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的区别(到底是教宗还是教)

“教皇”,是我们对罗马天主教首领的称呼。他就住在梵蒂冈城国里,在全世界的天主教信众当中,具有无上的权威。现任的教皇是方济各。

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的区别(到底是教宗还是教)(1)

可是“教皇”这个名词虽然为人所熟悉,却只是一个俗称。虽然这个词听起来威风八面,富有权威,但是教会自己,和现代的学者,更喜欢用“教宗”这个词,而不是“教皇”。

因为实际上,“教皇”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的权威,就像尘世中的皇帝一样。

曾经在罗马教廷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论断:“教皇永无谬误”。听上去好像这肯定了教皇的无上权威,仿佛教皇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都是对的,甚至举手投足,打个喷嚏,都会被赋予深不可测的神秘含义。全世界的基督徒似乎都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在教皇周围,聆听教皇的圣训,等着他像上帝一样对全世界的信徒发号施令。但实际上,“教宗永无谬误”的论断,并不是自中世纪以来就有的,而是“一战”后近代天主教运动的产物。

即使中国的皇帝,也要受到各种限制,多方掣肘,并不能事事如愿,何况教皇这个宗教领袖。他可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远远不能为所欲为。

一句话:教皇,并不是基督教的皇帝。

相反,如果有幸登上教宗的宝座,反而要在很多问题上谨言慎行,随时随地注意自己说话的立场和态度。要知道,教宗的一言一行,可是代表着教会的立场,丝毫马虎不得。特别是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神学问题,这时候,教宗的身份不仅不是保护伞,反而是探照灯,能很容易成为众目睽睽之下的靶子。

除了这些言行、规矩之外,能制约教宗权力的,都有什么呢?

基督教公会议

首先有基督教集体会议。第一届基督教全体会议,并不是教宗主持召开的,而是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是他发布了《米兰敕令》,使基督教在帝国境内合法化。

第一次基督教全体会议是为了解决当时著名的异端问题召开的,而且开会的地点根本就不在教宗管理的罗马,而且当时的教宗对这个异端的问题甚至连想都没想过。整个会议都是由皇帝自导自演的,最后拍板定案的也是皇帝自己,教宗只是派了个代表过去。

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的区别(到底是教宗还是教)(2)

那之后著名的集体会议召开的主持人也都是王室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每次达成的决议,也基本上就构成了日后基督教的教义主体。

其他教宗

更令人挠头的,是“敌对教宗”的出现。中国人常说“天不可有二日,地不可有二主”,如果教宗的位子上坐着不止一个人,这该怎么办呢?

教宗最基本的一个身份是罗马城的主教,既然是一个城市主教,是投票产生的,那么就可能出现票数很接近的两个候选人。如果输赢只在毫厘之间,失败者当然输得非常不甘心。可别指望失败者会发扬什么高风亮节,还来搞个“费厄泼赖”之类的,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失败者带着自己的一群拥护者自立为王。历史上,罗马就有过一位长老,带头反对当时的教宗,被支持他的信众拥立为“敌对教宗”。

这还只是俩,而且还算是罗马城人民内部矛盾。比这威胁要大得多的,是中世纪曾经闹出过“三个教宗”的混乱局面。怎么回事呢?

本来教宗的根据地一直是意大利的罗马,但是也曾经搬过家。不过教宗搬家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是在法国国王的胁迫下,才搬到了离法国很近的阿维尼翁,从此前前后后七个教宗都是法国人。这段时期,被后人借用《圣经》中犹太人被囚禁在巴比伦的典故,称为教宗的“巴比伦之囚”。

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的区别(到底是教宗还是教)(3)

法国人很高兴阿维尼翁的教宗对自己俯首帖耳,但是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却不干了。本来教宗是平衡各国纷争的一股重要力量,结果现在整个倒向法国人了,等于说日后法国要是不高兴了,英国和西班牙就会被打成异端。于是为了平衡法国人的教宗,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又跑到罗马选了一个新教宗。两个教宗肯定谁也不服谁,相互指责对方不正统,自己才是地上使徒唯一的代表,最后一番攻击之后,相互把对方开除出教会。这一闹可不要紧,教会在群众中的威望彻底跌到了历史最低点。

为了挽救这个混乱不堪的局面,教会里有人就突然想起来了:集体会议是高于教宗的!那就赶紧召开集体会议吧!会议上大伙一致表决,又选了一名新教宗。但是选了个新的,可忘了说前两位不算数了。结果这下子热闹了,一共出现了三位教宗,三分天下:阿维尼翁教宗管理法国一带,西班牙教宗管理西班牙和英国一带,而公会议选出的教宗则管理意大利一带。这可真是好心办了坏事,火上浇了盆热油。

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时间”,公会议选出的教宗终于把头两位给熬死了,教会这才算是消停。

其他教会

身在罗马的教宗,本来的身份,只是罗马大主教。在中世纪,他并不是中世纪全世界基督教徒的唯一精神领袖。在当时能与他处在同一级别的,还有另外四位大主教。其中的头三位分别是:亚历山大大主教,主管埃及和北非;安提柯大主教,主管小亚细亚;耶路撒冷大主教,主管耶路撒冷地区。但是这三位所管辖的教区,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都成了穆斯林的占领地,于是这三位大主教也就烟消云散了。而这第四位大主教,也是存在时间最长,同时也是最有可能撼动罗马教宗在基督教世界里权威地位的,就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

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的区别(到底是教宗还是教)(4)

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日土耳其境内的伊斯坦布尔,不过这是它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之前的名字。这座城市更早的名字叫做拜占庭,本来是一座古希腊的移民城市。而它之所以被叫君士坦丁堡,则得名于他的再造者,也就是君士坦丁大帝。他可以算作是晚期罗马帝国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经过数次战争之后,他终于再次成功统一了罗马帝国。他的梦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罗马帝国,境内有一个统一的基督教会。但是在他努力进行统一的工作之时,却在同时不经意地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反而造成了原本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日后的大分裂。而这就是他选择迁都拜占庭——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君士坦丁堡——之后的事情。

迁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君士坦丁大帝当下宣布新都为“第二罗马”。作为一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都城怎能没有一名主教?而且主教的级别怎么也得配得上皇帝所在地吧?这样皇帝就下令为君士坦丁堡设立一名大主教,来陪侍君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原本只有一个最高精神领袖的基督教世界,却因为这个原因,同时出现了两个领导者。一个是老资格的罗马大主教,也就是教宗;另外一个则是由皇帝撑腰的新贵,君士坦丁堡大主教。

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的区别(到底是教宗还是教)(5)

一开始,这个局面因为罗马帝国尚在,皇帝权威尚在,双方只是彼此不爽。但是很快,罗马帝国分裂成为东西两部分,教会也随之分为了东西两部分。西方教会追随罗马教宗,而东方教会则追随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即使到此时,大家仍旧没有撕破脸皮。虽然,双方有过一些争论,但还都是些细枝末节。

但是后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了,在蛮族入侵的洪流当中,罗马教宗成了原西罗马帝国帝国境内人民的主心骨,甚至让入侵的蛮族也皈依了基督教。相对来说,西方教会的权威性大增,心理优势也大大提升。而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依然在东罗马皇帝的支持下,以正统教会自居。

双方真正撕破脸皮,是一次“中间地带”的事故。教宗的势力只处在意大利中部,但是在意大利的南部西西里岛却是归属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管辖。但是在这个地方却共存着两种教会,一种是拥护教宗的拉丁教会,一种是拥护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希腊教会。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所以,当罗马教宗宣称对于西西里岛的教会有管辖权的时候,双方正式交火了。结果罗马教宗签署了将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开除出基督教的命令,他派出的特使当着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面,把命令扔在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的祭坛上。

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的区别(到底是教宗还是教)(6)

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做出了愤怒的回应,也同样宣布将罗马教宗等人开除出基督教会。这样,双方互相革除出教,从此也就结下了这一段千年不解的梁子。东方的教会自那之后,称呼自己为正教,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东正教”。而西方的教会自那以后,就称呼自己为公教,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天主教”。

所以,虽然相对于现在而言,在中世纪,宗教的力量要强大得多,教宗的权力也比现在要大得多,但是,教宗并不是皇帝,并没有那么大的世俗权力。而且他的权威只能在西方教会能管辖到的区域内行使,他直属的土地其实并不大,在其他皇帝、国王的领地之内,也只是在精神层面上有一定的权威性。至于后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西方教会又发生了大分裂,教宗的权力再一次遭到极大的削弱,那就是后话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