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烁教育孩子的方法(从杨烁教育方式看)
“我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别人,那是我对于人们最后的求爱,靠着这条滑稽的细线,维持着和人类的联系”——太宰治
01:引子前阵子,七岁成名的著名作家蒋方舟在某一档综艺节目上透露自己是“讨好型人格”,此举让在座的很多大咖们颇为震惊:看上去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待人十分友善的作家竟然有“讨好型人格”倾向?
“我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为了一个谄媚的人。”
年仅9岁的蒋方舟如是说;因为自小成名,兴趣爱好与他人不一致,普通的家庭教育对于这位“神童”也无法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所以她很孤独,也不懂如何与他人相处。
蒋方舟自曝有讨好型人格
在家庭、社交等多方因素影响下,她演化出了自己的待人接物之道:处事小心,照顾他人情绪,隐藏伤害与攻击性,尽量满足他人的要求,刻意讨好才可以让别人开心。此后,这个处世模式在她的性格里深深扎根。
她后来的日子并不算如意,总是要通过“哄”好别人,委屈自己的方式,来讨好身边的人,男朋友骂了她两个小时,尽管没错她也不懂得如何反驳,一直在道歉认错。所幸,后来通过强大的自愈能力修复了“讨好型人格”的缺陷,也就是那一刻她才真正领略到待人接物是这么轻松、舒服。
听完她的讲述,大家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不知是否真的理解了“讨好型人格”所代表的深层次含义,并非所有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都可以彻底被“治愈”或“自愈”,成功的例子极少,大多数人都花了余生与之“缠斗”,且最后都以战败告终。
德·穆迪说:“性格是一个人看不见的本质。”
其表达的同样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由于性格具备稳定性,成型之后便很难通过后期干预去改变;因而一个人的性格如何,其好的因素和缺陷那种占比多,奠定着她将要度过幸福/痛苦的余生。
而一个人性格养成的决定性时期,便是童年。
02:“讨好型人格”含义是什么?其表现有哪些?“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一种人格。
(1)在对人方面:
他们通常很照顾别人的感受,保持高度敏感,过度的为别人考虑,害怕伤害到别人;他们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主见,主动性地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他们和别人交际的时候总是不自然,时刻保持着“让对方好”的倾向,内心矛盾的委屈自己、成全他人;他们对于别人对自己“私有领域”的侵犯默许、容忍,做不到大胆驱逐;他们渴望建立亲密关系又害怕失落......
(2)在对事情方面:
他们面对自己不苟同的人和事,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善于隐藏和伪装,笑脸相迎,违心的表示认可;他们对于别人提出的要求通常不会拒绝,哪怕要求无理或者内心抵触;
他们对他人的诉求具备表达障碍,不善于划清边界,礼貌拒绝;他们小心翼翼,尝试尽力做好事情但又墨守成规,害怕因为“越雷池”而遭受严厉责备......
并且,拥有以上特征的人,并不是长大后踏入社会被某些“处事规则”而同化,绝大部分人是从小养成了这种“习惯”,就像小时候的蒋方舟一样,现阶段所呈现的表象归咎于童年时埋下的“缺陷种子”。
03:讨好型人格的成因分析为何你具备讨好他人的倾向?
为何孩提时的你会养成“讨好型人格”?
为何你的孩子无形养成了“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较为复杂,每个独立的个体养成此类人格的原因不尽相同且纷繁复杂。自诞生到长大成人的过程,就像捏泥人一般,诸多因素在我们的人生中杂糅,从而捏造出了现在的“自己”。
但可以确定的是:“讨好型人格”的养成时期,多发生在三观正在形成、安全感在建立、性格逐步趋于稳定的童年时期。
那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讨好型人格”的养成呢?不妨来剖析个真实的案例:《一起出发吧》节目中,杨烁对于儿子杨雨辰的教育方式;从这种“杨氏教育”方式中,可以窥探出一二。
(1)在盲选房子的环节中:游戏规则是选到后父子俩要步行到选到的目的地,杨雨辰开心的选择自己的幸运数字“5”。但很不凑巧,选到的五号房子路途最远、海拔也最高。杨烁在路上逐渐暴怒,对于雨辰的选择不断凶狠的质问:“以后选哪个?”,极度畏惧父亲的杨雨辰边哭边选择妥协:“以后选1......”
强迫孩子换掉幸运数字
(2)在杨烁给杨雨辰洗脚时:水温对不耐热的雨辰来说很烫,但杨烁站在自己的角度,坚持说不烫!迫于压力,雨辰忍痛把脚放进热水里,违心地承认水不烫。
到底是谁在洗脚?
(3)在步行路途中风景甚好时:杨烁问雨辰要不要一起拍照?雨辰终于鼓起勇气说:我不想和你拍。杨烁听到后再次暴怒:拍还是不拍?雨辰还是无奈的说了:“拍”......
被迫说出:拍!
面对严厉冷酷的杨烁,杨雨辰内心是极度恐惧的,因而他只能不断同意父亲的观点:1才是幸运数字、这样的烫水只是刚好合适、我很想和爸爸拍照。因为他从父亲一次又一次的责备、嘶吼中也总结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只有认同才能减少惩罚,只有讨好才可以减少点呵斥,只有妥协、伪装才能换来“安宁”。无形中,一种讨好的倾向逐渐生根发芽,从讨好父亲开始蔓延、渗透到其他人。
杨烁
在某种意义上,小时候的杨雨辰便是长大后的蒋方舟,甚至不止于此;当杨雨辰长大时,能否像蒋方舟一样独立自愈,仍很难下定论。但显而易见的结论是,不合格的家庭教育(模式、理念)是养成“讨好型人格”的主要成因,如:
1.“爱的收回”威胁——父母利用弱点“操控”孩子,时常灌输孩子强烈的被抛弃感
一位德国脑科学家Huther说:“当人们隐藏起真实的自己时,也许表面上他们获得了成功,但他们从来没有过幸福的生活,因为他们永远无法放手,无法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总是感到紧张,他们必须一直不停地努力,内心渴望得到成功去填补内心的缺爱和安全感缺失。”
选择讨好父母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原因他们在追求自己心理安全需求。因为父母是孩提时最亲近的人,童年时期对于父母爱与关怀的需求也是最“旺盛”的,但因为自己表现不好、做错事,偶尔会被批评指责,无法得到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对于做错事的孩子,很多父母用“威胁式”的方法来管教:
- 你不听话我就把你丢出去,让别人领走!
- 你要是做错事、乱捣蛋添乱,我就不要你!
- 你今天表现很差,我不想抱你了!
- 不写完作业,不要找爸爸妈妈玩!
父母总是利用孩子心理安全需求的“弱点”来对他们进行操控,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和目的,殊不知在类似的“爱的收回”威胁中,无形扩大了孩子内心的被抛弃感,让他们时刻有被遗弃的危机,从而形成了:“只要我听话、只要我讨好就可以被爱”的认知偏差,但父母从未及时给予纠正,这种“偏差”逐渐根深蒂固,最后从讨好倾向转变成讨好型人格。
2.暴力式育儿——严厉批评、谩骂、否定、零容忍
像杨烁一样,父母在施教时没有耐心,对孩子犯的错误不给予容忍,从不给孩子试错机会,也会让他们衍生出讨好的倾向,卖力讨好。儿时,最权威、最榜样的人是谁?当然是自己的父母。当自己遭受批评、谩骂、否定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尽量讨好,这便是孩子们和“权威”的相处模式。
设想一下,你有一个动不动就暴怒,扬言要打你、惩罚你的父亲,你能不小心翼翼的做事吗?在恐惧面前,内心想到的只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摆脱,二是伪装与妥协;当无法摆脱时,只能通过妥协、苟同、讨好的方式来减少“恐惧”了。
3.控制欲过强——父母要求过于严苛,父母要求的内化
再者,父母过强的控制欲也会让孩子往讨好型人格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其“原理”是这样的,控制欲过度的父母,对于孩子会不断提出严苛的要求,并且在类似家庭中有个潜在的“规则”是;只有满足了父母的要求,才可以被表扬,被鼓励,被放过;总而言之,就是达到父母预期,才能有自己的空间。
孩子对于这种需求,通常在前期是抵触的,但显然这种抵触并不奏效;于是他们便会将这种“抗拒”转变为“顺从”,通过将父母的严苛需求内化,来为自己争取“一方宁静”,这种模式久而久之也会形成习惯,最后导出“刻意讨好”人格倾向。
4.父母未能及时纠正孩子自身对于“讨好”的错误认知
还有一种情况较为特殊,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与父母并无直接联系,只是孩子自身因为某些事情造成了认知的偏差,误认为:只要“讨好”,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东西包含爱和其他需求;也许是在和其他朋友交际的时候学到的,也可能是从某件不起眼的小事“感悟”得来。
若是父母没有及时的洞察这种倾向,当“讨好”的种子扎稳根开始泛滥生长,形成习惯时,就比较难以矫正了。
小结:“讨好型人格”成因源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瑕疵,也可能存在外界因素无形的影响,但外界的影响远不如来自“权威、榜样的父母”的不正当施教那么根深蒂固,因而那些“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不快乐的余生也许是“拜父母所赐”。
04:“讨好型人格”有哪些危害?
客观来说,任何事物一棒子打死是不对的,都具备其双面性,讨好型人格也不例外:对他人的认可、妥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己有益的,且有迹象表明:具备讨好型人格的人有更大的几率被社会接受,因为他们“懂得”处世之道。
但,讨好型人格的人在另一方面也同样要遭受来自于“他人”、“自身”共同施加的折磨,换言之就是“讨好型人格”虽利弊共存,不过现实中其造成的“矛盾”远胜于其带来的“甜头”。
因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呈现形式就不同。譬如在小时候仅是为了得到爱而讨好父母,到了长大便开始讨好周遭的人,并且通过默默承受委屈,成全他人的快乐,满足他人的情绪需求;在此后余生中、逐渐迈过而立、耳顺、知天命之年后,开始去“消化”因“讨好”带来的后果。
如电影《小丑》,从另一种角度去解读的话:男主亚瑟为了让单亲母亲开心,所以表现的很顺从,听信她对于他的职业规划;害怕被社会抛弃的亚瑟,努力讨好周围的人,于是他开始学会“假笑”,即便世界不断向他施加恶意,仍以“微笑”还击;但最终他因为内心的多重矛盾被点燃,最后酿成了“枪击三人”惨剧。
电影:小丑
撇开大背景不谈,造成小丑亚瑟的悲惨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源于他多重的人格,这其中就有“讨好型人格”的一席之地。可见,悲剧是大多数“讨好型人格”的收场方式,他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彰显自己对于命运中累积起来的“恐惧”、“恶意”、“不满”的反抗,来表达自己潜藏已久的“怯懦的勇敢”。
不断“讨好”他人的亚瑟
05:如何防止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1.根源反思意识,依靠父母自我的觉醒: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理所当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教育成果如何,取决于父母的施教手段如何。有的父母能循循善诱,对孩子的发展错误倾向及时纠正,善于引导,探索到了和孩子相处既融洽也不过度“放养”的平衡点;而有的父母粗犷式教育方式,让孩子备受折磨。
因此,对于已养成或者即将发展成“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觉醒,提高自我反省的意识,并付诸于行动,才有可能扭转乾坤,否则凭借孩子的力量,摆脱对他人的一味讨好几乎不可能。
“讨好型人格”养成,其主要因素也来源于父母、父母的不正确教育理念,而根治这种理念的方法,唯有他们突破自身狭隘的认知,强化自己的反省意识,通过“思维”上的手段,才能对其“施教行为”做出“质的改变”;否则,不能渗透到父母意识里的“讨好型人格”防治手法,都将像竹篮打水般不起作用。
小结:防止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最重要的是父母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因为童年时期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在纸上描绘最多的人,便是他们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因而唯有父母具备根源反思意识,通过思维上认可“讨好型人格”的缺陷,意识到自身施教方式的弊端,类似才有可能奏效。
在反思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有效的行动,譬如:
- 少用“如果...就...”的句式,不要轻易利用弱点进行威胁,别把“抛弃孩子”轻易挂在嘴边;
- 将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向耐心说教的转变,允许并鼓励孩子试错,协助其总结经验教训;
- 降低自身的控制欲,反思对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避免以主观代替孩子的客观感受;不把发生在自身的教育悲剧的代代相传等。
2.父母角色适当的转变:多从大人视角中解脱出来,学会扮演孩子“良师益友”
卢梭说: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也希望别人爱我们。当向孩子施加“爱意”的时候,父母渴望得到的是正面的反馈,但是否想过:表达爱意的方式真的让孩子愉悦吗?
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和原生家庭中,父母总是高高在上的为他们着想也有关系;父母以自己的角度为标准,并迁移到孩子身上,从未考虑过是否正确、客观。孩子和站在“高处”的父母相处,会产生疏离感,但为了自己的需求,只能去发展讨好的倾向。
因而,父母要做到适当的转换视角,站在与孩子同龄、孩子自身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的方式”,从第三视角对世界进行观察,父母可以更可能以同理心对待孩子,清晰的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纠偏。
小结:父母要当一回孩子的朋友,不要总是“居高临下”,适当放下身段才能换取来和谐的亲子关系,也才能让孩子原理讨好的倾向,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3.放下权威,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洞悉孩子成长现况
存在讨好倾向的孩子,本可以及时的抽离,但由于总是得不到父母的援手,从而逐步发展成型。为何总是得不到帮助?为何你总不能及时的、主动的、提前的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原因也许是未做好沟通,信息不对称,缺乏对孩子近况的了解。
特别是采用“游离育儿”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更是缺乏类似的有效沟通。如电影《误杀》中,家庭条件优越、最后诱骗女孩走上犯罪的那个男生,就是游离育儿模式的“产物”。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关照、缺乏及时的纠偏,导致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从孩子身上得知到他们的近况,而要想进一步掌握对称的信息,务必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唯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他们才可能加大倾诉的意愿。
小结:及时洞悉孩子的近况,前提是了解到足够的信息,这样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防止孩子“讨好型人格”的逐步养成。
4.鼓励孩子适当拒绝,协助他们建立“边界感”意识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会拒绝。无论是朋友的要求还是父母的要求,他们都很难大胆地表达反对意见,就像蒋方舟在一次次的“谄媚”中迷失自我,也如杨雨辰拒绝杨烁拍照请求时的唯唯诺诺。
当孩子表达反对意见,且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要求不合理时,可以适当的给孩子鼓励,通过这样的“表扬”使之意识到:并不是只要顺从才可以得到点赞,真实的表达自己也会!要培养他们建立“边界感”的意识,对于外界(包括父母、朋友、他们)对自己底线、私人空间的“入侵”大胆说不。
小结:消除讨好的倾向,就是要在“学会拒绝不合理要求”中树立自信,从精神上获得摆脱它的强劲力量。
06:总结从蒋方舟的经历与杨烁对儿子杨雨辰教育方式的两个真实案例中,可以窥探到“讨好型人格”对于孩子成长道路的阻碍作用;但无需畏惧,我们惧怕的不是这种“人格”,而是它长期发展会给我们带来的弊端;因而,只要父母摆正心态,对自身教育模式多加思考,发动孩子通力配合,就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对策。
罗斯·坎贝尔说:只有健康、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信任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要给他独立完整的人生,不要像太宰治所描述的《人间失格》一般:让孩子不快乐的余生,全都拜“父母”所赐。
全文60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注鱼井,感谢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