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

最近,颇具权威性的“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按照惯例推出了2022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对全国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排名。

排名依据的是商业资源集聚度(权重26%)、城市枢纽性(23%)、城市人活跃度(21%)、生活方式多样性(15%)、未来可塑性(15%)五大指标得分总数。

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得分排名如下:

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1)

总体而言,四座一线城市排名十分稳定,上海、北京属于第一梯队,得分远超过广州和深圳。但是上海、北京得分紧咬,广州、深圳也是一样的态势。从趋势上看,深圳超过广州似乎是迟早的事。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日趋稳定,成都、重庆、杭州前三甲的态势近年没有变化,只是排名末次及边缘的几个城市有着变化。具体到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沈阳跌出、合肥再度上榜,东北竟然没有一座城市入围,昔日的明星城市大连更是早已成为明日黄花。

15座新一线城市五大指标得分情况如下:

1、商业资源集聚度得分排名

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2)

2、城市枢纽性得分排名

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3)

3、城市人活跃度得分排名

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4)

4、生活方式多样性得分排名

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5)

5、未来可塑性得分排名

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6)

337座城市排名总图:

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7)

附文:

中国城市层级官方究竟是怎么划分的?

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8)

重庆城区

近年,关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话题非常火热,甚至产生了极大的争论。其实“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都不是官方的说法,完全是民间机构的划分,因此,本文不将其列入层级讨论。

按照城市城区人口数量及城市行政级别的划分,官方有两种层级模式。

第一,按照人口的划分。

城市层级分为5级:(以下人口数据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1、超大城市:城区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7个)

上海(总人口2487万,其中城区人口1987万)

北京(总人口2189万,其中城区人口1775万)

深圳(总人口1749万,其中城区人口1744万)

重庆(总人口3205万,其中城区人口1634万)

广州(总人口1868万,其中城区人口1488万)

成都(总人口2094万,其中城区人口1334万)

天津(总人口1387万,其中城区人口1093万)

2、特大城市:城区人口规模500-1000万(14个)

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和大连。其中,武汉城区常住人口为995万人,距离超大城市的门槛仅有5万人之差。

3、I型城市:城区人口规模300-500万

4、II型城市:城区人口规模100-300万

5、中小城市:城区人口规模小于100万

这里,“城区人口”中的“城区” 是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第二,按照城市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城市层级,按照行政级别分为四个级别(见下图)

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9)

需要指出的是:

1、关于城市行政级别。

对城市行政级别,普通老百姓或许没有感觉,但是“体制内”人士及相关部门就太有感觉了。地级市多是厅级单位,而副省级城市则高出半级,主要领导均为副部级;地级市普通县级领导都是处级,而副省级城市街道办负责人已经是处级;对于直辖市的一把手,一般而言,那更是必须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副国级,国家领导人)担任(重庆市还出现过市委书记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任的情况)。

行政级别的不同,其资源配置能力也相差甚大。

2022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新一线成都第一)(10)

2、所谓计划单列,主要指的是部分省级管理权限、财政单列,财政几乎不与所在省份分成,可支配度相对较高。这些城市主要是在同一个省内除省会城市外,还存在一个历史地位很高或者经济实力强劲的城市。

3、除了5个计划单列市,其它10个副省级城市均为省会,且多是传统的大区中心。

4、27个省会城市中,还有17个省会未能晋级副省级,它们是:郑州、长沙、合肥、福州、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南昌、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5、在这些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之外,还有部分经济强市仍旧只是普通地级市,它们是:苏州、佛山、无锡、东莞、南通、泉州。

毋庸置疑,尤其是按照行政级别,官方对城市的层级划分确实能够充分反映其地位和分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