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有几年历史了(大火猛攻一年8岁儿子终于听懂哈利波特了)
大家好,本周的英语启蒙经验牛帖来啦!
这是一篇很多朋友都比较关心的“大童启蒙”成功经验。从儿子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进行系统的英语启蒙,当时孩子只是能听懂牛津树第二或第三级别的小短句的水平。
牛津树第三级内页
仅仅一年之后,到今年1月份,孩子二年级寒假的时候,已经成功听完《哈利波特》第一部了!
彩绘版哈利波特第一册内页
本来她是很“佛系”的,认为学英语,只要有环境应该很容易。结果在儿子5岁和6岁的时候,她连续两年带孩子到美国上了三个月幼儿园,短期的语言沉浸,孩子进步很快,然而回国后遗忘得更快!
直到孩子上一年级,她终于决定“大火猛攻”一把,果然成效卓著。
她今天分享的主要是如何有效提高听力的经验。启蒙阶段,大家对于如何“听”,困惑是最多的。这篇经验讲得很详细,全文超过1W字,一定有你可参考之处。大家可以先收藏,慢慢吸收消化。
在潜水一年,收获满满!一边潜水学习,一边努力实践,今天也总结一下这一年里我们的英文学习之听力篇,和大家相互交流!
这两天在我"蓄谋已久"的安排下,儿子终于成功入坑哈利波特,听完了第一部书!已经开始听第二部啦。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全文七万七千多字,不重复的单词约七千多个,音频时长约八个半小时。儿子听了音频之后,做了AR测试,17/20的正确率(图中显示正确率95%是因为我帮他修改了两道题,其余的都是他自己做的了),作为泛听这个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儿子听完哈一,做的AR测试结果
整整一年,儿子的英文听力从牛津树二/三级起步,到今天的哈利波特,我还是小有感动的。即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也为收获了一个英文原版小书虫、原版故事听书迷而欣慰,更为孩子能够通过英文听到、读到和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而庆幸。
首先说明一下,儿子目前不到八岁,体制内小学二年级,寒假里第一次上了一个为期十个半天的自然拼读课外班(主要是为了托管),除此以外没有参加过任何英文课外班。
2019年3月,由我自己在家启蒙他英文阅读(因为校内英语学的较差老母亲焦虑不已,只好亲自上阵);大约19年5-6月开始引导他听英文音频。
由于我们之前从没有上过课外英语,算是起步较晚,所以阅读和听力几乎是同步开始的。阅读的起点是牛津树二的水平,听力起点也差不多。
经过九个月的家庭阅读,19年11月测试蓝思值440L,AR 2.9。现在(2020年1月)可以自主阅读蓝思600L的书,并且能够通过相应书籍的AR测试,AR值在4.0左右(注:AR测试是很权威的英语阅读能力测试,AR4.0意味着阅读能力大约相当于美国四年级小学生的水平。)。可以听哈利波特水平的书,听后能够通过相应的AR测试。
儿子没有参加过任何课外英文考试,因此他的阅读和听力水平并不代表英文整体水平,事实上他的书写是非常糟糕的。比起英语牛娃,我娃起步很晚,没有证书加持,短板太短;然而这些都挡不住老母亲的自鸣得意呀:我娃爱听书、爱读书,哈哈哈,这就够老母亲欢喜一阵子啦!
言归正传,我在陪娃听读的过程中,确实收获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因此也想分享一下,毕竟我曾经从“别人家的妈”那里学到很多,少走了一些弯路,也希望我的分享让后面的人少踩一些坑。
我的英语启蒙态度,
经历了从“佛系”变成“鸡血”的过程
对于孩子的英语启蒙,以前的我是相当佛系的。虽然也有一搭无一搭的看了些方法和理论,然而并没有真正付诸于行动;因此孩子们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英语启蒙,以至于儿子在一年级的寒假里26个字母还不太熟练。归根结底,还是我全凭自己过往的学习经验,没太重视英语启蒙。
我本以为只要有环境学英语应该不难……
我一直觉得,英语是个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提升的科目,没必要“提前学”。我自己像大部分同龄人一样,初中才正式开始学英语,一路以“背单词 学语法”的方式,一直哑巴英语到了大学。
在大学中因极其偶然的机会,我真的开始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使用,同时加以正确的方法和坚持,一年的时间里,英语真的提升很快。
因此,我一直觉得英文挺简单的,哪怕像我一样到大学才开窍,也是可以短期内迅速提升的。
一些父母早早的就把孩子送去课外班启蒙,我以为可能是他们自己英文不太好、觉得英文很难学。相反的,我对孩子们的英语启蒙反而没有那么重视,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去课外班,有空在家看看动画片就可以啦,只要有英文环境,娃们自然而然就会说英语啦。
去了两次美国,一回来英语水平又回到零?
老大五岁的时候,我带着娃们去美国,他们在当地幼儿园待了三四个月,收获颇丰。然而仅就英语学习而言,那绝对是学的有多快,忘的就有多快呀!
英文环境确实重要,孩子们在全英环境中浸润,与老师和孩子们交流互动,一切都是自然习得。然而这种全英环境在回国后是无法保持的,没有了持续的英文输入,娃们的语言系统自动切换成中文,三个月里习得的那些词汇和句式,随着时间的流逝迅速的遗忘。低龄儿童在没有持续输入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像成人那样,通过三个月的“强化”,长期的记忆那些语言。
老大六岁的时候,我们因故又去了美国一次,娃们还是在幼儿园待了三个月,等我们回国后,针对英语方面,我之前的观察再一次得到了无情的印证:学的有多快,忘的就有多快!回国后我们并没有刻意进行任何英语学习,娃们的英文迅速的退化到了没出国之前的水平,几乎就是零。
回国后一个月,老大就开学上一年级了,我“蜜汁自信”的认为娃的英语听说还是不错的(其实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并且仍旧不屑于披着各种外衣的“抢跑提前学”性质的课外班,直到一年级寒假发现老大连26个字母还不时的读错写错,我真的开始有些焦虑了。
我一直以自己英语学习的经历为标准,觉得英文不难学,短期内可以迅速提升。然而仔细想想,我的同龄人里没有过海外留学生活经历的人,英文开挂的几乎少之又少。
够在外企里处理日常工作已经算是不错了,真的到开会和老外“吵架”的时候,能够用英文准确表达自己人的并不多。绝大多数人的英语在大学四六级考试时达到最高峰,之后并没有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应用和提升。
因此,像我这样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大学之后才摸索到正确学习方法而迅速提升的,其实是极少数人。至此,我也开始质疑自己的“英语可以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升”的想法。
现在儿童的英语学习方法和资源与三十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背单词 学语法”也许应付考试仍然是有效手段,但肯定不是提升语言能力的高效方法。于是,我开始认真钻研英语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四处搜集“别人家的妈”是怎么做的,希望帮助孩子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终我决心要“大火烧开”
在看了很多理论和实践经验之后,我发现成功的儿童英语启蒙中,家长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启蒙初期要有大量的英文输入,集中一定的时间大量浸泡,使孩子迅速提高到能够“使用”英语的水平。
所谓的学英语要“大火烧开”,就是一旦开始英文启蒙,一定要坚持每天足够量的输入,如果坚持得不好,或者中断了,小朋友就会迅速遗忘。
一般的规律是水平越高越不易遗忘,水平越低就越容易忘。一旦初始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大约五百的听力词汇),就可以“使用”起来,针对孩子而言,就是听故事、读故事。在听读中毫不费力的不断强化记忆,循环上升。
回想娃们前两年在美国幼儿园三个月的全英浸泡,算是“大火”烧了一阵子,可惜当时老母亲水平不够,回国后就任由小火苗自生自灭了,娃们原本“烧的有点儿热乎”的英文很快就“自然降温”,迅速忘光了。
这次在老大重新开始英文学习后,特别是最初的三个月,我每天陪他读电子书大约20分钟,偶尔夹杂些简单的日常对话,还有绘本和分级读物,给他听一些略高于当下阅读水平的音频,看一些有趣的动画片……
多元的视听资源,快速帮儿子积累到500个以上的听力词汇。同时,因为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听力词汇,儿子也有能力去听更多的英文故事,所以很快就养成了每天亲子共读英文书的习惯,更是成就了一个小听书迷。对儿子而言,英文故事和和中文故事一样趣味盎然。
在过去的一年里,儿子的英文从牛津树二听到了哈利波特一,阅读从牛二进阶到初章(目前读蓝思600L,AR4.0左右的书),基本算是比较高效的,也是因为我们无形中一直坚持了“大火烧开”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分阶段介绍我们的听力之路:
如何一直保持可理解性输入
儿子的英语启蒙主要分为阅读和听力两个部分,二者不可分割,但是文章篇幅有限,先分享这一年来,儿子从牛津树二到哈利波特的“听力”路程吧。
很多专家和研究都证明了“磨耳朵”的重要性,那么怎么听音频最高效呢?二语习得理论就特别强调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会一种语言,遵循 i 1的可理解性输入原则,语言输入要大量、有意义、有兴趣。
这也是我给孩子听音频的基本原则,完全不理解的输入是无效输入。儿子听到的音频,都是他能基本听懂的音频,对他有意义的音频,再加上感兴趣的题材,他就主动的持续的听下去。
然而作为普通父母,我们很难判断什么是i 1?孩子的i在哪里?哪个音频是 1的水平?而不是 2或者 8了?接下来分阶段具体说说我是怎么选音频,怎么听音频的。
启蒙初期,先听儿歌动画,只求听懂
说实话,儿子在去年开始听音频的时候已经不算是零基础启蒙了,毕竟那时候他已经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了,也曾经在美国幼儿园待过三个月,还是有一点儿听力词汇基础的,学龄儿童的学习能力也略强些,因此我们是从牛津树三的分级读物直接开始裸听的。
我家老二,从五岁半开始启蒙,听音频的过程基本可以算是“0.1基础启蒙”啦,因为她也曾经在美国幼儿园待过三个月,应该有几十个听力词汇的基础吧,那我就以老二为例,说说她的启蒙最初期吧。
老二目前快六岁了,我是在看到了哥哥的飞速进步后,开始坚定给老二启蒙的信心的。从19年7月,我开始比较用心的带着五岁半的闺女听和读绘本/分级读物。
闺女是非常有主见的孩子,她之前都是听中文故事的,让她从中文切换到英文她是强烈抗议的。于是我不能像对待哥哥那样,直接拿分级读物音频让她裸听,因为她一听到英文故事就抗议“听不懂、不要听”。
于是我只好选择了儿歌,英文儿歌的品类太多,喜马拉雅上一大堆,我推荐 Super Simple Songs,其他还有很多很好的,只是我们听儿歌的过程较短(大约一个月左右吧),就没有频繁换了,这一套儿歌估计也听了上百遍,就逐渐进入裸听故事啦。
听儿歌的同时,我还搭配了她看过的动画片的音频,比如粉猪、蓝色小考拉、Big Muzzy,甚至《冰雪奇缘》电影的音频。我知道这些音频并不符合i 1的原则,也许是i 5,甚至i 10了(比如《冰雪奇缘》),但是奈何女儿的兴趣在此,别的英文音频她都不要听,因此就算是大幅超过了她的词汇量和听力水平,为了满足她的兴趣并且坚持听下去,我就把i 1置之不理了,兴趣为先。
在此说一下,这些动画片她都是看过的,所以听起来会自动联系到影片情节,因此除了《冰雪奇缘》是听个热闹,其他的三部动画片大约也就算i 3左右的难度,并不算是完全不理解。
有的专家说无论阅读还是听力输入,要严格遵守i 1的原则,要99%的可理解性输入才有效。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
首先我们不是专家,对分级读物/音频的选择不可能那么专业。其次,随着孩子水平的不断提升,根本不可能做到99%的可理解性输入,一篇故事里一百个单词只能有一个生词?一段音频故事里一百个单词也只能有一个生词?除非你每次听读之前都先把生词过一遍,否则根本不可能找到如此精准的“可理解性”素材。
如果先学生词再听读,那不是等同于学教材了吗?作为泛听资料,我基本遵循60-70%的可理解就行了,只要孩子能够听下去,能够听懂大意并且愿意听,就是合适的听力材料。
启蒙中期,听分级、听绘本
当孩子具有一定听力词汇基础之后,就可以引入分级读物/绘本的音频。
给孩子听新的音频的时候需要循序渐进的,比如我家孩子大部分时候都是听他们喜欢的熟悉的音频,只是在睡前或者坐车(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时候,加入一个新的音频故事。
这些故事音频都是在没有看过书的情况下,直接听的,也就是所谓的裸听。比如闺女之前看过粉猪的动画片,再听音频,那不算是裸听。裸听是指完全没有相关的英文输入,直接拿来听。
然而我并不是一直让孩子裸听的,如果一直裸听可能需要母语孩子那样极大的输入量和互动才能够自然习得。我只是让他们裸听一两遍,培养一下对这个故事的兴趣,观察一下他们的理解度,就会引入阅读,帮助他们尽快的去理解故事细节和积累词汇。
在启蒙的初期和中期,孩子们的听力和阅读一直是并行的。几乎孩子们听过的所有音频,我都会买来对应的书籍,无论是绘本、分级读物还是章节书。毕竟从听力过度到阅读,才是最终目的。此外,在听力初中级阶段,绘本和分级读物的画面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理解音频故事,捕捉听力细节,很多时候省去了大人翻译解释的工作。
每天我都会陪孩子们读绘本和分级读物,能找到书籍对应的音频我都拷进mp3播放器,用播放器给他们听,或者直接从喜马拉雅上搜到相应的音频。
因为我们一起读过这些书,所以这些音频对他们就是有意义的,他们听故事的时候能够联想到相应的画面,去理解单词、句子和故事的意思,在反复的聆听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听力词汇。
家里的很多书都是点读书,只是孩子们似乎更喜欢听我人肉点读。虽然我的朗读效果比不了原版音频,但是这却增加了他们阅读的愉悦感。说实话,一儿一女,一左一右,紧紧的挤靠在我身边听我读故事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是甜甜的。这不仅是他们美好的童年回忆,也是我最享受的温馨亲子时光。
当然在他们不排斥点读笔的时候,我会让他们用点读笔读一些书,也是极好的音频输入。如果说听力进阶是自然而然的发生,那么阅读是很难自然发生的,必须努力去引导,以后再详细写写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原版阅读吧。
那些读过的书,平时都可以给孩子们听。由于分级读物很多都是一个系列的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很有“套路”,因此听起来更加容易,在孩子们“入坑”某个系列之后,就可以给孩子选择级别略高一两个层次的音频听。
比如儿子在读牛津树三四级的时候,他已经对里面的几个人物关系和故事套路比较熟悉了,我就给他听了牛五/六的音频,虽然里面有些生词,但是并不影响他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听了一个 magic key 带着孩子们去 arctic(北极) 的故事,儿子虽然不知道 arctic 这个词,但是他知道他们去了一个很冷的地方冒险。反复听了几遍之后,他问我 arctic 是哪里?为什么那么冷?我就解释给他,他也就印象深刻的记住了 arctic 这个词。
就这样,我开始刻意的引导孩子们听比阅读水平更高级别的故事。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上来讲,听说也是领先于读写的,我们学习中文也是这样的过程,孩子一岁就能听懂很多,两岁慢慢会说,五六岁才开始读和写。而在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听力是一直领先于阅读的。我儿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听了好几遍西游记,可是那时候却一个大字都不认识哦。
那么我们学习英文也应该如此,听力领先于阅读,大约在初中阶段听力和阅读水平才能达到基本一致。(关于这点,大家可以参考盖兆泉和徐文火老师的书,里面有极其详细的理论和实践描述。)
另一方面,英文是拼音文字,能够听懂就可以按照规律拼读和书写出来(大约70%的英文词汇符合拼读规律)。因此良好的听力也为下一步的阅读和书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选择分级读物对应的高级别音频,还有很多没有分级的绘本或者故事音频可以选择。
这类音频我们常常难以鉴别它们的难易度。选择这类音频我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不能说是很精准,但是可以快速的帮助英语听力水平一般的朋友们选择音频:那就是根据音频的时间长短选择。比如孩子能够阅读的书的原版音频是5分钟左右,那么就给孩子选择7-15分钟时长的音频故事来听。通常来讲,音频的时间越长,故事的复杂度和词汇量也会越大,听起来难度也更大。
因此,选择比孩子阅读能力略高的音频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听力水平,帮助孩子积累更多听力词汇。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选择标准,不能涵盖全面,但是音频时长确实可以作为参考值之一。
另一个选择音频的方法是选择孩子熟悉的中文故事,比如龟兔赛跑、狼来了、小红帽、灰姑娘......这些耳熟能详的中文故事大都有对应的英文原版音频,孩子们因为了解故事大意,在听英文故事的时候会自动联想和对应语意。
启蒙后期(听力词汇上千):听长篇的故事
由于儿子的英语起步比较晚(七岁才正式开始),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是阅读和听力并行的。然而阅读是主动输入,听力是被动输入,音频一开,无论你是否在听,它就以一定的速率灌进你的耳朵里,而阅读就比较困难了,如果孩子不主动去读,大人是无法把文字“灌进”他的眼睛里面的。听力输入是相对比较容易执行的,因此儿子的听力水平很快就大幅领先于阅读水平了。
随着儿子听力时间不断积累,听力词汇量的不断增加,给他听的音频范围也有了更多扩展。这个阶段,音频难度我就没有太花心思,我也是越来越懒得去很认真的评估音频难度,所以基本是混搭听,主要以兴趣为主。
如果儿子抗拒不要听,那么要么是他觉得听不懂,要么是对题材不感兴趣,我就再换一个音频,从不强迫他听。下面是这一年来我们听过的一部分音频的听单:
还有很多音频没有收录下来,以上这些音频对应的书我基本都买了,而且家里还屯了很多其他书,也有很多中高章书,期待儿子能够早日读起来,哈哈哈。
儿子在听故事的同时通常会翻看相应的书,虽然一个系列里不是每本都会看,但是多多翻看总是能够吸收一些的。在买书方面,我还算是比较奢侈的,呵呵。
其实,小朋友启蒙时间越长,听力词汇积累越多,反而越省心,对音频也没有那么挑剔,更多的是对内容和题材的选择,尽量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就很容易一个接一个听上瘾,听力水平也随之增长。
在此不得不感叹,外国儿童文学无论是内容题材、文字表达、科学知识等各个方面,真的是胜过本土的儿童文学,而且大部分经典书籍都搭配了录制精良的有声书,资源之丰富,只怕你没时间听。
在听读复杂的章节书之前,我们还需要为孩子做好铺垫,就是文化方面的补充。欧美孩子们是耳濡目染的听着圣经故事、希腊神话长大的,因此很多章节书里涉及到的一些文化/神话背景知识,需要我们有意识的为孩子在分级读物和绘本阶段做好铺垫。
比如在我们的中文语境中,我形容一个人是“二师兄”,大家就心领神会的知道ta是一个笨笨的人。同样的,在原版故事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比如儿子在听哈利波特之前已经听读过大量的西方神话,对于goblins, troll, elf, Minotaur, Medusa,cockatrice... 这些西方神话故事里常常出现的“妖魔鬼怪”各自有什么样的体貌和性格特征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这也为他后期听读复杂的中章和高章书做了良好的铺垫。
让孩子快速听力进阶,
分享我的一些Tips
现在关于英语学习的方法和资源太多了,我自己也看过和实践过一些。然而很多人自己看过之后,仍然不知道如何有效执行和引导孩子的英语学习。
说到英语听力的进阶,很多朋友都非常困惑:
怎么可能进步这么快呢?
怎么听啊?
听什么啊?
什么时候听啊?
怎么选择音频啊?
听完读吗?
听不懂怎么办?
生词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听怎么办?
……
前面讲了很多我们各个阶段都听什么,接下来再说说有关“怎么听”,我的一些方法和心得。
怎么听?
我家两个孩子是专注听和当作“背景音乐”听两种都有。
哥哥通常听的比较专注,因为他性格使然,年龄也略大,专注力较好;而且他词汇量大,能够听懂的题材和内容也更加有趣有料,因此他常常一听起来就沉浸其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妹妹则不同,她年龄小,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不好静,如果有其他事情可做,是不会安安静静的听故事的;再者她的听力水平有限,故事的趣味性相对也比较简单。
通常我在引入新故事的时候,尽量选择比较安静的封闭环境,比如坐车的时候、睡前都是极好的时机,开启一段全新的故事,孩子们更加安静专注的用心去听,外界干扰较少。
而重复聆听老故事的时候则是见缝插针:穿衣服、刷牙洗澡、玩儿拼图、画画、做手工、洗袜子、等候时间......儿子甚至还会抓紧拉臭和吃饭的时候听(捂脸),有时甚至会写作业的时候听,被我严厉禁止之后,比较能够控制了。
在启蒙初中期,如果孩子愿意,最好重复听,可以更好的辨音、听清楚细节,也有利于积累词汇和句型。我家两个娃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喜欢反复听,牛津树6-9的每个故事都得听了几十遍。
儿子前一阵子痴迷于My Weird School,也听了四五遍,有些段落甚至可以背诵出来。然而当他听哈利波特的时候,却急于知道后来的故事,一遍就过了,我也不勉强他。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听懂?
怎样确认孩子是否听懂了?这个问题我是没法给出标准答案的。首先,每个家长对于“听懂”的标准不同。有的认为必须每个词都会了才叫听懂;有的认为听懂大意就算听懂了;有的认为大意和细节都要懂才算懂;有的认为听后能够读才算是懂……
其次,评估的标准不同。怎样评估才能测试出孩子的“听懂”程度?概括故事大意?做题考察?中文/英文复述?抽查单词?讨论细节?……并没有一个很科学的评测系统帮助家长确认孩子是否“听懂”某个故事了。除非你让孩子去参加正规的听力考试,然而这显然不适合家长日常用来去衡量孩子泛听的“听懂”程度。
我分享一下我衡量孩子是否听懂的方法:询问和观察。询问就是直接问孩子是否听懂?觉得难不难?故事是否有趣?(注意此时的语气不是去考孩子,而是表示关心的聊天询问)我儿子通常会给出比较直接的答案,比如:听懂啦,很容易呀;还行吧;嗯,有点儿难;太快了;不太懂。当然有时候也会说“没意思,不好玩儿”之类的反馈,这时候家长就要仔细观察一下,孩子是没有听懂的“没意思”,还是不感兴趣的“没意思”。总之不管哪种“没意思”家长都需要适当的调整和引导。
我家老二时常说某个故事“没意思”,我会问问她听不懂而没意思?还是没兴趣而没意思?她也不理我,只说没意思。我有时候会换其他故事,有时候会和她聊一聊“你看这个故事讲的是小猪Mercy的故事,那个小猪呀,是个小女猪,特别逗,常常弄些搞笑的的事情…”这时候再拿对应的书,指着书里的插图,夸张的哈哈哈,和她聊聊……这样两次之后,她就愿意听Mercy的故事了,也从听了好几个月的牛津树,开始了桥梁书的听力之旅。
如果孩子听故事的时候完全不入戏,不时的说没意思还要求换其他的听,或者干脆饶有兴致的干其他事情去了,哪怕通过画面引导,仍然抗拒,那么有可能是难度较大,孩子跟不上故事情节,听不进去,那就换素材,不必强迫孩子听。强迫孩子也没有用,听力练习一定要在孩子配合的情况下,否则人都有本能“关掉”耳朵的能力哦。
幸好我儿子的听力之路一直非常顺利,我给他找的故事他大都很喜欢,偶尔需要push一下的时候,我也尽量用各种方式引导他。
记得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一起爬山,他的朋友提到福尔摩斯特别厉害有趣,还给他讲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那段时间他对长篇的系列故事不太感兴趣,总是听些短小精悍、戏剧效果极强的小短篇,于是我逮住这个机会,回家立刻给他买了《书虫》系列里所有福尔摩斯的书,并且四处搜罗来音频给他听。
也许是因为有好朋友的铺垫,也许是因为探案故事本身就极具吸引力,虽然他开始听起来有点儿难,但是仍然坚持下去了,对于破案线索细节模糊的地方就反复听两遍,还对着书看,每次谜底揭开的时候都兴奋异常。
他平时听书很积极,看书只看舒适区范围内的绘本或分级等以图片为主的书,有一次因为福尔摩斯的故事听了一半被逼迫去睡觉了,第二天白天在学校,自己迫不及待的利用课间时间把后面的故事看完了,找到了窃贼!这也是他第一次自主阅读以文字为主的书!在阅读的层面上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最近我刚刚买了AR测试的账户,每次他听完/看完书我都鼓励他去做个quiz,AR测试通过也就表示他在泛读/泛听层面基本是看/听懂这本书了。
总之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多多用心观察和陪伴,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听力素材。
轻推原则:有心插柳柳成荫
孩子在听力进阶的过程中,会有天然的畏难情绪,需要家长适当的“种草”和轻推。
在我正式开始儿子英文启蒙的初期,我就神神秘秘的给他讲了哈利波特故事的开头,在他的心中种下了哈利波特这个无比神奇的种子。
我还一本正经的告诉他,这个书一定要看英文原版哦,只有原版书里才能学到那些正宗的魔法咒语,学会那些正宗的咒语,你才能够拥有无敌的魔法……哈哈哈,对于一个七岁的分不清现实和魔幻的小男孩而言,这就吊足了他的胃口。
过了几个月,我就又给他听了哈利波特故事开头,但是他觉得太难了,没有听懂。我也没有责备他,继续鼓励他多听多读英文,争取早日进入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又过了几个月,我还和他一起看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原版电影,影像的刺激让还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儿子深深的向往,期待尽快开启魔幻之旅。
他隔一段时间就会问问我:“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听懂哈利波特呀?”此时,那颗魔法世界的小种子已经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我给儿子心里“种草”的同时,也眼看着他的听力时长逐渐积累(粗略计算应该500小时以上了),听力水平逐步提升。
寒假里的时间比较充裕,儿子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听了一章哈利波特。我观察他听故事的状态,还是比较专注的。问他是否听懂,他说差不多。问他难不难,他说有点儿难。问他还想继续听吗,他说当然。于是就从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三天内听完了全部17章。
我还是有点儿怀疑他的理解程度,于是问了几个问题,他都能回答上来,于是我们一起做了AR quiz(我读题,他选择答案),17/20的结果说明他是基本听懂了故事的。老母亲还是心有不甘的,想让他再仔细听一遍,可是他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已经开始听第二部了……
家里早就屯了哈利波特的原版书,可惜是常规版本,最近才知道原来还有更适合低龄儿童的彩绘版本,尽管价格不菲,我还是又收了一套(三本),已经在路上啦。虽然我知道儿子的阅读水平肯定还不能够自主阅读哈利波特这样的大部头,但是我相信这小小的形式主义的诱惑,更容易将他吸引进入神奇的魔法世界哦!
看着就很吸引人,我都有再看一遍的欲望啦,哈哈!
总结:坚持 坚持!
啰里啰唆写了这么多,也是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同时思考新一年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语言积累,无论中文还是英文,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坚持的日积月累!开始的坚持都是家长的坚持,只有家长的坚持,才会有孩子的坚持!
儿子的听力成长之快,在我的意料之外,然而却是情理之中,毕竟他的听力总时长保守的估计也有500小时了。女儿虽然比较抵触英文,进步不如哥哥快,但是我们也在大半年的时间里,从听儿歌晋级到听牛津树九级的泛听水平,正在慢慢向桥梁/初章过渡。
我观察了身边一些三四岁甚至更早就开始启蒙学习英文的孩子,但是不少孩子习得英文的效率都不太高。以下两种低效启蒙的情况比较常见,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第一种是家长为了省心,直接把孩子送去英语机构学。机构进度本来就慢,孩子回到家里家长又没有辅以大量英文共读,孩子在机构学到的听力词汇很快也就遗忘了。单纯靠机构想高效启蒙,我个人觉得不太现实。
我见过一位自称“英文渣妈”的家长,由于担心孩子的英文会像自己一样渣,从孩子四岁起开始上英文网课,每天两个课时(50分钟),坚持了四年,孩子八岁的时候英文水平达到自主阅读初章书,这是我见过的“最成功”的启蒙案例。
然而由于时间和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孩子的英语课外班都是一周1-2次,这样的输入量就是典型的“小火慢炖”,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是肯定比较低效。启蒙阶段,我更建议机构做为补充,最好是听力词汇积累超过1000词后再送机构会高效一些。
第二种就是家长不能坚持,无法激发孩子的兴趣。这也是我自己曾经踩过的坑。英文启蒙有一搭没一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积累的听力词汇很快就遗忘了,这就是没有做到“大火烧开”,兴趣自然也很难建立。集中一定的时间大量浸泡才高效,一个词汇,孩子需要在不同的场景听到,不同的书里看到,才会真的理解和记住,最后运用。
儿子三四岁时我依着“孩子的兴趣”,他不喜欢听英文绘本,我就讲中文绘本;他不喜欢英文动画片,我就换中文动画;他说听不懂我用英文问话,我就切换回中文......于是家里的英文分级读物和绘本、英文动画片都陆续束之高阁了,以至于我自己也严重怀疑这种启蒙方法的效用?我自己一旦质疑就自然不会坚持,不坚持就真的无效了,于是最终就停滞了。
可以看到,这两种常见的低效启蒙,都是没有遵循“大火烧开”的做法,没有做到长时间大量浸泡,因此才会低效。希望大家能够借鉴,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有方法才能静待花开。如果只是随意丢几本书给孩子,每周一两次课外班,随便放放音频“磨耳朵”;既不去管小朋友是否理解,也不保证长时间足够量的输入,静待花开是不现实的。
对启蒙期的孩子来说,坚持绝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投入越多,也会影响孩子自己的投入,孩子投入多就会有进步,有了进步得到认可,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就更愿意主动投入,被激发出了更多热情,也会更容易坚持做到更好。 写到最后,发现所谓的“大火烧开”,其实还是在于持之以恒!而坚持,是我们最难做到的。
那些“别人家妈妈”成功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理论支持,让我这个从不屑于提前学的“佛系”妈妈,转变为认真坚持的“鸡血”妈妈。我自己和孩子的亲身实践也再一次证明,科学“鸡娃”有方法,养成习惯是关键!
知道这么长的经验你一时很难看完,一定要收藏哦!在你陪娃英语启蒙的某个阶段,你一定会发现这篇经验非常有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