了不少功臣,但大家可知道他为什么杀、为谁杀吗?朱棣固然是夺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但大家可知道他为什么能造反成功吗?
其实,明初的那段风云激荡、扑朔迷离的历史,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衔接人物,他就是明朝的第一个太子朱标,正是他的死为历史强行改道了。可以说,朱标不死,大明的走向不会如此,朱棣也没有可能成功造反!这其中的条条框框、点点滴滴,且容我慢慢来和大家分享、分析。
朱元璋因何成了暴君?
让朱元璋背上“暴君”骂名的,主要有四件事:1、洪武四大狱(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2、废除宰相职位,独揽大权;3、锦衣卫镇抚司狱;4、廷杖官员。这四件事交叉烘托出一个“自卑又狂躁、敏感又暴力”的朱元璋的历史形象。
但是,时常以“朕淮右布衣”自称的朱元璋其实不光自身严格自律,对百姓也心存仁慈,唯独对贪官污吏、弄权官宦是深恶痛绝的。比如他设立的锦衣卫,就是针对那些“不听话”的官员的,后来感觉那些官员中也没有那么多不听话的,这么大行其事也没有必要,于是五年后就撤销了。可见,朱元璋并不见得是真正的残暴,所谓残暴是滥杀无辜、是杀人取乐。朱元璋只是采用一种不被认可的方式在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已。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会背上残暴之名,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集权政策。因为他废除了丞相制,别小这一点,真正读懂了中国封建历史的人都会发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社会,其实一直在“皇权和相权相互平衡、斗争”这个圈子内转。朱元璋现在把丞相制给取消了,谁的反应最大?文官集团呀!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朱元璋四大“恶行”的主要症结就在这一点上,甚至就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干呢?首先是因为一种“暴发户后遗症”,越是暴发户,越是更在意自身的得失。朱元璋是底层百姓出身,现在站在权力的制高点,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抓在手里,并世世代代地遗传下去。其次是朱元璋的知识和眼界限制了,我们永远不要觉得读书没用,朱元璋这种“文盲”出身是最容易瞧不起读书人,又害怕读书人的。只是,朱元璋确实没有认清历史和现实——任何时代,最会玩的,永远是读书人。所以,朱元璋有点过激了。
很多事情都可以证明,朱元璋不是暴君,他只是基于他对社会的认识,把更多的宽容和保护给了最底层的老百姓,从而加剧了他和文官集团、地主贵族们之间的矛盾而已。例如开国功臣永嘉侯朱亮祖出镇广东,勾结豪强、欺压百姓。这事,这很多皇帝手里,都会睁只眼闭只眼,或者避重就轻地就过去了,但是朱元璋为了给老百姓一个交代,下令严查,最后将朱亮祖和朱暹鞭死。又比如,上面提到的洪武四大狱,除了蓝玉案(蓝玉案有特殊原因),其他三大案,都是很明显地针对文官和贵族的。
朱元璋确实并没有滥杀无辜,但他确实杀了很多了,他这个人确实让人看起来很矛盾!在朱元璋上面的“恶行”里面,给印象最深、让人感觉最冤的可能是蓝玉案了。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蓝玉呢?
朱元璋清洗旧官僚的明初四大案分别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五年(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我为什么要这四大案的时间列出来并标黑呢?因为这四个时间实在太关键了。
这四大案不是朱元璋喜欢杀人的铁证吗?这我不反对!但为什么朱元璋要选择这几个时间点制造惨案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太子朱标,太子朱标是洪武十年开始参政的,但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病逝了,也就是朱标一死,第二年朱元璋就制造了蓝玉案,值得一提是,朱元璋此时也接近人生尾声了。(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
又汉光武、唐太宗定天下时,方年少,计身老则诸功臣已皆衰殁;宋太祖年虽长,而恃有弟可以驭诸臣,故皆务保全。至明祖则起事虽早,而天下大定,则年已六十余,懿文太子又柔仁,懿文死,孙更孱弱,遂不得不为身后之虑。是以两兴大狱,一网打尽。此可以推见其迹也。
从清朝人赵翼的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老朱家顺利交接班的问题考虑得十分长远,也十分忧虑。一个想长治久安的皇帝和忧心忡忡的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作为一个父亲,经历了多少人间苦难、大起大落,就有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稳定、健康快乐。
历史上,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培养是煞费苦心的。洪武十年,在自己还青春鼎盛的时候,就让朱标参政,既积累朱标的威信又锻炼朱标的能力。但是朱标可是没法像他老爹那样铁血强硬,毕竟他爹披坚执锐一路杀出来的,身上自带杀气,朱标身上只有书卷气。朱元璋边锻炼朱标,边观察朝局,暗中分析、考虑,开始给朱标铺路了。就如朱标“气势汹汹”地责问他为什么要杀那么多人时,他拿出一根荆条,把上面的刺一根根地拔掉,然后意味深长地说:“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你以后执政拔刺!”
洪武十三年到洪武十八年这五年内,如此密集地发生了3次大案,且株连甚广,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要彻底打击那些对“废除丞相制”不满、甚至心生反抗的文官集团,很大程度,也是一个父亲在尽自己所能在为儿子搬开绊脚石。
有消亡就有新生,被撸掉的旧官僚所产生的空缺,由太子负责选拔,几番换血下来,朱标在朝中的势力和威望想不高都难。这也是朱标当太子期间威望和名声极好的原因。
但人算不如天算,朱标英年早逝了。朱标的死对朱元璋精神上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也直接宣告朱元璋的政治安排要做调整,这就牵涉一个重要的历史大案——蓝玉案。
朱元璋前面杀功臣,很少对武将集团动手。因为武将集团和他老朱家关系比较亲密,交情也过硬,也朱元璋用来给朱标以后保驾护航的。举个例子,蓝玉本身就是朱标的亲密战友,朱标的岳父是常遇春,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蓝玉对朱标的忠心程度更是毋庸置疑,蓝玉曾在某次北伐归来的时候路过北京,观察了朱棣。回京之后直接提醒朱标,朱棣有反意,要多加提防。只是朱标因兄友弟恭的说辞回绝了他。由此可见,蓝玉和朱标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这种皇室内部继承的事也可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随便提。
朱标死后,朱元璋爱屋及乌,把皇位继承权给了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不是不行,但是朱元璋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像培养朱标一样培养他,只能在自己死前,釜底抽薪地帮他降低风险,所以蓝玉这样的老将名臣该出来背锅了。蓝玉对朱标十分忠心,那是因为朱标的能力、威望、关系都在那里,那么对于朱允炆这样一个毛头小子,蓝玉会不会忠心耿耿呢?朱元璋并没有把握,也不行花时间精力去试探了,直接“斩草除根”吧!
就这样,公元1393年的2月,朱元璋终于发动了著名的蓝玉案,蓝玉案中诛杀了一公十三侯二伯,之后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宋国公冯胜也被诛杀了。
朱标不死,朱棣敢反?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心力交瘁,虽然没有一夜白头那么夸张,但也明显展现了出了一个老年丧子的老人风烛残年的样子。他凝聚最后一口气,干了最后一件大事——杀了蓝玉一大批武将,然后,没过多久,也就精疲力尽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然后,著名的朱允炆同学登上了皇位,朱允炆果然如他爷爷所担心的那样,镇不住场子。一般地,如果一个皇帝没有气场,镇不住场子,那么你就不应该有太多想法。历史上的朱允炆绝对不傻,一个刚刚登基,就能准确把握到自己皇位的最大潜在威胁在哪里的人绝对不傻。(文官武将都被朱元璋收拾了,能威胁皇权的就只有藩王了,这也朱元璋没有考虑周到的地方)朱允炆不傻,但是朱允炆太年轻,年轻人总是容易不知道深浅,太急于求成,所以他要削藩。
削藩这个政治方向肯定没有错的,错就错在实施方案。一帮整天坐在办公室拍脑袋的人,围在一起开个会,就想把人家的饭碗端掉?不考虑别人跟你拼命?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在大明的革命土地上到处插上了革命旗帜。甚至有很多心怀叵测的人借用革命的名义,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比如当时的楚王一家就被逼自杀。本来以为当个王爷能过上好日子了,结果后悔还来不及。
大多数的王爷只能暗地里骂娘,表面上服从,因为不服不行,没实力也没胆气。但燕王朱棣有,他一直成长在前线,过的就是直面生死的日子。既然躲不过去,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于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就诞生了,最后江山易主,朱允炆生死下落不明。
“靖难之役”之所以朱棣能够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朱允炆不够果断,给了朱棣足够的准备时间;比如朱允炆用人不当;比如被朱元璋下了死命令不得参政的宦官因利忘义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要谈的是如果朱标不死,朱棣敢反吗?
我想说的是,但凡朱棣有一丝理智,他也敢去送死。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朱棣造反的名义就不成立。朱标那样的威望和名声,你清啥君侧?你有什么资格和借口来清君侧?
2、即便朱棣吃了熊心豹子胆,反了。朱棣也只能是鼓掌难鸣,不会有其他藩王会铤而走险地跟他联合,还有可能调过头来对付他。
3、朱棣造反就是找死!朱棣虽然军事水平可以,但是他能好过蓝玉那种百战名将吗?朱标不死,蓝玉这种指定的保镖也不会死。朱棣对战蓝玉,燕地一城对战大明一国,这样的战争会有悬念吗?
所以,朱标不死,朱棣是不敢反的。且不说朱标会不会削藩,削与不削,朱棣也只能默默忍受。一个政权,能否稳定运行,实际上是有很严谨的逻辑的,也需要领导者有与之对应的威望和能力的。不能说朱允炆政治方向不对,但是他的政治能力和威望确实还需要沉淀积累。如果朱允炆能够先平和地叫几年四叔,默默地打几年基础,未必不能削藩。所以,人,不要信什么“锁定目标就抓紧时间去干”这类鬼话,得有了那个金刚钻,再去揽那个瓷器活。要知道,汉朝削藩,经过了几代人的积累和隐忍?
寄语:读懂明初那些事
对于明朝的历史,大部分人都持两极分化的态度,有人说明朝是“三无王朝”——无明君、无名将、无名臣;也有人说明朝是中国最硬气的封建王朝——不称臣、不纳贡、不投降。其实他们基于某一个历史点,都没有太明显的错误,但是,显然都有点断章取义了。其实,明朝是一个了不起又不争气的王朝(矛盾吧?!),他恢复了汉室正统,最后又丢了;他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历史顶峰,却没有维护好……
明朝的历史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奇葩之处,它是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性逻辑的,这些从明初这段历史的线头上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他有什么可以黑的?站在他的立场和位置,有多少人能比他做得更好?朱标什么都准备得很好,循序渐进得挺好,可是他决定不了自己的寿命,他有错吗?朱允炆作为一个年轻皇帝,急于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证明和表现一下自己,结果拉胯了,但严格意义来说,他这种毛病现在几个年轻人身上没有?朱棣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篡夺了侄儿的皇位,类似的情况历史上少吗?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真把大明打理得不错,和唐太宗一样,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人性吗?
任何历史都是一部当代史,没有人清楚地了解所有的史料,但是,我们可以基于人性、文化、思想、逻辑去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主线,这样,我们才会真的在历史遨游中有所收获。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多看门道,少看热闹。
凡事有因不一定有果,但有果必有因。就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这个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就是朱允炆削藩,但是,朱允炆削藩,如果得当的话,并不一定会诞生靖难之役。同理,朱标死了,朱棣不一定会反,但是朱标不死,朱棣绝对不敢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