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1)

图为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来此学习、参观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2)

广西文旅新龙头——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

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3)

桂林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征程上,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桂林路径”,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图景正在桂林山水间徐徐展开。图为临桂区六塘镇乡村风貌。

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4)

2022年6月2日,2022年首届广西文化旅游消费大夜市(桂林主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活动在正阳路东西巷启动。

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5)

2022年1月31日(除夕),象鼻山景区全面免费开放,春节假期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幅达292.28%。

□本报记者李思静/文 记者唐艳兰/摄

象鼻山下,最不缺游客。他们当中大都带着学生时代读《桂林山水》一文时的美好想象,巡礼桂林这座山水城市的市徽。

2022年1月31日(除夕),象鼻山景区全面免费开放,春节假日期间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幅292.28%。这是我市对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重大使命的精神领会,也为国内旅游支柱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创新样本。

划时代的决策并非成于一朝一夕。往前回溯,桂林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对标世界标准的自我革新,早已酝酿。

顶层设计迈开步子

桂林旅游环境持续优化

2021年4月,视察广西,第一站就来到桂林,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大使命。

沿着的指引,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提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的总体要求,明确建设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文化旅游之都、康养休闲胜地、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定位,并出台31条支持政策举措。

一年多来,桂林牢记重托,感恩奋进——

高位推动,统筹谋划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总体思路。成立了由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推进服务中心。同时,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列入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也作为重要章节纳入《广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云集智囊,构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规划体系。2021年,市委、市政府举办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专家研讨会,2022年举办漓江论坛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专家研讨会。通过聘请组建专家团队,构建起由国内顶级专家领衔的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国家、自治区、桂林市三级专家智囊团,探索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路径。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请国务院批复《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规划纲要》,推进落实自治区31条《支持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若干政策措施》,努力把桂林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城乡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城市宜居、人民幸福的世界级旅游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桂林贡献。”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推进服务中心副主任廖国新说。

与此同时,桂林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不断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优化旅游环境。两江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增至1200万人次,高铁里程居全区之首,5条高速公路在桂林交汇,总投资195亿元的“畅通缓堵”工程启动实施,成功入选首批广西交通强区建设试点单位……近年来,桂林持续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构筑起内外畅通、快速便捷的文旅融合通道,文旅融合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为实现旅游管理服务智慧化,建成安全高效的旅游服务配套,我市推动“一键游桂林”升级融入“一键游广西”平台,持续推进国际语言无障碍系统平台建设,健全“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点”两级旅游服务咨询网络。

同时,我市还在诚信友善、文明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维护上持续发力。近年来,桂林接连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全国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试点、文化旅游行业信用承诺试点城市。

文旅业态做大“容量”

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在视察桂林时曾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桂林在文旅融合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止。2021年6月,总投资160亿元的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盛大开业,并接连入选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重量级荣誉,成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文旅新地标、广西文旅融合新典范。

事实证明,优质项目的引进打造在打响城市品牌方面具有重要助力。

近年来,我市坚持“项目为王”,引进打造了一批包括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桂林千古情、阳朔悦榕庄、展卓航空等在内的产业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低空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行等融合业态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程,甑皮岩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灵川等桂北6县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实施灵渠保护提升工程,挂牌成立灵渠博物院。同时,大力发展红色产业集群,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等多家单位获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血战湘江·突破包围”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旅游精品线路”,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等一批项目建设开启“进行时”。

桂林是全国最早开始实践全域旅游的起点城市之一。2021年桂林成功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市17个县区(市)有12个获全域旅游示范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称号,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

创建过程中,桂林主动适应旅游向大众化、全域化、融合化发展的新趋势,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依托,突出城乡统筹,以城市为龙头、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旅游为纽带、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点线面一体推进。桂林高标准建设了以全州新区为代表的11个县城新区,以临桂六塘镇为代表的85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以秀峰诗意桃花湾为代表的22个田园综合体,以阳朔鸡窝渡为代表的1000多个美丽乡村,以桂阳公路旅游休闲带为代表的8条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了大桂林处处皆景、处处可游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带着桂林山水“走出去”

文旅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

2022年“5·19中国旅游日”期间,桂林市组织开展了首场面向全球观众的“探索中国喀斯特之美”直播活动,让全球观众“种草”桂林。直播通过中国日报社1.03亿粉丝群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中国日报网、桂林日报社全媒体全面刊播,带领海外观众领略桂林喀斯特自然与人文之美。中国日报海外平台收到了1200多条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热心留言,很多观众被直播里的桂林美景所吸引,纷纷留言表示想来中国,想来桂林。

这只是桂林带着山水“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坚持开展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推动文化旅游国际传播,不断提升桂林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央视、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大湾区媒体等开展宣传推广,加强与同程、携程、美团等OTA及平台合作,打造桂林文旅品牌馆,开展直播和线上营销。

线上创新营销,线下少不了丰富活动。今年中秋节期间,“洄游山月·一帐露营会”在桂林山水间成功举行,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的露营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极致野趣盛宴,受到参与者的广泛好评。很快,首次抵达广西的草莓音乐节将在11月26、27日与桂林乐迷见面,成了微博、小红书等一众社交媒体的话题中心。此外,我市还策划组织了电竞比赛、街舞比赛等广受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活动。一时间,桂林活力四射。

“疫情之下展会能够办得这么专业、隆重、内容齐全,我觉得对我们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来说受益匪浅。”今年9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首次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的上海老家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诸一飞高度评价这届展会。在他看来,旅游展是呈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最新旅游动态的重要窗口,通过参展,既可以交到新朋友,还能够在学习了解旅游市场动向的同时,为旅游从业者开发新式旅游产品提供思路。

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经过8年的专业打造,已成长为中国-东盟地区最具影响力、号召力的国际性旅游展会品牌。同时,已在桂林成功举办多届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等国际展会论坛活动,更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RCEP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艺术和旅游交流合作。2022年金砖国家旅游部长会议在桂林召开,桂林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我市还积极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西南地区、中南地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的文旅交流推广,深化昆明南宁贵阳与红河桂林黔南六市(州)等城市间合作,持续巩固扩大“朋友圈”。

回望过去,桂林文旅建设硕果累累,市场秩序持续向好,游客满意度保持全国前列;展望未来,迎着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春风,桂林文旅建设踏上新征程。

以奇特秀美的象鼻山为代表的桂林各景点景区,必将吸引更多游客。那时,他们心中不仅怀揣着对桂林山水的倾慕之情,更有对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无限向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